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的病虫害怎么防治

独留清风醉2023-09-22 23:27:01我要评论

枣树的病虫害怎么防治,第1张

枣树的主要虫害有哪些?怎样防治?

枣树常见的虫害很多,北方地区常见的有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枣尺蠖、光肩星天牛、龟蜡介壳虫等。它们生活习性既有相同也有不同,所以防治时期及方法也要因虫而异。但提倡综合防治。

一,红蜘蛛。

红蜘蛛多发于春秋两季。以口器吸食枣树叶片汁液赖以生存,致使枣叶枯干,脱落,进而影响枣树的光合作用,降低树体影响积累,危害枣树正常生长。其繁殖快、繁殖能力强,所以一片叶片上既有虫卵,又有幼虫、成虫很正常。其属于螨类,不是昆虫,杀虫剂对其不几乎不起作用。所以防治药物应选择杀螨剂,并采取有间隔多次喷洒,才能起到根治效果。

二,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枣树的果实,其在果实内部蛀食果肉,幼果期会造成果实早落,成熟期造成果实不能食用,影响枣树的产量和质量。针对其虫卵藏于地下,幼虫一般6、7、8月,咬食枣树果实,钻入果实内部的习性,一般采取以下两种方法进行防治。

①春季树下翻土、撒药(50%辛硫磷乳油500g拌20kg细土),杀死虫卵。

②6、7、8三个月份分批喷洒了10%氯氰菊酯1500倍液,杀灭幼虫。

三,枣尺蠖。

枣尺蠖一般一年一代,蛹藏于树下土中或枯枝杂草下,3月份开始羽化,四月份开始产卵孵化,幼虫至成虫对枣树嫩芽、花蕾、幼果均有危害。不及时防治给从业者带来风险较大,一般方法是:

①树下翻土,收集虫蛹,集中焚烧。

②45月份用10%速灭杀丁1000倍液,对幼虫进行灭杀。56月份用30%乙酰甲胺磷乳液300倍液灭杀成虫。

四,龟蜡介壳虫、光肩星天牛。这两种害虫在本人枣园只有零星发生,一般菊酯类药物即可灭杀。

另外,害虫均存在天敌,所以生物防治也很重要,但因其效果不明显,见效较慢,因此采用很少。

枣树病虫害防治

枣树病虫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是造成枣树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当前严重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 枣步曲、枣粘虫,桃小食心虫,食芽象甲、枣疯病、枣锈病等。防治时要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以达到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一、枣步曲 (Sucra jujuba Chu{异名Chihuo zao Yang}

又名枣尺蠖,弓腰虫,是危害枣树的“头号敌人”。以幼虫危害幼芽、幼叶、花蕾,并且吐丝缠绕,阻碍树叶伸展,严重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同时还大量危害苹果、梨、桃及土豆、辣椒等农作物。 枣步曲3月中旬开始羽化出土,枣芽萌动时,幼虫开始孵化危害枣芽。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是:

1.每年一代,以蛹集中在枣树根颈周围的表层土壤中越冬;

2.成虫雌雄异型,无翅雌蛾爬行上树,和有翅雄蛾交配,成块产卵于粗翘树皮下;

3.老龄幼虫食量大,抗药性极强;

4.无翅雌蛾通不过光滑物,幼龄幼虫虽能通过光滑物,但易被粘着物粘住。

根据枣步曲的生长史,可采取李连昌教授设置的五道防线防治。具体做法是:一绑、二堆、三挖、四撒、五涂。3月15日到20日完成前三道防线。

五道防线:即在树干基部周围一尺范围的地面上采用一绑、二堆、三挖、四撒、五涂等五项防治措施。一绑:在紧贴树干基部距地面5-10厘米处绑一条8-10厘米的塑料布,接口用塑料胶粘合或用小鞋钉钉紧,使雌蛾不能上树;二堆:在塑料袋下,堆筑圆锥形土堆,土堆表面要拍实,光滑,上缘要埋住塑料布1.5厘米,使塑料布更加牢固,无缝可入;三挖:在土堆周围挖宽深各10厘米的小沟,沟壁直而光滑,使爬不上的雌蛾集中跌落在沟里;以上三道防线要求在惊蛰前完成。

成虫出土后再进行第四、五道防线,即四撒:春分成虫出土后,在小沟内和土堆上撒施10%辛拌磷粉或2.5%的敌百虫粉或3%的1605或35%的甲基硫环磷毒土(药土比例为1:10),以杀死小沟内和土堆上的雌蛾;五涂:少数产在土块石块缝隙下的卵粒,约于枣芽萌动期开始孵化上树危害,在幼虫上树前,要在塑料布上缘1.5厘米处涂一圈粘杀幼虫的药膏(药膏用黄油10份,机油5份,50%的1605或其他有触杀作用的有机磷1份混匀制成),药效可维持40-50天。

未能及时用五道防线防治枣步曲的枣区,可在枣树发芽展叶、大部分幼虫进入二龄时 用农药喷撒,毒杀幼虫。常用药剂有:75%辛硫磷1000倍液、50%马拉硫磷1000倍液,对老龄幼虫,用25%溴氰菊脂1.5—2万倍液或20%速杀丁液。

二、枣粘虫 Ancylis Sativa Liu

枣粘虫又叫枣镰翅小卷蛾、枣小芽蛾,是以幼虫吐丝缠缀枣芽、叶、花和果实进行为害的一种小型鳞翅目害虫。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枣树主干、主枝基部的粗皮裂缝树洞中及根际表土内越冬。第一代幼虫主要为害枣芽,第二代幼虫主要为害枣花花蕾和幼果,第三代幼虫主要为害枣叶和着色枣果。成虫白天潜伏在枣树叶背或树下作物杂草中,黎明和傍晚活动,雌雄性引诱能力极强,对黑光灯趋性强,但趋化性差。因此采用无公害的性诱剂进行测报和防治、效果极佳。根据以上生物学特性,可采用以下综合防治措施,定能控制为害。

1、冬季或早春彻底刮树皮并用黄泥堵树洞,可消灭越冬蛹80%以上,基本控制一、二代幼虫的危害。

2、开展大面积性诱防治:利用人工合成的枣粘虫性诱剂,于第二和三代枣粘虫成虫发生期,一亩挂一个性诱盆,可消灭大量雄蛾。使雌蛾得不到交配,不能繁殖后代,能有效地控制其发生量。

3、利用赤眼蜂或微生物农药防治:在枣粘虫第二、三代落卵盛期每株枣树释放赤眼蜂3000-5000头,卵寄生蜂可达75%左右,幼虫发生期树冠啧施青虫菌,杀螟杆菌等微生物农药200倍液,防治效果达70-90%。

4、化学农药防治:必要时,即虫口密度特别大的情况下,可在枣树芽长3厘米和5-8厘米时,往树上各喷一次80%敌敌畏800-1000倍液或75%辛硫磷2000倍液或者2.5%溴氰菊酯4000倍液或25%的杀虫星1000倍液等,可有效控制为害。

5、秋季于8月中下旬在树干或主枝基部进行束草诱杀,冬季或早春取下束草和贴在树皮上的越冬蛹,集中烧毁处理。

三、枣桃小食心虫 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

枣桃小食心虫子又名桃蛀果蛾、枣蛆等,为世界性害虫。以枣、苹果、梨、山楂等果树受害最重。该虫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附近土中吐丝做扁圆形茧(冬茧)越冬。翌年6月气温上升到20℃左右,土壤含水量达10%左右时,越冬幼虫开始出土,在土块、石块、草根下吐丝做纺锤形茧(夏茧)化蛹,每次雨后形成出土高峰。成虫无趋光性、趋化性、但趋异性较强,因此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蛾效果好。成虫多将卵产在枣叶背面和果实上,第一、二代幼虫分别在7月份和8-9月份大量蛀果为害。根据以上生物学特性,在做好虫情测报的前提下,应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技术。

1、挖茧或扬土灭茧:宜在春季解冻后至幼虫出土前进行。

2、地膜覆盖:春季对树干周围半径100厘米以内的地面覆盖地膜,能控制幼虫出土、化蛹和成虫羽化。

3、拣拾落果,消灭脱果幼虫。

4、树下培土、阻止幼虫出土,培土约20厘米即可。

5、性诱防治: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进行测报和防治。

6、药剂防治:当桃小食心虫性诱捕器诱到第一头雄蛾时,正值越冬幼虫出土盛期,可在树干周围100厘米范围内或全园撒施25%1605微胶囊或25%辛硫磷胶囊0.5公斤,加5倍水和300倍细土混制成毒土进行撒施或用10%辛拌磷粉喷施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喷洒地表,施后轻轻耙耱。当诱蛾高峰出现1周左右,为树上喷洒的最佳时期,一般年份的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当一、二代成虫发生盛期分别喷布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倍液或25%杀虫星1000倍液或50%对硫磷1500倍液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食芽象甲 Scythropus yasumatsui Koneet Merimoto

又叫枣飞象、枣芽象甲等,是专食幼芽和幼叶的鞘翅目害虫。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内越冬,4月中下旬(气温达到8-20℃)枣树萌芽时,成虫出土群集食害枣芽。成虫有假死性,卵产于脱落性枝痕缝隙中,幼虫孵化后落地入土,在土中越冬,越冬长达10个月左右。根据以上生物学特性,防治此虫主要采用地面撒施10%辛拌磷粉或1.5%1605粉或3%辛硫磷粉防治出土成虫。或树上喷布25%杀虫星1000倍液消灭上树成虫。地面撒粉时,要结合振树利用成虫假死性,集中毒杀落地成虫。

五、枣疯病 Jujube witches broom

枣疯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枣树染病后,表现下列反常现象:1、花器反祖,花柄加长为正常花的3-6倍,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反常生长,成浅绿色小叶。树势较强的病树,小叶叶腋间还会抽生细矮小枝,形成枝丛。2、发育枝正副芽和结果母枝,一年多次萌发生长,连续抽生细小黄绿的枝叶,形成稠密的枝丛,冬季不易脱落。3、全树枝干上原是休眠状态的隐芽大量萌发,抽生黄绿细小的枝丛。4、有时树下萌生小叶丛枝状的根蘖。

枣疯病的发生,一般先在部分枝条和根蘖上表现症状,而后渐次扩展至全树。幼树发病后一般1-2年枯死,大树染病一般3-6年逐渐死亡。

枣疯病病源为植原体(MLO),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目前研究查明:1、嫁接能传病。幼树嫁接病枝后,潜育期最短25-31天,最长可达372-382天。2、花粉、种子、疯叶汁液和土壤不传病。3、中国拟菱纹叶蝉、凹缘菱纹叶蝉等昆虫是传播病原的主要媒介。

根据枣疯病发生及侵染特点,应采取以下几项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1)随时清除病树病枝病蘖,消灭病源,防止蔓延。病区组织专人全年巡查,发现病树、病枝和病蘖要及时清除,以防蔓延。

(2)挖出病树时应将大根刨净,以免再生病蘖。重病区连年严格挖净病树,即能控制病害发生。

(3)一树即使出现一枝病枝,也应刨全树。不要只去病枝不刨树。只去疯枝不去病树,常造成扩散病源的恶果。

(4)病树染病后,病原体即随枝叶枯干而死亡,不会再扩散传播,因而刨倒的病树不必烧毁处理。

(5)刨除病树后应及时补栽小树,恢复生产。栽树时,病树坑只需刨除直径0.5厘米以上的粗根,不需做土壤消毒。

(6)健株育苗。挖取根蘖苗应严格选择,避免从病株上取根蘖苗。嫁接时采用无病的砧木和接穗。

(7)选育和采用抗病品种。这是今后防治枣疯病的根本途径。

(8)防治传病昆虫,减少传病媒介。在5月上旬枣树发芽展叶期,中国拟菱纹叶蝉等传病害虫第一代成虫进入羽化盛期,喷布50%1605乳油1500倍液加复果1000倍液,或喷布20%灭杀丁2000倍液加复果1000倍液,进行防治。不仅要在枣园普遍防治,而且在枣园附近的其它果园和林地也要进行防治。

六、枣锈病 Jujube rust

枣锈病是枣树的重要叶片病害,有时也侵害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变成淡灰褐色,最后病斑变黄褐色,产生突起的夏孢子堆。病斑表皮破裂时,散出黄粉状的夏孢子。危害严重时,8-9月份全树落叶,树势衰弱,严重降低枣果的产量和品质。枣锈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病落叶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有时,也能以菌丝在芽中越冬。第二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多、温度适宜时,越冬的夏孢子即开始萌芽侵入叶片。7月中下旬开始发黄,8月中下旬开始大量落叶。多雨高湿是枣锈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

根据枣锈病上述发生及危害特点,防治时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压低菌源。枣树越冬休眠期间,彻底扫除病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越源。 ( 2)合理修剪。疏除过密枝条,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做好雨季排水工作。枣粮间作地内,近树冠处宜选种豆类等矮杆作物,保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

(3)药剂防治。应以夏季雨季早晚、降雨频率和空气温度等气候因素决定喷药时期。北方枣区一般在7月上中旬临近发病前开始喷药,相隔20天左右,连喷2次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粉锈宁即可控制危害。干旱年份的6-8月,除水浇地外,可不必喷药。

七、枣缩果病

枣缩果病的发生与刺吸口器昆虫的密度成正相关,大气湿度大,尤其是间断性降雨或连阴天,病害往往大流行。

防治方法:

①如果上年感病指数比较高,首先要清理枣园的落叶、落果,集中进行处理,以切断传播源。

②加强枣园的肥水管理,提高树体的抗性,若是大龄树,在枣树萌芽前刮除并烧毁老树皮,全树喷一次石硫合剂。

③化学防治:用真菌1号8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6500倍液在6月底首次喷药杀灭病原菌,7 月底到8月初,每隔10 天喷药一次。

八、枣裂果病

该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在枣果接近成熟时,遇阴雨天大面积发生。

防治方法:

①合理修剪,注意通风,提高透光率,减少发病。

②从果实膨大期开始喷3000ppm的氯化钙水溶液,以后每隔10-20天喷一次,直到采收,或从果实膨大期开始喷氨基酸钙800-1000倍液。

枣树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如何防治枣树的花叶病

枣树病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是造成枣树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当前枣树常见病害有:枣锈病、枣落叶病、枣疯病、枣缩果病等。

枣树花叶病又叫枣树花叶病毒病,枣树花叶病有哪些危害?枣树花叶病发病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枣树花叶病?

一、枣树花叶病症状及危害

枣树受到花叶病危害后,枣树叶片变小,叶面出现黄绿相间的细碎斑驳,先出现在叶尖,后扩及全叶。受害的枣树病叶表面凹凸不平、皱缩,有扭曲现象,具透亮感,黄绿相间的花叶状,光合能力受到影响,一般不造成落叶。

二、枣树花叶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花叶病主要在天气干旱,叶蝉、蚜虫多时易发病,花叶病的传播主要通过叶蝉和蚜虫。嫁接也可以传播花叶病。

三、枣树花叶病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对枣树增施有机肥、沃叶高钾水溶肥,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对枣园灌水或排水。

2、科学对枣树进行修剪,以提高园内通风透光度,可减少害虫的滋生。

3、在选购枣树苗时,避免选用带病病株。

4、强加果园害虫的防治工作,防止病害的传播。从4月下旬枣树发芽期开始喷药防治害虫,叶蝉可用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10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等,配合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液等可兼治蚜虫。一般喷药间隔10~15天/次。

红枣树上的虫子怎么防治?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喷农药,还有就是用烟蒂浸泡后的水喷洒。

附上一点专业资料:

枣树病虫害种类很多,其中最常见、为害最重的有“四虫一病”,即枣尺罐、

枣瘿蚊、枣粘虫、桃小食心虫和枣锈病,做好“四虫一病”的防治工作,是提高

红枣产量,改善枣果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一、枣尺蠖又名枣步曲,俗称顶门吃,是枣树的主要食叶害虫。1年发生1代

,以蛹在树下6-10厘米深的土层中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盛期在4

月上中旬,4月中下旬枣树发芽时幼虫开始孵化。5月为害最重。

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蛹冬季或早春成虫羽化前,在距树干1米范围内,刨翻10厘米深

土层,挖杀越冬蛹。

2、阻杀雌蛾根据雌蛾无翅必须沿树干上树产卵的习性,于3月上中旬雌蛾羽

化之前在树干基部绑一条10一15厘米宽的塑料薄膜带,两头扎紧,下端埋入土中。

在树干周围挖圆形沟,并在为内撤2.5%敌百虫粉可毒杀雌蛾和初孵化的幼虫,

也可在塑料薄膜带上抹上机油或粘虫胶。

3、药剂防治在幼虫3龄前喷50%敌敌畏或对硫磷1000倍,或20%杀灭菊酯300

0倍。

二、枣瘿蚊又名枣芽蛆,为害枣树嫩芽及幼叶。此虫发生早,代数多,为害

期长,对苗木、幼树发育及成龄树结实影响很大,是枣树主要叶部虫害之一。该

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5—7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结茧越冬,来年4月成虫羽化,产

卵,5月上旬为为害盛期。

防治方法:

1、地面喷药地面喷以5%敌百虫粉或25%辛硫磷1000倍液,结合翻园,消灭

越冬虫。

2、树冠喷药在幼虫发生或(无果时)喷“1605”1500倍,果期喷40%氧化乐

果1000倍,以杀死幼虫。

三、枣粘虫又叫枣卷叶虫,以幼虫咬食枣叶,枣花和果实,并可蛀食贴叶果

,造成落果,对产量影响极大。该虫以蛹在枣树主干树皮裂缝内越冬,3月中旬至

4月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各代幼虫发生期:第一代幼虫,4月中旬一6月下旬,咬

食嫩芽和嫩叶;第二代幼虫,6月中旬一8月上旬,为害枣花、叶、幼果;第三代幼

虫,7月下旬一10月中旬,尤为害叶,随后蛀果。成虫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对黑

光灯趋性强。

防治方法:

l、人工防治冬季刮除树干粗皮,消灭越冬蛹,各代幼虫化蛹前,在主干上分

权处束草,诱集幼虫化踊,随后解下草把烧掉。

2、药剂防治各代幼虫孵化盛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尤其应狠抓第一代幼虫期

的防治,因为这一代发生较整齐,药剂防治效果较好。使用药剂:50%杀螟松10

00一2000倍,2.5%溴氰菊酯4000倍,20%杀灭菊酯3000倍,或80%敌敌畏1500倍

,喷药要求认真细致、均匀周到。此外,在早春成虫发生期喷50%对硫磷2000倍对

成虫及卵均有杀伤效果。

3、灯光诱杀可在果园内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四、桃小食心虫群众叫枣蛆,普遍发生,虫果率50%-70%,严重影响产量

和品质。在河北省1年发生1—2代,以成熟幼虫在树干周围10-l5厘米土层越冬,

来年6月一8月中旬出土,出土早晚与降雨有密切关系,雨早出土提前,蛀果盛期7

月底至8月中下旬。

防治方法:

l、消灭越冬幼虫冬春季挖取越冬茧,或在根茎周围1米范围内培10-15厘米厚

的土堆,拍打结实,防止羽化成虫出土。

2、药剂防治利用性诱剂搞好测报,当每日诱虫量达3-4头时,说明雌成虫高

峰出现,高峰后3-4天喷药剂防治。有效药剂:速灭杀丁或菊酯类农药3000-5000

倍15天一次。

五、枣锈病俗称枣雾,主要为害叶片,发病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使枣实

皱缩,含糖量降低,进而削弱树势,影响产量和质量。该病每年7月中下旬发病,

8—9月达到高峰,并开始落叶。7-8月份高温多雨,发病重,干旱年份发病轻;地

势低洼,栽植过密,树冠郁闭的枣林发病重,地势高,通风好的发病轻。

防治方法:

l、农业防治冬季清除落叶,集中烧毁,减少病菌来源;栽植过密枣树,要

适量修剪过密枝条,以利通风透光,增强树势;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潮湿过度,引

致发病。

2、化学防治根据降雨多少,于7月上旬开始喷一次1:2:200的波尔多液,8

月上旬再喷一次,一般能控制病害发展。喷代森按1000倍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枣树的病虫害怎么防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枣树 病虫害、枣树的病虫害怎么防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