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外汇如何开户?
1772023-3-8
1.防治对象 越冬菌源和虫源:
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褐斑病、黑腐病、螨类、介壳虫、叶甲、透翅蛾
2.防治措施
1、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各种病虫枝、叶、 干枯果穗
2、清园后对树木喷一次1:1:200石硫合剂 或30倍晶体石硫合剂
3、用3~5度石硫合剂 200倍五氯酚钠混合液喷干枝、水泥柱、铁丝及地面。
(混合液的配制方法:先将五氯酚钠完全溶解,后将石硫合剂慢慢倒人,边倒边搅拌。)
这个主要是以防为主了。
葡萄套袋前使用嘧菌酯(阿米西达)、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等,可有效防治病害,并有利于果粉形成,延缓叶片衰老,促进葡萄果实转色。幼果膨大期至套袋前,使用吡唑·代森锌+啶酰菌胺·腐霉利+氰霜唑,可有效防治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溃疡病、灰霉病、象甲、蓟马、金龟子等。注意套袋前不要使用乳油类药剂、粉剂类药剂以及三唑类杀菌剂。
一、葡萄套袋之前需要打什么药
1、防病害类药剂
葡萄套袋前,可以使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药剂来防治多种病害,如嘧菌酯(阿米西达)、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等。
2、利于果粉形成类药剂
大量试验表明,在葡萄整个生育期使用2-4次嘧菌酯(阿米西达)和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能够显著促进果粉形成,延缓叶片衰老,促进葡萄果实转色,有利于提高后期果实上糖速度。
3、注意事项
(1)葡萄对乳油类杀菌杀虫剂比较敏感,大多数乳油类药剂都对葡萄的果粉形成有破坏作用,因此套袋前不要使用乳油类药剂。
(2)葡萄套袋前不要用粉剂类药剂,大多数粉剂类药剂比其他剂型的药剂细度差很多,容易在果面形成药斑污染果面。
(3)葡萄套袋前不要用三唑类杀菌剂,如丙环唑、氟硅唑、戊唑醇、腈菌唑、己唑醇等,这类药剂大多数都有抑制果实膨大的副作用。
(4)套袋前用药要减少混用药剂的数量,一次用药可防治多种病害,以免药物混合产生化学反应使药物失效。
二、葡萄用药时间
1、谢花80%
(1)防治对象: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象甲、蓟马、金龟子等。
(2)推荐方案:吡唑·烯酰吗啉+异菌脲+苯甲环唑+吡虫啉+钙肥。
2、幼果黄豆粒大小
(1)防治对象: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溃疡病、象甲、蓟马、金龟子等。
(2)推荐方案:咪鲜胺+抑霉唑+烯酰霜脲氰+菊酯类杀虫剂+钙肥。
3、幼果膨大期至套袋前
(1)防治对象: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溃疡病、灰霉病、象甲、蓟马、金龟子等。
(2)推荐方案:吡唑·代森锌+啶酰菌胺·腐霉利+氰霜唑。
葡萄有哪些病虫害
1、黑痘病
1、主要侵染幼嫩的绿色部位。
2、可危害叶片、枝梢、果实呈鸟眼状所以又叫鸟眼病。
3、高温高湿利于该病发生。
4、欧亚种易感病。
2、灰霉病
1、花期容易感染灰霉病造成烂花穗。
2、可危害叶片、花穗、枝干、转色期果实开始发病。
3、低温高湿利于该病发生。
4、典型特征后期会有鼠灰色霉层。
3、霜霉病
1、由于大棚等增多,霜霉病病菌多了很多越冬场所,霜霉病有提前发生的趋势,部分地区花期开始危害。
2、等温高湿发病快。
3、发病叶片或者幼果有白色霜状霉层。
4、穗轴褐枯病
危害幼嫩穗轴,初期呈褐色水浸状病斑,病斑绕穗轴一圈,整个穗轴干枯,低温高湿利于该病发生。
5、绿盲蝽
一年发生4-5代,危害叶片和花絮,刺吸叶片,造成后期空洞,发生严重的造成新梢伸展不出。
6、毛毡病
锈壁虱叶背危害,使幼嫩叶片正面隆起,背部有白毛,高温干旱利于该虫发生。
7、象甲
一年发生一代危害叶片和花穗,造成缺刻和空洞。
8、金龟子
一年发生一代主要危害叶片造成缺刻。
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
全国地域广大,情况复杂,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栽培方式,病虫害不同,防治重点也就不一样,但是最根本的有三个:第一,保根,滥用肥料等使根系问题越来越多;第二,保叶,叶部病害最重要的是霜霉,南方还有褐斑,尤其四川地区;第三,保花保果,主要防治穗轴褐枯病、灰霉病。
一、萌芽前
萌芽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病虫防治期,要结合彻底清园,认真全园喷一次铲除剂,铲除各种越冬的病、虫、螨。这次用药以5度石硫合剂为主。有的地方用毒死蜱+甲基托布津。
对于有老皮的要先剥老皮,老皮下面是病虫害藏匿之所。
认真清园:清除残枝,剥除老皮,剪口涂药,喷铲除剂。
彻底清园,焚烧病虫残枝、残叶、残果。不能扔也不能埋。
二、二三叶期
二三叶期是当年预防各种病虫病潜入侵染的关键时期,尤其是xx病,xx病还有一个防治关键期是幼果期。这一时期必须即时喷布保护性药剂,严防病虫侵染幼嫩枝叶,应抓紧时间喷布嘧菌酯+吡虫啉等烟碱类杀虫剂,或喹啉铜+菊酯类杀虫剂,重点防治绿盲蝽。
三、开花前
此期主要预防葡萄穗轴褐枯病和灰霉病,最常用的药剂是嘧霉胺、扑海因、咯菌腈等。在设施栽培中还可选用烟雾剂或粉尘剂,同时可结合喷施翠姆硼肥。葡萄花前、花后、幼果期喷药时,要注意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展布剂,以增强药液在花果上的附着力。
四、坐果后
重点防治灰霉和穗轴褐枯病,葡萄开花结束后,要抓紧时节喷布一次农药,与花前配合,防好花果病害,这次用药要和花前用药相交叉,以增强防治效果,同时注意添加增效展布剂和微量元素锌肥,以防止大小粒情况的发生。
五、套带前
果实套袋前要对幼穗进行一次蘸药处理,主要预防套袋后在袋内发生灰霉病、白腐病、炭疽病。常用的药剂是2000倍世高(10%苯醚甲环唑)+1500倍嘧霉胺+噻虫嗪+糖醇钙+展着剂。
六、幼果生长期
此期果实已套袋,病虫防治主要是:
1、预防霜霉病,可用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烯酰吗啉、霉多克等药剂。
2、预防因气候原因导致的白腐病,可选用世高、甲基硫菌灵等药剂,在灾害发生后立即用药。
3、预防酸腐病,在加强检查的基础上,喷必备+歼灭等杀菌、杀虫剂。要长期贮藏的采前喷药防治灰霉病。
从果实成熟前20天开始停止使用一切农药,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贮藏的葡萄采前要喷药防病:
对要进行贮藏和长途运输的葡萄,比如克瑞森、红地球、阳光玫瑰,在采前或采后入库和运输前要及时用安全性良好的药剂(特克多、抑霉唑等)进行处理,以防止贮藏保鲜、运输中各种病害的发生。
七、采收后
果实采收后,主要防治霜霉病保叶,这个时间一般会施肥,可以随水用瑞毒霉锰锌灌根。也可以叶面喷必备、科博。入秋后使用肥料(底肥)并结合进行深耕、浇水等。
这个方案是针对病害不严重地区,在发病以前进行预防,病害发生之后的治疗另当别论,但是这7个关键防治点非常重要。
1.葡萄黑痘病
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果实、叶柄、果梗、穗轴、卷须和花序,尤其幼嫩部分受害最重,生长前期易受害,春夏多雨潮湿时发病重
2.葡萄炭疽病
此病主要危害果实,穗轴也能受害,属葡萄生长后期病害。葡萄在浆果着色后期接近成熟时发病最重,故称为晚腐病。
3.葡萄白腐病
该病主要危害老熟组织,是生长后期宜发生的病害。果穗受害最重,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
4.葡萄霜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新梢、花蕾和幼果幼嫩部分,葡萄生长后期宜发病,一般于6~7月开始发病,9月份达到发病高峰。
5.葡萄xx病
病菌主要侵害叶片、新梢、果穗等绿色部分,老熟器官不发病。叶片开始在表面产生粉白色灰状物,发病严重时全叶盖满白色粉状物,使叶片卷曲枯萎而脱落。
6.葡萄褐斑病
只为害叶片,主要发病于中、下部叶片,病斑分为大、小褐斑。1、大褐斑病的病斑呈圆形或不定形,病斑中间为褐色或黑褐色,外围有一个黄绿色的晕圈,直径约4-8毫米。
葡萄不一定要打药。
没有病害、虫害,就不需要打药。
葡萄田间管理
⑴中耕除草:中耕是在葡萄生长期中进行的土壤耕作,其作用是保持土壤疏松,改善通气条件,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有效营养物质和减少病虫害。盐碱地还可减少盐碱上升,保持土壤水分和肥力。中耕除草正值根系活动旺盛季节,为防止伤根,中耕宜浅,一般为3至4厘米。在灌水或降雨后应及时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和水分蒸发。全年中耕6至8次即可。生长季节清除葡萄园的杂草是一项重要管理工作,中耕与除草应结合进行。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效果较好。
化学除草药剂的种类较多,根据园内杂草种类,选对葡萄根系无影响的药剂。现在应用的主要药剂有茅草枯,它能杀死多种禾本科杂草,对双子叶杂草和葡萄药害较轻。其次是草甘膦,对1年生及多年生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较强,叶面喷布可导致全株死掉。但不要喷到葡萄植抹上,以免受害。此外,还有西玛津、扑草净等除草剂,应按使用说明针对杂草种类选用。
⑵施肥:基肥是葡萄园施肥中最重要的一环,基肥在秋天施入,从葡萄采收后到土壤封冻前均可进行。但生产实践表明,秋施基肥愈早愈好。基肥通常用腐熟的有机肥(厩肥、堆肥等)在葡萄采收后立即施入,并加入一些速效性化肥,如硝酸铵、尿素和过磷酸钙、硫酸钾等。基肥对恢复树势、促进根系吸收和花芽分化有良好的作用。施基肥的方法有全园撤施和沟施两种,棚架葡萄多采用撤施,施后再用铁锹或犁将肥料翻埋。撤施肥料常常引起葡萄根系上浮,应尽量改撒施为沟施或穴施。篱架葡萄常采用沟施。方法是在距植株50厘米处开沟,宽40厘米、深50厘米,每株施腐熟有机肥25至50千克、过磷酸钙250克、尿素150克。一层肥料一层土依次将沟填满。为了减轻施肥的工作量,也可以采用隔行开沟施肥的方法,即第一年在第一、三、五……行挖沟施肥,第二年在第二、四、六…行挖沟施肥,轮番沟施,使全园土壤都得到深翻和改良。基肥施用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50%至60%。一般丰产稳产葡萄园每亩施土杂肥5000千克(折合氮12.5至15千克、磷10至12.5千克、钾10至15千克,氮、磷、钾的比例为1比0.5比1)。群众总结为“一千克果五千克肥”。
⑶追肥:在葡萄生长季节施用,一般丰产园每年需追肥2至3次。第一次追肥在早春芽开始膨大时进行。这时花芽正继续分化,新梢即将开始旺盛生长,需要大量氮素养分,宜施用腐熟的人粪尿混掺硝酸铵或尿素,施用量占全年用肥量的10%至15%。第二次追肥在谢花后幼果膨大初期进行,以氮肥为主,结合施磷、钾肥。这次追肥不但能促进幼果膨大,而且有利于花芽分化。这一阶段是葡萄生长的旺盛期,也是决定第二年产量的关键时期,也称“水肥临界期”,必须抓好葡萄园的水肥管理,这一时期追肥以施腐熟的人粪尿或尿素、草木灰等速效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20%至30%。第三次施肥在果实着色初期进行,以磷、钾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用肥量的10%左右。追肥施用方法:可以结合灌水或雨天直接施人植株根部的土壤中。另外,也可进行根外追施,即把无机肥对水溶液喷到植株上,以利叶片吸收。根外迫肥也可结合防治病虫喷药时一起喷洒,以节省劳力。现代化的葡萄施肥,主要依靠对叶片内矿质元素的分析进行判断和决定,当葡萄叶内某元素成份低于适量范围的下限时就应该适当进行补充该种元素。
⑷需肥特点
⒈需肥量大 葡萄生长旺盛,结果量大,因此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也明显较多,研究表明,在一个生长季中,当每公顷葡萄园生产20吨葡萄时(约相当于每亩产1350千克),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为氮170千克、磷60千克、钾220千克、镁60千克、硫30千克。
⒉需钾量大 葡萄也称钾质果树,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钾的需求和吸收显著超过其他各种果树,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其对氮、磷、钾需求的比例为1比0.5比1.2,若为了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对磷、钾肥的需求比例还会增大,生产上必需重视葡萄这一需肥特点,始终保持钾的充分供应。除钾元素外,葡萄对钙、铁、锌、锰等元素的需求也明显高于其他果树。
⒊需肥种类的阶段性变化 在一年之中,随着葡萄植株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种类和数量有明显的不同,一般在萌芽至开花需要大量的氮素营养,开花期需要硼肥的充足供应,浆果发育、产量品质形成、花芽分化需要大量的磷、钾、锌元素,果实成熟时需要钙素营养,而采收后还需要补充一定的氮素营养。
充分了解葡萄的需肥特点,合理、及时、充分的保障植株营养的供给,是保证葡萄生长健壮、优质、稳产的重要前提条件。
⑸灌水:灌水时期及次数一般成龄葡萄园的灌水,是在葡萄生长的萌芽期、花期前后、浆果膨大期和采收后4个时期,灌水5至7次。同时要注意根据当年降雨量的多少而增减灌水次数。
关于葡萄象甲用什么药和象甲用什么药消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