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是哪个朝代的

未来可期2023-09-12 03:45:20我要评论

郭淮是哪个朝代的,第1张

三国时期,郭淮究竟为什么会死在自己的箭下?

在影视作品中有许多的古装剧,这些古装剧中多多少少都会提到出征打仗。确实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场战争,这些战争有的只是一场小的战争,但是有些战争则会危及到xx的性命安危。在影视作品“三国演义”有一位很有名的将士叫做“郭淮”一生碌碌无为,但是最后被箭给射死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战争的起源。

其实这场战争原本是与郭淮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是郭淮想要在自己君王面前摆弄一番。在“三国演义”第一百多回合时,郭淮与诸葛亮本就不是一路人,双方早已看不惯彼此。于是诸葛亮派出自己的得力干将“羌人”,“羌人”虽然很聪明,体力战斗力各方面都很好,但是羌人有个毛病性格直爽,不适合玩阴的。但郭淮,恰恰就是因为非常的阴险狡诈才会被司马昭赏识,所以羌人在与司马昭的决斗中,不仅重了司马昭的圈套,还将自己的性命给丢失了。诸葛亮得到这一消息后,虽然很难过可是也没有办法。只能想办法暗自陷害郭淮,但这时的郭淮正是得宠,这个时候陷害郭淮显然是不正确的,所以诸葛亮将这笔账。记在了下此战争中。

二、郭淮被射中箭。

在下次的战争中,诸葛亮亲自上阵。目的就是为了将郭淮杀死,根据历史资料中所记载的“郭淮当年被诸葛亮的箭杀死。”当时诸葛亮的军队采用射箭的方式,击中郭淮的军队。但临走之前诸葛亮留了一个心眼,虽然自己的身上没有弓,但诸葛亮还是拿了把箭,放在身上。在战场上诸葛亮距离郭淮只有不到一米的时候,诸葛亮掏出了这把箭对准郭淮扔去,由于事发太突然,郭淮想躲可惜没有躲掉。

所以郭淮其实并不是被自己的箭射死的,被诸葛亮的箭射死的。

三国时期的著名名人

这些是比较后期的人物:

陈武(?-215),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武将。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后来在孙权部下任职。仁厚好施,屡建战功,封偏将军。建安二十年(215)合肥战役中战死,孙权对此十分哀痛。

董袭,字元代,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东汉末年江东孙氏部将。跟随孙策山阴宿贼黄龙罗、周勃等,策自出讨,袭身斩罗、勃首,迁扬武都尉。从策攻皖,讨刘勋,伐黄祖。主策薨,袭讨鄱阳贼彭虎等众数万人,旬日尽平,拜威越校尉,迁偏将军。建安十三年,袭随权讨黄祖。袭身以刀断两绁,使祖蒙冲横流,大兵遂进。斩祖。濡须战,袭督五楼船住濡须口。夜卒暴风船覆,袭死。

陈泰(?-260),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后期魏国名将,司空陈群之子。陈泰曾在司马懿xx之时劝曹爽投降,因此为司马氏所信任。之后外出到雍州任职,多次成功防御蜀将姜维的进攻。后来调回中央,不断升迁,直至尚书左仆射,司马篡位后呕血而死。

高翔,南郡人,蜀汉将领,官至大将军。汉中之战,随刘备征讨,高翔与陈式等十余营屯于阳平,为徐晃讨破。建兴六年,随丞相诸葛亮北伐,为马谡部将,屯列柳城。后马谡战败,列柳城亦为郭淮攻破,高翔也随之退走。建兴九年五月,诸葛亮再次北伐,高翔为前部督,与魏延、吴班率军大破魏督司马懿。后李严延误军机,高翔等与诸葛亮共同共上表请后主刘禅罢黜李严。

张嶷(?-254),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期蜀将。成年时为县功曹。刘备定蜀时山贼进攻郡县,县令弃家而逃,张嶷背负夫人,冒着白刃冲开贼围,因此扬名。建兴年间,广汉土寇作乱,其势猖獗,张嶷用设宴计,在席上亲率伏兵,斩贼首五十多人,旬日平乱。其后任马忠部下牙门将,北讨汶山羌族,南平四郡蛮夷,筹画方略,立功无数。

徐质(?—254),曾任讨蜀护军,颇有战功。并多次随魏雍州刺史陈秦出征,拒蜀大将姜维。在襄武败于姜维之手。

张翼(196?-264),字伯恭,犍为武阳人,汉初三杰张良之后,高祖父张浩曾担任司空,祖父张纲官至广陵太守,都有美名。三国蜀汉后期将领,文武双全,为北伐立下赫赫功勋,官至左车骑将军,兼任冀州刺史。蜀汉灭亡后,张翼跟随姜维向钟会投降,在钟会之乱时,被乱兵所杀。

陈泰(?-260),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司空陈群之子。陈泰曾在司马懿xx之时劝曹爽投降,因此为司马氏所信任。之后外出到雍州任职,多次成功防御蜀将姜维的进攻。后来陈泰被调回中央,不断升迁,直至尚书左仆射。

张悌(236-280)字巨先。襄阳人。三国后期时孙吴大臣。吴景帝永安年间(258-263年)为屯骑校尉。吴末帝时累官至丞相军师。末帝天纪三年(279年),晋武帝发兵20余万,遣龙骧将军王浚、安东将军王浑等分六路伐吴。张悌明知必败,仍与沈莹、诸葛靓率军3万渡江接战,与晋军周浚战于迎敌,大败于板桥。诸葛靓率余众600人来迎张悌,张悌不肯逃命,寻为王浑部俘杀。

桓范(?~249) ,三国后期人物,人称“智囊 ”。字元则。沛国(治今安徽濉溪)人,《魏略》记沛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北)人。曹魏忠臣,有文才。建安(196~220)末入丞相府,与王象等共撰《皇览》。延康元年(220)为羽林左监。明帝时曾任中领军、尚书、 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兖州刺史等。正始(240~249)间任大司农,为曹爽谋划,号称“智囊 ”。司马懿起兵讨魏时,桓范劝曹爽挟魏帝到许昌,曹爽不听。曹爽被司马懿所杀,桓范亦被诛,著有《世要论》12卷,或称《桓范新书》。

知道的人都比较少吧……

三国时期最为顶级的山西名将,只有以下五位,第一位威震华夏吗?

三国时期的名将之中,确实有不少人的故乡位于如今的山西省,从这个意义上看,确实有不少所谓【山西籍】的三国名将。当然,当时这些名将并不以【山西】为其籍贯,而是以类似于【河东】【雁门】【上党】这类郡级地名作为籍贯认同的,下面寒鲲就为您梳理一番三国时期的所谓【山西籍】名将:

季汉第一名将:关羽

驰名中外的武圣关羽是【河东郡解县】人,也就是如今的【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人。关羽从刘备创业之时便一路追随,一直作为刘备帐下独当一方的统帅级人物为刘备服务(中途短暂降曹),先后在徐州、白马、赤壁、江陵、襄阳等地发生的重大战役中有独领一支方面军或勇武建功的表现,可谓季汉第一名将。

曹魏五子良将:张辽、徐晃

曹魏五子良将有张辽、张颌、徐晃、于禁、乐进五人,其中张辽是【雁门郡马邑县】人,也就是如今的【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人,徐晃是【河东郡杨县人】,也就是如今的【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人。

张辽素来与关羽交好,并被关羽赏识,他最初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转战四方,是吕布帐下大将一员。跟了曹操以后,先后在白马之围、平定东海、平定河北、北征乌桓、南收江夏、赤壁之战、合肥之战等重大战役中有出彩表现,并以逍遥津八百破十万的威名震慑孙权,实乃一代名将。

徐晃最初是杨奉手下骑将,杨奉被曹操挫败后转投曹操,参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关中征伐、汉中征伐、樊城解围等几次重大战役,并在樊城之战中成功帮曹仁解围,挫败名将关羽,行军风格有周亚夫之风,堪称曹魏一大名将。

曹魏后期东南战线名将、王允之侄:王凌

王凌是连环计杀董卓之主谋王允的侄子,他是【太原郡祁县】人,也就是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王凌因为在《三国演义》出场不多且在三国后期出场,所以我们现代人并不是很熟悉。但王凌曾经与张辽一同在广陵防守孙权,并在芍陂之战中挫败吴将全琮,最终成为曹魏淮南军区的一把手,可见还是有一定军事才能的。

曹魏后期西北战线名将:郭淮

郭淮是【太原郡阳曲县】人,也就是今【山西省太原市老城区】人,作为豪族太原郭氏的代表,郭淮先后在汉中之战、防备诸葛亮北伐等西部魏蜀战线上活跃,并且数次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曹魏一方成功阻遏刘备、诸葛亮的北上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是曹魏建国中前期的一代名将。

三国时期的人物哪些是山西的?

1王允

王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2貂蝉

貂蝉,山西忻州人。

3关羽

关羽,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

4张辽

张辽,三国时魏国雁门马邑(今朔城区大夫庄)人

5卫凯

卫凯,河东安邑人,今山西夏县。

6贾充

贾充,平阳襄陵人(今山西襄汾东北)

7郝昭

郝昭,太原人

8普净法师

山西解州人,曾在关公过五关斩六将时救过关公

9郭淮

郭淮,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市)人

10徐晃

徐晃,东汉时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县东南)人

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郭淮和岳飞是一个朝代吗?

你好,郭淮和岳飞不是一个朝代的。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至车骑将军,封阳曲侯。

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关于郭淮是哪个朝代的和郭淮是哪个朝代的公公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