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编写的史书最大

曼陀罗2023-09-14 16:36:32我要评论

哪个朝代编写的史书最大,第1张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编著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编著于明成祖朱棣时期。由解缙,姚广成主持编写,初名《文献大成》,后由朱棣亲自写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其为“世界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

最大的编年体书是什么代什么编选的什么?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最大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主要内容

1.《周纪》,五卷。

2.《秦纪》,三卷。《周纪》与《秦纪》原为《通志》卷。

3.《汉纪》,六十卷。

4.《魏纪》,十卷。蜀汉及东吴无纪。

5.《晋纪》,四十卷。

6.《宋纪》,十六卷。

7.《齐纪》,十卷。

8.《梁纪》,二十二卷。

9.《陈纪》,十卷。北朝的北魏、北齐、北周无纪。

10.《隋纪》,八卷。

11.《唐纪》,最多,凡八十一卷。

12.《后梁纪》,六卷。

13.《后唐纪》,八卷。

14.《后晋纪》,六卷。

15.《后汉纪》,四卷。

16.《后周纪》,五卷。五代有纪,而十国无纪。

古代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宋代的__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1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xx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享年68岁。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举荐兴国之才——黄中庸(1030-1110),字长行,号军城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福建兴化军城西驿前街府西巷(即今莆田城西雷山巷110号其故居尚存)黄太常寺卿第。北宋景祐甲戌进士大理寺评事黄宠之子。黄中庸从小受到其父宋进士宝文阁大理寺评事黄宠的熏陶,学习刻苦,勤奋上进,皇祐四年(1052)中福建乡试举人,次年,赴京会试第一即会元;经殿试中进士二甲第一名即传胪。以司马光温国公论荐,累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应该是:《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

我国最大的一部大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资治通鉴》,虽然是断代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但,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因此,是为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另外,最早的编年体是《春秋》,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1.《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的是哪部?

《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的是——《宋史》。

《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扩展资料:

特点

《宋史》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叙事详尽。两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学术活跃,雕版印刷盛行,编写的史书,便于刊布流传。

科举制的发展,形成庞大的文官群,他们的俸禄优厚,有很好的条件著述。加之统治者重视修撰本朝史,更促成宋代史学的发达。

修撰本朝史的工作,在北宋前期由崇文院承担;王安石变法改革官制后,主要由秘书省负责。官修的当代史有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记载宰相、执政议事及与皇帝问对的时政记,根据起居注、时政记等按月日编的日历,详细记载典章制度的会要,还有编年体的“实录”和纪传体的“国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史

哪个朝代编写的史书最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我国最大的编年史书是什么、哪个朝代编写的史书最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