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好怎么办?
2312023-3-7
一、品种选择
应从高产、无病马蹄田里,选取外形完整、无病虫伤口、球茎饱满、芽头粗壮的马蹄作种,大小在每斤30个以内,每亩需种120—150斤。
二、育苗
育苗前用好来思800倍浸种10小时,预防杆枯病,苗床选择无渍水,土层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菜园地。育苗前苗床需施足基肥,将种球按4—5厘米的间距排列在苗床上,顶芽向上,盖好土,浇透水,齐苗后如果苗叶色黄,可淋粪水或0.5%尿素,移栽前喷施送嫁药,用好来思加锐劲特喷雾,防治杆枯病和白螟,育苗时间需25—30天。
三、基肥
亩施腐熟农家肥20-30担,钙镁磷肥50公斤,硼锌镁铁肥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25公斤。
四、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一般在7月中下旬前移栽,移栽密度:瘦田宜密,肥田宜稀,一般株行距为40×50—60厘米,亩栽2500—3300株,扦植深度5-6cm,移栽时可用用生根粉5号沾根。
五、水的管理
马蹄回青后到分蘖期,保持浅水层,利于马蹄分蘖,重施结荠肥后,要保持深水层,避免马蹄中肥毒。
六、施肥
马蹄施肥分四次施用:
1、回青肥:在马蹄扦后5—7天,亩用尿素3.5—5公斤点蔸。
2、分蘖肥:马蹄分蘖所需肥料,在马蹄扦后15—20天,亩用尿素10公斤加上硫酸钾复合肥10公斤撒施。
3、结荠肥:重施结荠肥,在9月中旬,亩施菜子麸50—7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25公斤,9月底亩施壮秧剂10—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
4、球茎期彭大肥:10月中旬施用,是马蹄膨大重要肥料,亩施马蹄沃根膨大神力钾肥20公斤。
施肥注意:不施含氯复合肥。
七、巧用激素
9月底看苗施用,如苗旺盛施多效唑(每亩100—150克)加生根粉5号(每亩每次4包,连用2—3次),生根粉要用助溶剂溶解,如苗不好只施生根粉。
八、病虫防治
1、白螟(钻心虫):移栽前用锐劲特喷施一次,9月中旬结合施肥,用杀虫双粉或杀百虫粉等闷杀。
2、马蹄杆枯病、xx病、霉蔸可选用香格丽、森美或者天冠喷雾,每星期一次,喷药时加入展着剂效果更佳,并注意补充叶面肥。
3、生理性红尾是由于缺乏硼、锌、镁等微量元素引起,亩可施硼、锌、镁、铁肥3—5公斤。
喷药注意:不能施用井岗霉素或含有井岗霉素的药物。
荸荠喜高温湿润,不耐霜冻,需在无霜期生长,全生育期为210~240天。荸荠是严格的短日照植物,它所抽生的匍匐茎只有在秋季日照转短后才能膨大形成球茎,因而早种并不能早收,一般都根据前后茬的衔接来确定育苗的时间。江浙一带一般在7月下旬移栽大田,9月底结粒,从而延长球茎膨大期,可增加大粒比例。移栽苗要求高20~25厘米,主丛带10~15根叶状茎,带土起苗,带药下田,细拔轻放,防止折秆断根。
荸荠按栽植季节可分为三种:小满~芒种栽植的为“早水荸荠”,小暑至大暑栽植的为“伏水荸荠”,双季稻收割后栽植的为“晚水荸荠”。每亩大田的用种量视栽插的方式来确定,一般早水荸荠与伏水荸荠采用分株移植,亩用种量在20~50千克,晚水荸荠采用带个的母株栽植,亩用种75~100千克。
马蹄就是:荸荠。种植马蹄亩产量1000-2000公斤。
主要品种
1.桂林马蹄
广西桂林市地方品种。株高100-120厘米,开展度20厘米。球茎扁圆形,高2.4厘米,横径4厘米,顶芽粗壮,二侧芽常并立,故有“三枝桅”之称。皮红褐色,肉白色,单个重30克。以鲜食为主,也可熟食和加工,糖分较高,肉质爽脆,品质优。生势旺盛,抗倒伏力较强。6-7月用球茎育苗,苗期25天,生长期130-140天,亩产1500-2000公斤。
2.水马蹄
广东地方品种。株高70-90厘米,开展度15-20厘米。球茎扁圆形,高2厘米,横径2.5-3厘米,顶芽较尖长,皮黑褐色,肉白色。单个重10克。淀粉含量高,以熟食和制作淀粉为主。生势旺盛,抗逆性较强,耐湿,不耐贮藏。6-7月用球茎育苗,苗期25天,生长期130-140天,亩产1500公斤。
3.韭荠
原产菲律宾。株高110-120厘米。球茎大,椭圆形,横径4厘米,纵径2.6厘米,单个重25克,质脆味甜,品质好,以鲜食为主,亩产2000公斤以上。
4.孝感荠
湖北省孝感市地方品种。株高90-110厘米。球茎扁圆,亮红色,平均单个重22克,皮薄,味甜,质细渣少,以鲜食为主,品质好。亩产1000-1500公斤。
5.苏荠
江苏省苏州市地方品种。株高100-110厘米。球茎扁圆形,顶芽尖,脐平,皮薄,肉白色,单个重15克左右。适于加工制罐头。亩产750-1000公斤。
6.余杭荠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地方品种,球茎扁圆形,顶芽粗直,脐平,皮棕红色,皮薄,味甜,单个重20克左右。适于加工制罐头和鲜食,亩产1000-1200公斤。
今年种了多少马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马蹄怎样种植产量高、今年种了多少马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