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圈子说声再见——知乎圈子下线公告
2032023-9-4
种植水稻的用户都知道,水稻稻瘟病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病害,水稻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一次水稻稻瘟病的情况,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一般会使水稻减产10-20%,严重者可达40-50%左右。更严重的会导致水稻种植者颗粒无收。水稻稻瘟病病害时期、部位不同,一般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般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危害较大。今天小编就给你介绍下水稻稻瘟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水稻稻瘟病的主要症状:
一、叶瘟:常见症状有急性型和慢性形两种。1、急性型:感病叶片常产生暗绿色近圆形、椭圆形病斑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层此病斑出现本病流行预兆。2、慢性形:病斑呈梭形边缘红褐色央灰白色潮湿时背面有灰绿色霉。
二、节瘟:多抽穗发生初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逐渐围绕节部扩展使整节部变黑腐烂干燥时病部易横裂折断。
三、穗颈瘟:穗颈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使穗颈成段变褐色或黑褐色穗部枝梗、穗轴受害也变成褐色或灰白色其上小穗实当病害盛发加上天气持续多雨时包叶鞘内穗轴也发病而成段变褐。
四、谷粒瘟:发病早颖壳全部变成灰白色形成秕谷发病晚产生褐色随圆形成规则病斑严重受害使米粒变黑。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高产水稻品种。
2、严格控制氮肥施用杜绝穗前和穗氮素粒肥施用。
3、喷施磷酸二氢钾、喷施宝、云大120等叶面肥增强水稻抗性。
4、割除田埂沟渠杂草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
5、提倡间歇灌溉尽能降低田间湿度。
6、发现病情立刻采取药剂防治措施使用40%富士号(130ml/亩)或75%三环唑(20g/亩)或25%施宝克又名使百克(30-40ml/亩)等药剂喷雾防治。
以上是为您分享的水稻稻瘟病的症状及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在您看过后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水稻稻瘟病在全国各大水稻种植区发病比较普遍的一种病害,而且是对水稻影响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分布广、危害大,会使水稻的品质严重下降。发病较轻的可减产10%~20%,发病较重的还会导致颗粒无收。那么水稻稻瘟病发病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去防治?
一、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症状
稻瘟病根据发病期的不同时期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以及谷粒瘟。
苗瘟:当种子带病菌播种后就会引起苗瘟,苗瘟多发生在三叶前,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在湿度过大的时候,会产生灰黑色的霉层。
叶瘟:叶瘟多发生在分蘖至拔节期,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暗绿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深,逐渐扩大为梭型状的斑,病斑的边缘为褐色,中央为灰白色,如果病斑数量较多,会形成连片的病斑,而且病斑也是多种多样,如急性型病斑、白点型病斑、褐点形病斑等。
节瘟:多发生在抽穗以后,发病初期在稻节上产生褐色的小点,随后逐渐会绕节扩散,病部也呈现黑色,容易折断。
穗颈瘟:发病躲在抽穗后,初期形成褐色小点,随后扩散至穗颈部变为褐色,也能引起枯白穗。
谷粒瘟:多发生在开花后至籽粒形成的阶段,发病时产生褐色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的病斑,能够引起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没有任何症状,护颖受害变为褐色,会使种子携带病菌。
二、水稻稻瘟病的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者分生孢子在带病的稻草或稻谷上越冬,到了第二年的7月上旬,温度适宜的时候,病稻草上的病菌结着空气传播到水稻的叶片上引发病害。在病斑上发生大量的灰绿色霉层就是病菌,靠着风、雨再传播到其它叶片、节、穗颈上,造成持续性病害。
水稻不同品种间的抗病差异比较大,种植容易感病的品种、插秧密度过大、施用氮肥过多或者过晚都会导致病害加重。如果7月中下旬阴雨天气较多,形成地温、高湿、光照少的小环境,也会导致病害的发生和加重。
三、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的品种;发现带病植株及时清除,减少菌源;合理密植,适量和适时施用氮肥,浅水灌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从而提高抗病能力。
(二)、种子处理
通过晒种、选种、消毒、浸种、催芽等手段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晒种:在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1~2天。
选种:将晒过的种子用1.13的盐水或者硫酸铵进行选种。
浸种消毒:浸种的温度最好是在12℃~14℃之间,时间在8天左右并且积温保持在80℃~100℃,浸好的种子稻壳颜色变深,呈半透明状,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稻粒易掐断。
催芽:将充分吸胀水分的种子进行催芽,温度保持在30℃左右,适温长芽,降温炼芽的原则,当芽生长到2毫米的时候即可进行播种。
(三)、药剂防治
稻瘟病的最佳防治时间在孕穗末期至抽穗期进行防治,以控制叶瘟,严防节瘟、茎穗瘟为主。前期用药以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药剂;中期用药可选用三环·多菌灵或咪唑·多菌灵或三环唑悬乳剂或稻瘟灵乳油或咪鲜胺乳油+三环唑乳油或稻保乐等药剂。
在孕穗末期至抽穗期,可喷施咪酰·三环唑或唑酮·乙蒜素乳油或三唑酮·三环唑或乙唑·稻瘟灵或稻瘟灵或异稻瘟净乳油等药剂,喷施在水稻植株的上部。
水稻稻瘟病发病后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比较大,可以说是水稻病害里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病害,因此在选种和田间管理上一定要仔细和认真。
水稻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5~7天叶面喷洒一次咪鲜胺,或噻呋酰胺,或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氟硅唑,或戊唑醇,或嘧菌酯等进行防治,效果很好。若己发生稻曲病,则可叶面喷洒咪鲜胺或铜高尚或噻菌铜等进行防治。
水稻稻瘟病(谷粒瘟)。用三环唑、稻瘟灵(富士一号)、咪鲜胺、稻瘟酰胺、甲基硫菌灵、嘧菌酯、春雷霉素、异稻瘟净等进行防治。
关于水稻谷粒瘟怎么防治和稻穗瘟的防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