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亦霉病怎么治疗

长安花落尽2023-09-21 14:19:00我要评论

小麦亦霉病怎么治疗,第1张

小麦已经得了赤霉病怎么治?

可施用苯甲·吡唑酯。

苯甲·吡唑酯是由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复配而成的一种广谱性杀菌剂,苯醚甲环唑为三唑类内吸性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三唑类杀菌剂中防治病害范围最广,最安全的杀菌剂,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

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是目前防治病害最广,治疗效果最好的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及耐雨水冲刷作用,对由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主要特点

(1)杀菌谱广:苯甲·吡唑酯可有效防治早疫病、xx病、霜霉病菌核病、黑星病、流胶病、疮痂病、褐斑病、叶斑病、茎枯病、锈病、晚疫病、白腐病、黑痘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条锈病、赤霉病等100多种病害。

(2)防治彻底:苯甲·吡唑酯具有保护、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治病更加彻底,是目前最优秀的杀菌剂。

(3)内吸性好:苯甲·吡唑酯喷施后,能被茎叶快速吸收,并在植株体内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可以杀灭植株各个部位发生的病害。

(4)渗透性强:苯甲·吡唑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喷施后,药剂能从叶面渗透到叶背面,将植物组织内的病菌彻底杀死,具有隔叶治病的效果。

(5)提高抗病性:苯甲·吡唑酯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积累,提高作物对病菌的侵害抵抗力。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3、使用作物

可广泛用于小麦、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花生、大豆、番茄、茄子、辣椒、草莓、豆角、黄瓜、西瓜、甜瓜、甘蓝、大葱、大蒜、苹果、梨、核桃、樱桃、桃树、猕猴桃、柑橘、荔枝、龙眼、番石榴、杨梅、杨桃等多种作物。

4、防治对象

可防治由子囊菌、半知菌、担子菌、鞭毛菌等真菌引起的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xx病、锈病、赤霉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根腐病、褐斑病、黑痘病、白腐病、叶斑病、黑胫病等上百种病害。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效果。

5、使用方法

(1)防治小麦、花生、玉米等作物的根腐病、全蚀病、xx病、锈病、叶斑病、赤霉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使用,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喷雾1至2次即可。

(2)防治黄瓜、西瓜、丝瓜、甜瓜等瓜类霜霉病、蔓枯病、炭疽病、疫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2000至3000倍液喷雾1至2次。

(3)防治柑橘、柚子、橙子等果树炭疽病、沙皮病、溃疡病、黄斑病,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至2500倍液喷雾1至2次。

小麦赤霉病怎样防治

你好,小麦赤霉病防治,1,选用优良品种,2,用噻虫嗪加适乐时拌种,3,在小麦抽穗期至扬花期,用甲基托布津或戊唑醇或丙环唑或苯醚甲环唑加辛菌胺加海藻精原粉或氨基酸叶面肥加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7--10天一次,根据天气环境,连喷2--3次,可以控制病菌感染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种植淮麦20、扬麦4号等抗病品种,培育无病种子田,播种前深耕灭茬,清洁田园,种植期间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的抗性。

药物防治:播种前,用20%克福种衣剂做包衣处理(药:种=1:50),或用2.5%咯菌腈种子剂进行拌种(药:种=1:500),抽穗期亩用4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克兑水50-60公斤,然后进行全田喷雾。

一、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比如淮麦20、扬麦4号、扬麦18号、徐麦856等。

(2)培育无病种子田,深耕灭茬,清洁田园,减少和控制病菌来源。

(3)适当早播,避免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后遇到阴雨天气。

(4)种植期间,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的抗性。

2、药物防治

(1)药物拌种

①用20%克福种衣剂进行包衣,药物和种子的比例为1:50。

②用50%福美双进行拌种,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5%。

③用40%拌种灵进行拌种,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

④用2.5%咯菌腈种子剂拌种,药物和种子的比例为1:500。

⑤用75%萎锈灵250克拌麦种100公斤,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100公斤。

(2)喷洒药剂

①小麦抽穗期,亩用4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克(或28%烯肟菌酯·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克,或28%井岗霉素·多菌灵悬浮剂110毫升,或30%多·酮可湿性粉剂110克,或10%井冈·蜡芽菌悬浮剂230毫升)兑水50-60公斤,然后进行全田喷雾。

②小麦扬花初期,亩用40%多菌灵·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克(或70%福·甲硫磺可湿性粉剂130克,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克,或多菌灵·福美双·硫磺可湿性粉剂250克,或5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125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兑水50-60公斤,然后进行全田喷雾。

③病情比较严重时,可在小麦灌浆初期亩用25%氰烯菌腈悬浮剂11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55毫升,或25%戊唑醇乳油80克,或25%丙环唑乳油4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60公斤,然后进行全田喷雾。

二、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原因

1、产子囊壳的作物秸秆(玉米、稻谷、小麦等) 经粉碎还田后会增加赤霉病病原菌的数量, 加大了下茬作物发生赤霉病的风险。

2、种植了对赤霉病较敏感的小麦品种, 比如淮麦、烟农、济麦等。

3、过量使用氮肥,导致小麦后期的生长密度过大、田间的透光通气性较差、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同时也为赤霉病病原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4、扬花期遭遇连绵阴雨,田间湿度过高。地势低洼、排水条件差、土壤偏黏重的地块容易引发小麦赤霉病。

三、小麦赤霉病的流行规律

1、小麦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害,苗期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主要与小麦生育期、气候条件、菌源等因素有关,中后期侵染引起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性最大。

2、病菌一开始主要侵染花药,其次为颖片内侧壁。通常一个麦穗的小穗先发病,然后迅速扩展到穗轴,进而使其上部其他小穗迅速失水枯死而不能结实。

3、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小麦扬花期感染率最高,特别在齐穗后20天内最易感病。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雨日的多少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在此期间,若阴雨日数超过50%,则病害就可能流行,超过70%就可能大流行,40%以下为轻发生。

4、当病原菌大量存在时,小麦抽穗扬花期连续阴雨3天以上(或遇到大雾、露水较重的天气),气温保持在15℃以上,就有可能严重发生赤霉病。

关于小麦亦霉病怎么治疗和小麦得赤霉病怎么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