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抄书能抄得更快些呢
13062023-2-13
卡—50和米—28都得采用两台TV3—117VK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1640千瓦(2200轴马力),都得采用前苏联国内生产的机载电子设备。不同的是卡莫夫设计局采用的是共轴式旋翼布局,而米里设计局采用的是单旋翼/尾桨布局。共轴式布局的主要优缺点如下:气动特性对称,机动性好。在使用相同发动机的情况下,两副共轴式旋翼的升力比单旋翼/尾桨布局的旋翼升力大12%。共轴式旋翼气动力对称性显然优于单旋翼式,不存在各轴之间互相交连的影响,机动飞行时易于操纵。改变航向时,共轴式直升机很容易保持直升机的飞行高度,这在超低空飞行和飞越障碍物时尤其可贵,对飞行安全有重要意义。
模块式的结构,及方便的维护无尾桨结构。苏军在阿富汗的作战经验表明,作战中损失的苏军直升机有30%与尾奖有关。主要是:尾奖的弹伤或异物损伤;承载的尾梁损伤;长距离的尾奖传动轴系损伤等。共轴式直升机因取消了尾桨,所以不仅和与尾桨有关的损伤无缘,而且也可节省尾桨所耗用的额外功率。
外廓尺寸紧凑。卡—50和米—28都是可载16枚反坦克导弹的攻击直升机,卡—50在旋翼转动时的全长才16米,而米—28的旋翼直径就有17.5米,其机身长度也有16.85米,均比卡—50的全长要长。外廓尺寸小,雷达识别特征和目视识别特征就小,便于隐蔽;外廓尺寸小,受弹面就小,战斗损伤概率也小。
弹射救生座椅。卡—50攻击直升机开创了直升机使用驾驶员弹射救生系统的先河。在此之前,直升机的主要救生措施是耐坠措施,通过起落架、机身、座椅的耐坠吸振能力保全机组人员。虽有不少保全了生命的成功例子,但大多数都伤残了。这些措施,驾驶员毕竟仍处于挨摔的被动状态。弹射救生措施则是主动式救生措施,长期以来,直升机一直没有采用,其主要障碍就是它的飞转的旋翼。
前苏联花费了整整7年研究成功了K-37零零火箭弹射救生系统。该系统装在卡—50直升机上,可在零高度和零速度情况下进行弹射救生。弹射救生程序开始之初,驾驶员起动旋翼桨叶叶根处的爆炸螺栓,使两副旋翼上的6片桨叶脱离桨毂飞走,随即座舱盖脱开飞离座舱,然后位于座椅后背的弹射火箭点火,驾驶员连同座椅一起与座舱脱开并弹离座舱。卡—50的驾驶员弹射救生时,该机须远离友机150米以上,否则散落的旋翼叶片可能伤及友机。
弹射时驾驶员起动旋器桨叶叶根处的爆炸螺栓,6片奖叶顿时被炸脱离桨线毂飞散,紧接着座舱盖脱开飞离座舱,随后飞行员座椅后背的弹射火箭点火,飞行员连同座椅一起弹出座舱。
需要说明的是,在弹射救生时,必须离开友机150米以外,否则散落的叶片可能伤害友机。
卡莫夫设计局花了整整7年时间研制直升机飞行员弹射救生系统(NPP Zvezda K-37-800弹射座椅),开创了世界上直升机弹射跳伞的先河。这个系统可以在零高度、零速度(即停在地面不动)条件下弹射救生。
KA50的弹射原理其实是比较简单粗暴的,先把旋翼炸飞,然后弹射座舱罩,最后才弹射座椅,整个过程2.5秒左右,也就不存在旋翼打到座椅的问题了。
关于卡50如何弹射和卡52弹射原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