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漏水怎么处理?
2622023-4-17
又到了一年一度春运大迁徙的时候了!2023年春运高峰将于明天(1月7日)正式开幕,2月15日结束,共40天,预计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将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春运第一周(1月7日至1月11日)中国各地天气如何?天气会受到高度影响吗?春运高峰路上如何预防?中国天气网推出了2023年春运天气地图,来看看你春运路上的天气。
春节旅游高峰第一周,全国雨雪较弱 华南需要防雨水扰
“春运高峰第一周,全国整体雨雪天气较弱,气温上升,有利于出行。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表示,对北方来说,将受到6日至7日、8日至9日两股弱冷空气的影响。大部分地区气温波动,新疆北部有雪花,出行需要防滑。南方整体气温偏高,8日长江中下游最高气温将达到20℃上下,接近常年同期极值;降水要注意华南地区,8日至10日会有中到大雨,出行要注意。
在北方,受冷空气干扰,黑龙江、吉林、北京、河北、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在东北、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华北、黄淮等地区降温2-6℃,局部降幅可达8℃以上,天气寒冷,出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新疆北部可能有雪花,高海拔山区降雪强,有中到大雪,路面湿滑,出行时要注意安全。
同时,青藏高原和新疆大部分地区天气寒冷干燥,最高温度仅为个位数,部分地区甚至全天在冰点以下运行。保暖是关键;此外,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的昼夜温差基本为10℃以上可谓天寒地冻,部分地区也可能伴有4级以上的北风,风寒效果明显,早晚出行需要合理增加衣物。
在南方,贵州、四川盆地到重庆、湖北、安徽中南、湖南北、江西北、浙江、江苏南、上海的最高气温将在1月9日左右接近或超过20个℃,比常年同期高8℃以上,旅行服装需随时调整。
春节旅游高峰的第一周,广西西部和北部,云南大部分,湖南南部和其他地方,基本上是20℃以上,无强降水天气干扰,温暖舒适,有利于旅行;广西东部、广东大部分、福建南部、海南等地方将出现一轮降水天气过程,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朋友需要注意最新预报信息,提前准备雨具。
春运来了 旅行必看的防护小贴士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大、情况最复杂、挑战困难最大的春运高峰。总体而言,今年春节旅游高峰具有“三大一多”的特点:客流、货运需求、一线人员感染风险、安全生产风险。春运高峰路上如何保证出行安全?
加强公共交通出行全过程保护。在疫情流行期间或疫情严重时,提倡老年人、孕妇和患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减少旅行,降低自身和家庭感染的风险。同时,密切关注目的地疫情,科学制定出行计划,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和时间,合理避峰避峰,尽量减少聚集,降低感染风险。尽量保持人际距离,减少进出站、购票、安检、等候、登机、换乘期间的聚集。
全程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做好手卫生,有条件分散就座。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乘客应根据需要携带对症药物。提倡优先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小程序等方式购票,优先通过手机、扫码等方式支付。
自驾出行要加强旅途中的保护。旅行前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发烧等症状时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不排除感染风险前或发烧等症状时,提倡暂停旅行;疫情期间或疫情严重时,不建议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免疫力较弱的人长途旅行。
准备好旅行物品。慢性基础病患者应根据出行距离和天气情况,提前准备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防疫用品,并根据需要携带对症药品。全过程健康保护,加强车辆通风消毒,保持合理的人际距离,做好手部卫生。服务区下车休息时,戴口罩,不聚在一起,不聚在一起,减少停留时间;在餐饮区用餐时,尽量保持人际距离。当不能满足间隔用餐条件时,提倡将其打包到户外用餐。当收费站通过人工窗口付款时,戴上口罩。
中国天气网热情提醒,春节旅游高峰期间,合作伙伴必须注意天气预报,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遵循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的原则,做好个人保护,准备常用药品,安全文明出行。
来源: 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