摔炮做成糖果包装,误导儿童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新京报快评

流年絮语2023-09-07 16:45:44我要评论

摔炮做成糖果包装,误导儿童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新京报快评,第1张

外包装类似糖果,隐藏了坠炮的安全隐患。

▲2019年2月14日,山西运城北站安检队员严格对春运返程旅客进行安检。图为执勤民警拍摄查获的坠炮视频,固定证据。图/IC photo

文 | 夏研

制造商你出来,做掉枪就做掉枪,你不要像糖一样,让孩子用嘴咬,砰的一声。视频中有人抱怨,伴随着孩子哭泣的声音。1月5日,湖南益阳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

据极目新闻报道,这并非孤例。最近,中国许多地方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儿童被意外咬伤的事故。有家长质疑厂家为什么掉枪的颜色和形状特别像糖果。有厂家表示,30年就是这样。如果要改变外观,上游模具厂必须重新开发包装设备。

所谓摔炮,就是鞭炮不需要点燃,随地摔倒就能发出清脆的噼啪声。大多数孩子玩掉枪。现在春节快到了,很多平台都批发掉枪,有的甚至卖玩具。可想而知,坠炮造成的安全风险也随之上升。

你知道,擦枪、掉枪、儿童玩具喷雾等不同于一般玩具,本质上它们有一个非常耀眼的类别——高危烟花爆竹产品,碰撞或挤压容易爆炸,使用不当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此外,儿童,尤其是口欲期的幼儿,看到外包装像糖果一样掉枪,误把它放进嘴里,新闻中就会出现一幕。

当然,这些枪不一定是三无产品,很多都有安全提示。例如,年龄限制了年龄限制,需要成人监护,也有不能放进嘴里等提示。因此,在儿童误操作摔炮的情况下,成人监护责任可能不到位。

但同时也要考虑扔炮的实际消费场景。大城市对烟花爆竹的限制限制,所以这种产品在乡镇和农村往往更受欢迎。可以想象,在那里销售鞭炮和烟花是否会严格按照年龄限制销售。此外,爆竹通常会在童年玩伴之间赠送,这往往很难监控。此时,出现了安全隐患。

也许是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娱乐性,把枪扔进糖果里,但这可能会诱导识别能力弱的孩子做出危险的行为。尽量从源头上避免事故。制造商应改进生产和包装技术,并将其与普通糖果区分开来。30年就是这样不是责任的原因。

事实上,安全问题一直是这类产品的问题来源,目前还没有从技术层面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烟花爆竹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应始终考虑如何确保安全。

因此,当坠炮出现安全隐患和儿童误操作时,家长也会反映意见,厂家要注意。产品的变化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涉及到复杂的过程调整,行业应该重视这一需求。

特别是今年,烟花爆竹在一些地方和一些时间内被放松。此时,烟花爆竹行业认真应对安全问题,消除社会顾虑尤为重要。此外,像鞭炮一样,坠炮也属于烟花爆竹,其运输、销售、燃放等都应遵守当地有关规定。

此外,家长还应注意收紧安全弦,不仅要履行监控责任,还要做好儿童安全教育,让儿童了解远离火源和人群,以及不当使用造成的安全风险,以避免意外伤害。

撰稿 / 夏研(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刘军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