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到哪个朝代

半朵云2023-09-18 20:21:11我要评论

资治通鉴到哪个朝代,第1张

资治通鉴成书于哪个朝代

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xx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资治通鉴》这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

资治通鉴记录了什么朝代到什么朝代

资治通鉴记录了从战国时期到后周。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到底成书于什么年代?

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时期。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

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由此可以看出《资治通鉴》是在宋神宗看过以后定的书名,而宋神宗又是北宋时期的第六位皇帝,因此《资治通鉴》的成书时间是在北宋时期。

扩展资料:

《资治通鉴》具有强烈的正统立场,在分裂时代,如三国,魏有纪,蜀、吴无纪。南北朝时代,南朝有纪,北朝无纪,五代有纪,而十国无纪。

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才编写《资治通鉴》,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因此,编纂《资治通鉴》时,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有所发展。

他把历史的君主根据他们的才能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除政治之外,《资治通鉴》在文化、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均有记载。

在文化方面,就学术思想来说,上至先秦的儒、法名、阴阳、纵横五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主张,下及汉初的黄老思想,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以及魏晋玄学的盛行都有记载。

对于佛教、道教的起源、发展,以及儒、佛、道之间的斗争也有叙述。对西汉以来经学的发展,典籍的校理,石经的刻立,九经的雕印及流传,都有较系统的陈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神宗

资治通鉴到哪个朝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资治通鉴哪个朝代的作品、资治通鉴到哪个朝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