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1000度怎么办?
3882023-2-19
2013年4月,北京大学邀请了一位名叫陆步轩的前毕业生回到学校做创业讲座,但陆步轩在演讲中哽咽了好几次。他说:“我为我的母校丢脸和抹黑。我是一本负面教科书。”
陆步轩但当陆步轩说出这样的话时,台下的学生们一片掌声。北京大学校长徐志宏也笑着说:“北京大学毕业生卖猪肉没有错。从事微妙的工作并不影响这个人的崇高理想。北京大学可以成为政治家、哲学家和卖猪肉的人。”
作为北京大学的毕业生,陆步轩为什么要卖猪肉?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1966年,陆步轩出生于陕西xx安县(现西安xx安区)。1985年,他以长安县高考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中文系。陆步轩在大学主修语言学。他性格内向,非常适合这个需要冷静下来的专业。在大学的四年里,他对方言和训斥有着深入的研究。
年轻时的陆步轩1989年,陆步轩大学毕业。他想留在北京继续学习,但事与愿违。他被直接分配回西安,他的学习梦想破灭了。
回到西安后,陆步轩骑着自行车到省、国有企业到市机关,希望找到一个“铁饭碗”,但都被拒绝了。他不得不降低标准,认为回到家乡长安县是可以接受的。最后,他被分配到县计划经济委员会下的长安县柴油机配件厂。
陆步轩在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因写作水平突出,被调到县计经委工作。在计划经济委员会,他不仅负责写本单位的材料,还负责县里的许多经济文章。在这段时间里,他工作非常努力。
但后来发生了两件事,让陆步轩的心起了波澜。第一个是1992年,计经委为机关职工建了一套福利房,每套3万元。房子的设计图纸是陆步轩请清华朋友做的,设计本来要7万元,但对方看在他的脸上,只收了1.5万元。
陆步轩以为自己为单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分成套房,但他非常沮丧,因为他只是一个借调人员,关系还在工厂里,最终没有分成房子。
第二件事是,不久之后,计划生育委员会为下属企业负责人建造了60多套福利房,每套约5万元,但陆步轩仍未分配。
渐渐地,陆步轩发现自己在单位里做的最多,但总是得到的最少,不仅不能分享房子,年底奖金,正式员工可以得到1000元,但他只有500元,这让他逐渐感到沮丧。1993年,全国各地“下海”成风,陆步轩也随着这一趋势,正式“下海”。
“下海”后,陆步轩经营化工厂,带领施工队,经营涂料瓷器业务,但没有赚钱。他曾要求xx回到机关,但没有下面。就这样,陆步轩逐渐成为事实上的“无业游民”。
在那些日子里,陆步轩非常绝望,他靠喝酒和赌博麻醉自己,妻子也因为看不到希望而和他离婚。陆步轩曾经这样描述颓废的时光:
在那段时间里,我几乎总是绝望地度过。我躲在家里,不出去。我每天只吃一顿饭,整天依偎在床上。当我感到困惑时,我感到困惑。陆步轩(左)陆步轩于1996年与第二任妻子结婚。1999年,儿子2岁时,陆步轩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放弃自己,于是夫妻俩拿出全部积蓄3万元,开了一家小百货公司。
陆步轩认为开店很容易,但由于采购渠道差,采购价格高,他也买了一批假货,他不知道假钞,他们很快就被坑了。不久之后,商店不得不关门,陆步轩只能留着一些假烟自己抽。
媳妇看到店附近没人卖肉,卖肉门槛低,周转快,就建议陆步轩开肉店卖肉。陆步轩同意了。
1999年农历八月初九,陆步轩选择了这个黄道吉日正式开业。他把肉店命名为“眼镜肉店”。他说:“说到卖肉,大家都觉得是樊迅和张飞的样子。我戴眼镜表明我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很容易吸引顾客,因为有文化的人不欺骗顾客。”
因为西安的肉比长安便宜几分钱,为了赚更多的钱, 每天凌晨2点多,陆步轩就骑自行车去20公里外的西安吃肉。陆步轩对肉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他宁愿多付一两毛钱,也不愿意买好肉。他卖的肉很重,从不欺骗顾客,很快肉店就出名了,很多人来找他买肉。
由于陆步轩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策略,两年前他的肉店一直亏损。直到2002年,他的店终于扭亏为盈,一年赚了4万多元。当时大部分肉店一天只能卖两头猪,但他能卖七八头猪。生意好的时候,他甚至一天能卖十几头猪。
那段时间也是陆步轩最累的时候。当时店里只有他和媳妇。因为他一天要卖十几头猪,他不得不半夜起床,然后在黎明前把七八头猪分开,以满足顾客的需求。陆步轩的手艺也越来越成熟,成为长安一流的高手,从文科状元到“屠夫状元”,这真是一种黑色幽默。
虽然生意越来越好,但陆步轩心中的抑郁从未消散。他认为卖肉不需要任何技术内容。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以这样做。当一个人在年轻时花了多年的时间接受专业培训,然后杀猪卖肉时,这是对知识和智力的浪费。因此,每次陆步轩回到家乡,他都害怕被村民们看到,脸上挂不住;当他卖肉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害怕失去北京大学的脸。
2003年7月的一天,陆步轩像往常一样挥舞着油刀割肉卖肉。没想到店里突然有几个记者来了。他们对陆步轩进行了一次采访,这让他毫无准备。第二天,西安媒体发表了题为《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的报道,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接下来的一周,陆步轩彻底“火”了。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纷纷涌来,他的店热闹非凡。最常见的场景之一是:几个相机架在不到10平方米的空间里,明亮的灯光像蒸笼一样烘烤着狭窄的房间。陆步轩与记者合作,不停地说,他在屋里呆了一会儿,在屋外呆了一会儿,不停地改变自己的位置和姿势,额头上满是汗水……
陆步轩成名后,他的“北大毕业生”身份也引起了广泛的舆论争议。有些人认为教育不能等同于能力,北京大学毕业生去街上卖肉,必须有自己的原因,至少表明他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弱。
但也有人认为:陆步轩诚信经营,善于销售,卖肉卖水平,卖名气。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肉可以卖得好,也是有前途的。
还有人认为,在急需人才的西部,北京大学毕业的人才竟然卖肉。这样的就业机制和就业环境是否也应该反思?
不久,省内外100多家单位陆续前来联系陆步轩,希望他能过去工作。经过慎重考虑,陆步轩最终选择了长安区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从事地方志和年鉴编辑。他认为自己快40岁了,不是党员,也不想去人事复杂,和很多人打交道的地方。地方志办公室是文化部门,最符合他的要求。
成为公务员后,陆步轩并没有完全放弃卖肉,他把肉店交给了弟弟和徒弟。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先去店里吃肉,顺便送两个孩子上学,然后8点前到当地的志愿者办公室工作。
2005年,陆步轩完成了20万字纪实文学《屠夫看世界》,并由出版社出版,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2008年5月,陆步轩在广州认识了自己的北大学长陈胜。陈生于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并被分配到广州市委办公厅。然而,几年后,他毅然辞职下海,摆摊、种菜、做房地产、卖酒和饮料。2007年,陈生在广州开设了猪肉连锁店,并迅速发展成为广东最大的猪肉连锁店“一号土猪”。
陆步轩也卖猪肉,他和陈生自然有共同话题。此时,陈生的生意越来越大,他邀请陆步轩和他一起开办“屠夫学校”,陆步轩欣然同意。
陆步轩和陈生2010年4月,陆步轩腿部受伤骨折。利用这个机会,他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为学校编写了《猪肉营销》讲义,填补了屠夫专业学校和专业教材的空白。
在陆步轩的帮助下,“屠夫学校”越来越大。许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已经成为企业的管理人才,或者承包猪肉连锁店成为老板。
2016年8月17日,50岁的陆步轩选择辞去公职,尽管再熬三年,他还是可以提前退休。然而,陆步轩觉得他平时的工作并不快乐,因为在编写地方志时,不可避免地会有违背自己意愿的写作。此外,在访问过程中,各部门提供的数据与统计局的数据不一致,这使得他的叙述非常麻烦和麻烦。
辞职后,陆步轩正式加盟陈胜公司,成为天猫旗舰店经理,继续担任屠夫学校校长。他说:“拿笔不一定能秉笔直书,拿刀却能足斤足两。一刀下去,八两就是八两,一斤就是一斤,公平快乐!”
幸运的是,陆步轩一加入“一号土猪”,就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一号土猪”在天猫成功销售,成为第一个面向大众消费者的“互联网” 猪肉品牌。
在陈生和陆步轩的带领下,“一号土猪”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猪肉品牌,在全国开设了数千家分店。联合创始人陆步轩也成了亿万富翁,他还向母校北京大学捐赠了9亿元。
现在事业上的成功也给了陆步轩更多的信心,他曾笑着说:“现在做一点成就,把猪肉卖到极致,综合起来也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