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眼镜起雾怎么办 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吗?
2202023-2-17
偶氮二异丁氰 (腈)(AIBN)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
为白色针状结晶,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中,纯品熔点 105 ,溶融时急剧分解放出氮气,在室温下缓慢分解,在30 下贮存数月后变质,本品需在20 以下贮存。
主要用作: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腈等单体聚合引发剂,也可用作聚氯乙烯、聚烯烃、聚氨脂、聚乙烯醇、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物、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与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物、聚异氰酸酯、聚醋酸乙烯酯、聚酰胺和聚酯等的发泡剂。此外,也可用于其它有机合成。
分离苯甲酸和2.4二硝基苯甲酸方法:
先将混合物通入NaHCO3溶液,可分离出苯甲酸。再通过NaOH溶液,可分离出2.4二硝基苯甲酸。
1.加NaHCO3溶液,苯甲酸进入到水相,分液得苯甲酸钠,加点HCl再分液得苯甲酸。
2.加NaOH溶液,分液得2.4二硝基苯甲酸 水合物,加点BaCO3再分液得2.4二硝基苯甲酸。
氮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46%,自然界绝大部分的氮是以单质分子氮气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氮的最重要的矿物是硝酸盐。氮有两种天然同位素:氮14和氮15,其中氮14的丰度为99.625%。 元素类型:非金属元素
元素原子量:14.01
质子数:7
中子数:7
原子序数:7
所属周期:2
所属族数:VA
电子层分布:L2-K5
氮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熔点-209.86°C,沸点-195.8°C,气体密度1.25046克/升,临界温度-146.95°C,临界压力33.54大气压。
氮肥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是与产量最密切的营养元素。在第一穗果迅速膨大前,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
以后在整个生育期中,特别是结果盛期,吸收量达到最高峰。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果实小,坐果少或不结果,产量低,品质差。氮素过多时,植株徒长,枝繁叶茂,容易造成大量落花,果实发育停滞,含糖量降低,植株抗病力减弱。番茄对氮肥的需要,苗期不可缺少,适当控制,防止徒长;结果期应勤施多施,确保果实发育的需要。 氮气是无害气体,因为氮气的化学活性稳定,不容易和其他物质进行反应,在空气中,氮气的气体体积占78%,主要起维持大气压强的作用,否则,大气压力就太弱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含氧量低,除非当地人,否则很难适应,容易起高原反应
碳化合物一般从化石燃料中获得,然后再分离并进一步合成出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如乙烯、塑料等。
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晶态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有无定形碳如煤;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等;碳酸盐如大理石等。 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不同高温下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冶炼金属。
你讲的化学式是氰酸钙,和水反应主要生成氢氧化钙。
氮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熔点-209.86°C,沸点-195.8°C,气体密度1.25046克/升,临界温度-146.95°C,临界压力33.54大气压。
氮肥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是与产量最密切的营养元素。在第一穗果迅速膨大前,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
以后在整个生育期中,特别是结果盛期,吸收量达到最高峰。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果实小,坐果少或不结果,产量低,品质差。氮素过多时,植株徒长,枝繁叶茂,容易造成大量落花,果实发育停滞,含糖量降低,植株抗病力减弱。番茄对氮肥的需要,苗期不可缺少,适当控制,防止徒长;结果期应勤施多施,确保果实发育的需要。 氮气是无害气体,因为氮气的化学活性稳定,不容易和其他物质进行反应,在空气中,氮气的气体体积占78%,主要起维持大气压强的作用,否则,大气压力就太弱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含氧量低,除非当地人,否则很难适应,容易起高原反应
碳化合物一般从化石燃料中获得,然后再分离并进一步合成出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如乙烯、塑料等。
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晶态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有无定形碳如煤;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等;碳酸盐如大理石等。 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不同高温下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冶炼金属。
化学符号:C
元素原子量:12.01
用途质子数:6
原子序数:6
周期:2
族:IVA
电子层分布:2-4
原子体积: 4.58立方厘米/摩尔
原子半径(计算值):70(67)pm
共价半径:77 pm
范德华半径: 170 pm
电子构型 :1s22s22p2
电子在每能级的排布: 2,4
氧化价(氧化物): 4,3,2(弱酸性)
颜色和外表:黑色(石墨), 无色(金刚石) 木炭,活性炭,炭黑
物质状态 :固态
物理属性: 反磁性
熔点:约为3727 ℃(金刚石3550 ℃)
沸点:约为4827 ℃(升华)
摩尔体积 :5.29×10-6m3/mol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300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太平洋表面 23
元素在地壳中含量:(ppm)4800
莫氏硬度:石墨1-2 ,金刚石 10
氧化态: 主要为-4,,C+2, C+4 (还有其他氧化态)
化学键能: (kJ /mol) C-H 411 C-C 348 C=C 614 C≡C 839 C=N 615 C≡N 891 C=O 745 C≡O 1074
晶胞参数: a = 246.4 pm b = 246.4 pm c = 671.1 pm α = 90° β = 90° γ = 120°
电离能:(kJ/ mol) M - M+ 1086.2 M+ - M2+ 2352 M2+ - M3+ 4620 M3+ - M4+ 6222 M4+ - M5+ 37827 M5+ - M6+ 47270
单质密度:3.513 g/cm3(金刚石)、2.260 g/cm3(石墨,20 ℃)
电负性:2.55(鲍林标度)
比热:710 J/(kg·K)
电导率:0.061×10-6/(米欧姆)
热导率:129 W/(m·K) 第一电离能 1086.5 kJ/mol 第二电离能 2352.6 kJ/mol 第三电离能 4620.5 kJ/mol 第四电离能 6222.7 kJ/mol 第五电离能 37831 kJ/mol 第六电离能 47277.0 kJ/mol
成键:碳原子一般是四价的,这就需要4个单电子,但是其基态只有2个单电子,所以成键时总是要进行杂化。最常见的杂化方式是sp3杂化,4个价电子被充分利用,平均分布在4个轨道里,属于等性杂化。这种结构完全对称,成键以后是稳定的σ键,而且没有孤电子对的排斥,非常稳定。金刚石中所有碳原子都是这种以此种杂化方式成键。烷烃的碳原子也属于此类。
根据需要,碳原子也可以进行sp2或sp杂化。这两种方式出现在成重键的情况下,未经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杂化轨道,与邻原子的p轨道成π键。烯烃中与双键相连的碳原子为sp 2杂化。 由于sp2杂化可以使原子共面,当出现多个双键时,垂直于分子平面的所有p轨道就有可能互相重叠形成共轭体系。苯是最典型的共轭体系,它已经失去了双键的一些性质。石墨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处于一个大的共轭体系中,每一个片层有一个。
[编辑本段]碳的同位素
目前已知的同位素共有十二种,有碳8至碳19,其中碳12和碳13属稳定型,其余的均带放射性,当中碳14的半衰期长达五千多年,其他的均全不足半小时。 在地球的自然界里,碳12在所有碳的含量占98.93%,碳13则有1.07%。C的原子量取碳12、13两种同位素丰度加权的平均值,一般计算时取12.01。 碳12是国际单位制中定义摩尔的尺度,以12克碳1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摩尔。碳14由于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被广泛用来测定古物的年代。
[编辑本段]单质碳的形式
最常见的两种单质是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它们晶体结构和键型都不同。金刚石每个碳都是四面体4配位,类似脂肪族化合物;石墨每个碳都是三角形3配位,可以看作无限个苯环稠合起来。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
1. 金刚石(diamond)
金刚石结构图
最为坚固的一种碳结构,其中的碳原子以晶体结构的形式排列,每一个碳原子与另外四个碳原子紧密键合,成空间网状结构,最终形成了一种硬度大、活性差的固体。
金刚石的熔点超过3500℃,相当于某些恒星表面温度。
主要作用:装饰品、切割金属材料等
2.石墨(graphite)
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滑腻感,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石墨中碳原子以平面层状结构键合在一起,层与层之间键合比较脆弱,因此层与层之间容易被滑动而分开。
主要作用:制作铅笔,电极,电车缆线等
3.富勒烯(fullerene,C60、C72等)
C601985年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罗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
富勒烯中的碳原子是以球状穹顶的结构键合在一起。
4.其他碳结构
六方金刚石(Lonsdaleite,与金刚石有相同的键型,但原子以六边形排列,也被称为六角金刚石)
石墨烯(graphene,即单层石墨)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具有典型的层状中空结构特征)
单斜超硬碳 (M-carbon,低温后石墨高压相,具有单斜结构,其硬度接近金刚石)
无定形碳(Amorphous,不是真的异形体,内部结构是石墨)
赵石墨(Chaoite,也即蜡石,石墨与陨石碰撞时产生,具有六边形图案的原子排列)
汞黝矿结构(Schwarzite,由于有七边形的出现,六边形层被扭曲到“负曲率”鞍形中的假想结构)
纤维碳(Filamentous carbon,小片堆成长链而形成的纤维)
碳气凝胶(Carbon aerogels,密度极小的多孔结构,类似于熟知的硅气凝胶)
碳纳米泡沫(Carbon nanofoam,蛛网状,有分形结构,密度是碳气凝胶的百分之一,有铁磁性)
六方金刚石单层石墨和碳纳米管单斜超硬碳(M-碳)
[编辑本段]碳元素的化合物
碳的化合物中,只有以下化合物属于无机物:
碳的氧化物、硫化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硫化碳(CS2)、碳酸盐、碳酸氢盐、氰一系列拟卤素及其拟卤化物、拟卤酸盐:氰(CN)2、氧氰,硫氰。
其它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由于碳原子形成的键都比较稳定,有机化合物中碳的个数、排列以及取代基的种类、位置都具有高度的随意性,因此造成了有机物数量极其繁多这一现象,目前人类发现的化合物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
有机物的性质与无机物大不相同,它们一般可燃、不易溶于水,反应机理复杂,现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分科——有机化学。 分布 碳存在于自然界中(如以金刚石和石墨形式),是煤、石油、沥青、石灰石和其它碳酸盐以及一切有机化合物的最主要的成分,在地壳中的含量约0.027%(不同分析方式,计算含量有差异),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依次为:O46.6%,Si27.7%,Al8.1%。
碳是占生物体干重比例最多的一种元素。碳还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地球上循环于大气层与平流层。 在大多数的天体及其大气层中都存在有碳。
[编辑本段]碳燃烧 燃烧热方程式 燃烧热值
1 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二氧化碳;光或火焰颜色:白光。
2 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二氧化碳(氧足量)、一氧化碳:(氧不足);光或火焰颜色:红热。
3 燃烧热方程式:C(s)+O2(g)=CO2(g) △H=-393.5kJ/mol
4 燃烧热值: 393.5kJ/mol
[编辑本段]碳的发现史
金刚石和石墨史前人类就已经知道。
富勒烯则于1985年被发现,此后又发现了一系列排列方式不同的碳单质。
同位素碳14由美国科学家马丁·卡门和塞缪尔·鲁宾于1940年发现。
六角金刚石由美国科学家加利福德·荣迪尔和尤苏拉·马温于1967年发现。
希望我的回答得到你的满意,谢谢!!
是“甲基丙烯酰氯”吧
如果是:
中文名称: 甲基丙烯酰氯
中文同义词: 甲基丙烯酰氯;2-甲基-2-丙烯酰氯;α-甲基丙烯酰氯;2-甲基丙烯酰氯;异丁烯酰氯;氯化甲丙烯氧基;3-氯-2-甲-1-丙烯;异丁酰氯, 97%, STAB. WITH 400PPM 4-METHOXYPHENOL
英文名称: Methacryloyl chloride
英文同义词: 2-METHYLPROPENOYL CHLORIDE;2-METHYL-2-PROPENOYL CHLORIDE;2-METHYL-ACRYLOYL CHLORIDE;METHACRYLYL CHLORIDE;METHACRYLOYL CHLORIDE;2-methyl-2-propenoylchlorid;2-Methylpropenoic acid chloride;2-methylpropenoicacidchloride
CAS号: 920-46-7
分子式: C4H5ClO
分子量: 104.53
EINECS号: 213-058-9
特性:
熔点 : -60°C
沸点 :95-96 °C(lit.)
密度 :1.08 g/mL at 20 °C
折射率 : n20/D 1.442(lit.)
闪点 : 57 °F
储存条件 : 2-8°C
敏感性 : Moisture Sensitive
BRN :878175
CAS 数据库 :920-46-7(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Methacryloyl chloride(920-46-7)
EPA化学物质信息: 2-Propenoyl chloride, 2-methyl-(920-46-7)
用途与合成方法编辑
化学性质 :无色透明澄清液体。熔点-60℃,沸点95-96℃。
用途 : 用于有机合成,是耐热、耐溶剂、聚合型橡胶防老剂,合成NAPM的中间体。
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聚合型橡胶防老剂,合成NAPM的中间体
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是合成防老剂NAPM的中间体
氨基是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碱基,所有含有氨基的有机物都有一定碱的特性,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化学式-NH2。如氨基酸就含有氨基,有一定碱的特性。氨基是一个活性大、易被氧化的基团。在有机合成中需要用易于脱去的基团进行保护。简单说几种 :1、酰化保护,即用酸酐保护 2、用苄基保护 3、手性化合物常用CBZ,BOC,FMOC等保护氨基酸
羰基
开放分类: 化学、科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
由碳和氧两种原子通过双键连接而成的有机官能团(C=O)。是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等官能团的组成部分。
物理性质:具有强红外吸收。
化学性质:由于氧的强吸电子性,碳原子上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其它常见化学反应包括:亲核还原反应,羟醛缩合反应。
羰基 carbonyl group
由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通过双键相结合而成的二价基团。构成羰基的碳原子的另外两个键 ,可以单键或双键的形式与其他原子或基团相结合而成为羰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可分为醛酮类和羧酸类两类 :① 醛酮类 ,如醛R-CH=O、酮R-CO-R;②羧酸类,如羧酸R-CO-OH、羧酸酯R-CO-ORˊ 、酸酐R-CO-O-CO-Rˊ 、 酰基过氧化R-CO-O-O-CO-Rˊ、酰胺R-CO-NH2、酰卤R-CO-X(X为F、Cl、Br、I)、烯酮 R-CH=C=O、异氰酸酯R-N=C=O。羰基的性质很活泼,容易起加成反应,如与氢生成醇。
酰胺
开放分类: 化学
amide
羧酸中的羟基被氨基(或胺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也可看成是氨(或胺)的氢被酰基取代的衍生物。R、R′、R”可以是氢或烃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蛋白质是以酰胺键-CONH-( 或称肽键)相连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尿素就是碳酸的二酰胺 H2NCONH2 。许多生物碱如秋水仙碱、常山碱、麦角碱等分子结构中都含有酰胺键。
除甲酰胺外,大部分具有RCONH2结构的酰胺均为无色固体。脂肪族取代酰胺RCONHR′、RCONR′2常为液体,其中最重要的是N,N-二甲基甲酰胺HCON(CH3)2。分子量较小的酰胺能溶于水,随着分子量增大,溶解度逐渐减小。液体酰胺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酰胺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高。
酰胺是一种很弱的碱,它可与强酸形成加合物,如CH3CONH2·HCl,很不稳定,遇水即完全水解。酰胺也可形成金属盐,多数金属盐遇水即全部水解,但汞盐(CH3CONH)2Hg则相当稳定。酰胺在强酸强碱存在下长时间加热,可水解成羧酸和氨(或胺)。酰胺在脱水剂五氧化二磷存在下小心加热,即转变成腈。酰胺经催化氢化或与氢化铝锂反应,可还原成胺。酰胺还可与次卤酸盐发生反应,生成少一个碳原子的一级胺。
酰胺可以通过羧酸铵盐的部分失水,或从酰卤、酸酐、酯的氨解来制取;腈也可部分水解,停止在酰胺阶段。
低分子液态酰胺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是优良的非质子极性溶剂,也可用作增塑剂、润滑油添加剂和有机合成试剂。长链脂肪酸酰胺,如硬脂酸酰胺可作纤维织物的防水剂,芥酸酰胺是聚乙烯、聚丙烯挤塑时的润滑剂。N,N-二羟乙基长链脂肪酸酰胺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也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增塑剂。N-磺烷基取代的长链脂肪酸酰胺是合成纤维的柔软剂。二元羧酸与二元胺缩合聚合形成的聚酰胺是具有优异性能的合成纤维。
萘
性状 光亮的片状晶体,具有特殊气味。
物理性质 密度1.162
熔点80.5℃,沸点217.9℃,闪点78.89℃,折射率1.58212(100℃)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等
易挥发,易升华
溶于乙醇后,将其滴入水中,会出现白色浑浊。
分子结构两个相连的苯环
用途
广泛用作制备染料、树脂、溶剂等的原料,也用作驱虫剂(俗称卫生球或樟脑丸)。起取代反应比起加成反应溶易
制备或来源
可由煤焦油的中油部分和石炭酸部分分出(焦油萘);也可从裂解焦油碳十馏分分出(石油萘);此外,还可从甲基萘经脱甲基制得。
衍生物 萘酚 萘乙酸
AIBN中文名称为偶氮二异丁腈,分子式为C8H12N4。相对分子质量是164.21,密度是1.1(20℃)。偶氮二异丁腈(AIBN)是最常用的一种偶氮类引发剂。其特点是分解反应比较平稳,只产生1种自由基,基本上不发生诱导分解,因而常用于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AIBN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偶氮二异丁腈;2,2`-二氰基-2,2`-偶氮丙烷;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发泡剂Vazo
英文名称:azodiisobutyronitrile;azobisisobutyronitrile,简称AIBN,又称V-60
结构式与分子式:C8H12N4
相对分子质量:164.21
10小时半衰期温度:65℃
密度:1.1(20℃)
熔点(℃):102~104
最大吸收峰:345nm(乙醇)。
CASNo.:78-67-1
溶解情况: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甲苯和苯胺等。
毒性:LD50(mg/kg),小鼠经口700,腹腔注射25。
危险类别:4.1类
UN编码:2952
包装类别:II
储存条件:避光保存,温度25℃。
由于其分子很容易发生分裂反应,形成活化能很高的分子,所以在高分子化学自由基聚合中作为引发剂来使用。
苯异腈的熔点是多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间苯二甲腈熔点、苯异腈的熔点是多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