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苏省两会这份“任务书”与“施工图”里写满“江苏信心”

浅唱2023-09-12 11:59:24我要评论

2023江苏省两会这份“任务书”与“施工图”里写满“江苏信心”,第1张

面对世界、时代、历史的变化,经济大省如何挑起大梁,做出更多贡献?疫情跌宕起伏下,江苏8500万人会有哪些“烦恼”变成好日子?1月15日上午,全省人民聚焦江苏大会堂。xx徐昆林用110分钟讲述了前后两个五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写满了“江苏信心”。

每一个“第一”都为江苏的发展增添了信心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和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例;x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数量居全国第一;两个现代化一体化发展水平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一个个第一,都为发展增添了信心!“听了报告后,代表们充满信心和精力。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始。每个人都认为报告提出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和任务的5%左右是非常真实的。这一目标值不仅体现了经济大省的责任感,有利于稳定预期,增强信心,还兼顾了需求和可能性,符合现实。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横跨前后两五年,比一般年份更丰富。更令代表们兴奋的是,xx在提出今年的预期目标时,明确表示要“全力推进经济社会运行,率先全面改善”。“一个‘带头’,体现江苏的责任!“目标定了,信心充足,下一步就是卷起袖子加油干!代表委员们受到鼓舞,爆发出争先奋进的骄傲。

精准施策,攻坚痛点难点

念“民之忧”,行“民之盼”。针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报告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作了更全面的阐述。报告中提到了许多代表和委员会成员反映他们关心的问题。例如,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许多关键领域的“脖子”问题需要解决,城乡协调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民生领域仍存在不足,预防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仍然很重,这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痛点和困难。相应地,在部署重点工作时,报告明确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特别是目前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针对群众关心的“保健防重”问题,报告单列一段,对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行了一系列部署,为会场内外代表和普通人吃了“安心丸”。

老百姓民生事务将在每年年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江苏民生实事“扩容”,安排了13类55件民生实事,实行清单管理、项目推广、节点调度。“年复一年,一个接一个,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xx的承诺响起。

多年来,“政府自我建设”篇幅最长

路虽远,行则即将到来;事虽难,做则必成。报告将中央、省委确定的中央任务、首要任务、重点任务等重点要求细化、实化、具体化为省政府工作措施,协调当前和长期。一些感兴趣的代表成员数了数。报告全文提出的重大行动、重点工作、重大平台建设、重大改革事项100多项,均可操作、量化、评估。可以说,报告是中国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为了更好地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江苏新征程的新实践,报告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墨比历年报告长,从六个方面积极响应社会关注和群众期望。

听取各种意见,80%的社会建议被吸收

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过程。

记者了解到,从2022年9月底开始,xx亲自审批报告起草建议,初稿于11月底完成,征求意见稿于12月16日形成,多次大幅修改完善。此后,起草小组发布了1000多份草案,分发省、市、县有关xx、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机关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广泛征求意见。12月底,xx亲自主持了两次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深入交流政府工作,广泛听取各方意见。xx还以书面形式致信,征求部分副省级以上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元旦过后,修订稿再次发布到各设区、市、部门征求意见。整个征求意见的过程比往年更充分、更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起草过程中,社会各界提出了300多条建议,80%以上是直接采用和综合吸收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校对 李海慧

大量的信息,准确的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