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病害什么药

独留清风醉2023-09-13 16:31:31我要评论

大樱桃病害什么药,第1张

樱桃树有虫子用什么药

防治方法:

(1)6月为成虫集中出现期,可在主干附近捕捉成虫。

(2)发现新鲜虫粪时即可在蛀道内用铁丝钩出幼虫,也可用棉球蘸敌敌畏原液少许塞入粪孔,然后用黄泥封严。

(3)5月底的成虫发生前,以生石灰10份、硫磺粉1份、水40份,加食盐少许制成涂剂,将主干、主枝涂白,防止成虫产卵,又可防病治病。

扩展资料:

樱桃的花果管理:

1、在樱桃初花期、盛花期前后各喷“云大-全树果”1500倍-2000倍1-2次,能充分促进花粉芽和花粉管的正常发育和伸长,显著提高座果率,同时有助于授粉受精减少花果脱落。

2、在樱桃幼果膨大期,喷“云大-全树果”2000倍能降低樱桃果柄部位脱落,防止果柄离层的形成,减少二次生理落果,同时充分促进细胞的同步分裂和伸长,使果柄健壮并伸长,加速果实均匀生长,促进果实糖分的合成和转化,能明显提高卖价。

3、果实着色初期采取摘叶、采收前10-15天铺反光膜等措施促进果实着色,采取采前喷钙盐(采前每隔一周连续喷3次0.3%的氯化钙液能减轻大樱桃裂果并延长货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樱桃

樱桃树想早落叶打什么药

正常栽培的樱桃树应该在霜降来临前后再落叶,以确保树体积累更多的营养,保证第二年春季正常开花结果。

想让樱桃树提前落叶,提早进入休眠期(15-30天),可以叶面喷洒100倍的尿素溶液,故意烧伤叶片,提早落叶。但是,不可以喷洒尿素太早。

樱桃病虫害很多,防治方法有哪些?

流胶病:由低钾或是病毒感染、病原菌侵入导致。可根据往流胶处擦抹用药治疗。木腐病:会导致病枝上起出乳白色黑木耳。可根据往病枝刷上煮开的食盐水来医治。

黄叶病:会使病株叶片边沿变黄。得病后可以用硫酸铝与杀菌化肥混合做成的药品喷撒医治。顶枯病:会导致树上发生死梢、死枝。可根据补施升华硫来实现医治。

大樱桃有什么病害,应怎样防止

一、流胶病

1、病症:由生理低钾、病毒感染、病原菌损害等导致。

2、防治方式:将1斤硫磺铜、3斤石灰粉、10斤水和0.5斤植物油混合匀称,擦抹在流胶部位。擦抹时不必人为因素的把流胶刮下,不然会加剧病况。3-5天擦抹一遍,持续2-3遍就可以。

大樱桃

二、木腐病

1、病症:病发时,枝干一部分部位长出许多白色的木耳。

2、防治方式:将10斤水和1斤食盐与此同时倒进锅中煮沸,制冷后刷在病株枝条上。每过大半个月刷一次,共刷2次就可以合理消灭病原菌病毒感染,完全医好樱桃树苗。此方法应在桃树休眠状态到萌生前执行。

三、黄叶病

1、病症:高温高湿时高发,会导致落叶边沿变黄,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导致一整片叶片都变为淡黄色。

2、防治方式:可以用0.4%的硝酸亚铁水溶液与化肥混合喷洒在桃树上,3-5天奏效。

四、顶枯病

1、病症:大多数由于绿色植物缺硫而致。会导致树体顶部发生死梢、死枝,并涌向整棵树体,最后导致树体身亡。

2、防治方式:把升华硫与土混合匀称后,施在树干投射土壤层中。一棵樱桃树苗补施2-3两升华硫就可以。

有谁知道大樱桃病虫害防治方案?

樱桃病虫害比较少(相对于其它果树),防治也较为较简单:

1、樱桃褐腐病

主要为害花和果实,引起花腐和果腐,发病初期,花器渐变褐色,直至干枯;后期病部形成一层灰褐色粉状物,从落花后10天幼果开始发病,果面上形成浅褐色小斑点,逐渐推广为黑褐色病斑,幼果不软腐,成熟果发病,初期在果面产生浅褐色小斑点,迅速推广,引起全果软腐。

防治措施:1)清洁果园,将落叶、落果清扫烧毁;2)合理修剪,使树冠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3)发芽前喷1次3~5度石硫合剂;4)生长季每隔10~15天喷1次药,共喷4~6次,药剂可用1:2:240倍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50%克菌丹500倍液。

2、樱桃流胶病

主要为害樱桃主干和主枝,一般从春季树液流动时开始发生,初期枝干的枝杈处或伤口肿胀,流出黄白色半透明的粘质物,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发病原因一是有枝干病害、虫害、冻害、机械伤造成的伤口引起流胶,二是由于修剪过度、施肥不当、水分过多、土壤理化性状不良等,导致树体生理代谢失调而引起流胶。

防治措施:1)增施有机肥,健壮树势,防止旱、涝、冻害;2)搞好病虫害防治,避免造成过多伤口;3)冬剪最好在树液流动前进行,夏季尽量减少较大的剪锯口;4)发现流胶病,要及时刮除,然后涂药保护。常用药剂有50%退菌特1份、50%悬浮硫5份加水调成混合液,以及用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1份、食盐2份、植物油0.3份加水调成混合液。

3、樱桃叶斑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叶脉间产生紫色或褐色的坏死斑点,同时在斑点的背面形成粉红色霉状物,后期随着斑点的扩大,数斑联合使叶片大部分枯死。有时叶片也形成穿孔现象,造成叶片早期脱落,叶片一般5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2)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3)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4)谢花后至采果前,喷1~2次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600倍液,大生M-45800倍液等,每隔10~14天喷1次。

4、樱桃瘿瘤蚜

一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樱桃幼枝上越冬,春季萌芽时卵孵化成干母,干母在3月底在叶端部侧缘形成花生壳状伪虫瘿,并在瘿内发育、为害和繁殖,被害叶背凹陷,叶面突起在泡状瘿,虫瘿长2~4cm,初呈微红色,后变枯黄,4月底出现有翅孤雌蚜并向外飞迁,10月中下旬产生性蚜并在幼枝上产卵越冬。

防治措施:1)发生量小的果园,可人工剪除虫瘿;2)3月上旬,在瘿瘤蚜卵孵化后和虫瘿形成前,喷40%氧化乐果或50辛硫磷乳剂2000倍液,也可在10月份性蚜出现时喷上述药剂。

5、樱桃细苗性穿孔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开始产生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暗褐色周围有黄色晕环的病斑,最终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从5月开始到落叶期均有发生,最重的是8~9月。

防治措施:与樱桃叶斑病基本相同,另外在5~6份可喷65%代森锌500倍液。

6、樱桃虫害―绣线菊蚜

一年发生10余代,主要以卵在樱桃枝条芽旁或树皮裂缝处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萌芽时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蚜群集在叶背面取食,10天左右即产生无翅胎生雌蚜,6~7月温度升高,繁殖加快,虫口密度迅速增长,为害严重。8~9月蚜群数量开始减少,10月开始产生有性蚜虫,雌雄交尾产卵,以卵越冬。

防治措施:1)展叶前,越冬卵孵化基本结束时,喷40%乐果或70%灭蚜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5月上旬蚜虫初发期进行药剂涂干,如树皮粗糙,先将粗皮刮去,刮至稍露白即可;常用内吸药剂有40%乐果乳油,或50%久效磷乳油2~3倍液,在主干中部用毛刷涂成6cm的环带。如蚜虫较多,10天后可在原部位再涂药1次;3)有条件的可人工饲养捕食性瓢虫、草蛉等天敌。

7、舟形毛虫

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根部土层内越冬,第2年7月上旬至8月中旬羽化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强,卵多产在叶背面。3龄前的幼虫群集在叶背为害,早晚及夜间为害,静止的幼虫沿叶缘整齐排列,头、尾上翘,若遇振动,则成群吐丝下垂,9月份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措施:1)结合秋翻地或春刨树盘,使越冬蛹暴露地面失水而死;2)利用3龄前群集取食和受惊下垂习性,进行人工摘除有虫群集的枝叶;3)为害期可喷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倍液。

大樱桃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1)桃褐斑穿孔病

症状

发病初期,形成针头状的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圆形褐色病斑,直径1~4毫米,边缘清晰,略带环纹。后期,在 病斑上生长有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边缘整齐。严重时造成落叶,降低产量。

侵染规律

樱桃褐斑穿孔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次年气温回升,遇有降雨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 一般5~6月份即可发病,7~8月间发病最重。严重时可造成早期落叶。

发病程度与树势强弱、降雨量多少,以及立地条件等有关。树势弱,降雨量多而频繁,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树冠郁 闭、通风透光差的果园,发病重;反之则轻。不同品种间,雷尼等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加强肥培管理,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越冬休眠期间,彻底清理果园,扫除落叶烧毁,消灭越冬菌源。 ②药剂防治。根据降雨早晚和降雨量的多少,在谢花后至采果前,喷布2~3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 菌清500~800倍液,或80%大生800倍液,或80%喷克800倍液。采果后,喷布2~3次1∶1∶180~200倍波尔多液。

(2)桃细菌性穿孔病

症状

病叶最初出现黄白色至白色的圆形小斑点,直径0.5~1毫米。当斑点达到1毫米左右时,则多呈三角形散生于叶面。斑 点变浅褐色,周围有浅黄绿色晕。病斑渐变紫褐色,干枯脱落、穿孔。

侵染规律

病原菌在皮层组织内越冬,以皮孔和叶痕附近居多。次年春季,随着气温上升和皮层组织内还原糖的增加,开花时, 病原菌开始繁殖并形成病斑。病原菌从气孔侵入叶片,潜育期16℃为16天,20℃时9天,25~26℃时4~5天,30℃时8天。 最适发病温度25~26℃,10天后100%发病。当遇有降雨加大风天气时,因为风吹雨水由皮孔侵入细胞间隙,加速了病原菌 的侵入,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加强肥培管理,控制施氮,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②药剂防治。大樱桃树发芽前,喷布1次4 ~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源,谢花后、新梢速长期,喷布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101可湿 性粉剂8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00单位,均有较好防治效果。

(3)干腐病

症状

枝干干腐病多发生在枝龄较大的主干和主枝上。发病初期,病部微肿,表面湿润。病斑长形或不规则形,常渗出茶褐 色黏液,俗称“冒油”。病部常仅限于皮层,衰老树出现较大裂缝。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生有大量梭形或近圆形的小黑点 (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

侵染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等,在枝干的病组织内越冬。次年4月间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经伤口或皮孔 侵入,潜育期6~30天。温暖、多雨气候利于发病;高温时,发病受到抑制。

枝干干腐病为一种弱寄生菌,树势弱时,发病重。树龄较大、管理粗放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加强树体保护,减少和避免机械伤口、冻伤和虫伤口 ,杜绝病原菌侵入的门户。②药剂防治:大樱桃发芽前,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现病斑及时刮除后,用10波美度石硫 合剂,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1%五氯酚钠液消毒。

(4)根癌病

症状

根癌病主要在大樱桃的根茎处发病,侧根也会发病。根部癌瘤大小不一,球形或不规则的扁球形。初生时,乳白色至 乳黄色,光滑、柔软,后渐变为淡褐色至深褐色,表面粗糙、凹凸不平。

侵染规律

根癌病细菌在癌瘤组织内越冬,或在癌瘤破裂脱皮时,进入土壤中越冬。降雨或灌溉,是病原菌传播的主要途径。地 下害虫在传播上也有一定的作用。

病原菌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而发病。土壤湿度大时,有利于发病。土温在22℃时,最适于癌瘤的形成。不同的樱 桃砧木中,中国樱桃砧抗病性较强,其他樱桃砧木发病重。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砧木和无病虫砧木。苗木栽植前,用K84生物杀菌剂30倍液蘸根消毒。田间樱桃树发病后,扒开根茎处土壤, 彻底清除癌瘤,用K84药液涂抹,并在根系周围浇灌一些药液。刮下的癌瘤组织,要及时清理、烧毁。

(5)流胶病

发病规律

流胶病是大樱桃的一种生理病害。常因冻害、虫害、机械损伤等引起流胶。多从6月份开始,采果后随着雨季的到来, 发病加重。

防治方法

树干涂白,防治冻害。避免造成伤口。加强栽培管理,减轻流胶程度。对发生流胶的枝干,要及时刮治,把流胶刮干 净,洞口涂抹杀菌剂。

樱桃树6月份打什么农药?

樱桃树在发芽前,可以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对进行全树喷施。

6月进入生长期,可用甲基托布津,50%多菌录、代森锰锌进行防病处理等。

6月下旬和7月下旬对樱桃叶面喷施一次波尔多液,全年喷2-3次。虫害主要防好红、白蜘蛛。另外注意绿盲蝽、小卷、潜叶蛾类、刺蛾类等。还可兼治刺蛾烟台大樱桃类食叶害虫。设施载陪的覆膜前后喷一遍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采果后喷1-2次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700倍液。

7-8月份,喷2-3次石灰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毛虫、刺蛾类于幼虫期喷菊酯类药物防治。樱桃打药不能盲目,要根据自己的种植区域情况来判断,有的地方打药需求量小,有的地方多。

樱桃叶片的主要病害是桃细菌性穿孔病和圆斑病,在多雨的7、8、9三个月份发病严重,为害枝、叶、嫩梢及果实,若防治不及时会造成全树落叶,对于花芽形成、树势发展以及第二年的开花坐果都有极不良的影响。樱桃春季的病虫害比较少,但是如果树枝上有介壳虫,那要在2月下旬喷3-5度美度的石硫合剂既。

樱桃树从春季发芽前到整个生长季节都要打药,打药时机根据生长状况定,发芽前打石硫合剂预防各种病菌和虫害,生长期分别在6月10日、6月下旬、7月下旬、7-8月份以及设施载陪的覆膜前后,针对性的打药防治病虫害。

关于大樱桃病害什么药和大樱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