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兔遇双春,财喜进家门”,2023兔年双春闰二月,有何讲究?

舍溪插画2023-09-23 11:35:58我要评论

“黑兔遇双春,财喜进家门”,2023兔年双春闰二月,有何讲究?,第1张

2023年是双春年,因为“闰二月”导致农历全年延长到384天,导致两个“立春”在年头和年底相遇。2023年还有水兔年、黑兔年、金兔年等说法,一堂国学前几天已经为大家讲解过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两头春”和“闰二月”的民俗讲究。

一、桂毛两头春

为什么2023年桂毛农历年会有两个立春?

这其实是我国传统阴阳历法“阴差阳错”的结果。

由于我国自古以来就使用了“阴阳干支三合历”的农历年,为了引导农业,主要有阳历、阴历、干支等多种年龄体系,如2023年立春时间为:阳历2023年2月4日,阴历2023年正月14日,干支年为桂毛年甲寅月桂四日。

阳历很容易理解,就是太阳历,按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计算,一年365.2422天左右。阴历是太阴历,太阴是月亮,月亮的12个圆缺周期是一年。

中国古人为了引导农业生产,发明了农历,是阴阳干支三合历,因为阳历和阴历都不是一整天,为了协调两者的关系,古人在农历年采用“置闰法”,即增加一个闰月来解决阴阳合历。干支年传说起源于黄帝,因此又称“黄历”,以“六十甲子”流年法,主要用于医学、堪舆、命理等“山医命相卜”体系。

2023年农历年有一个闰二月,导致全年13个月,共384天,而农历24节气主要是指太阳历设定,所以年底又有一个立春,阳历时间为2024年2月4日,农历时间为2023年腊月二十五日,但干支时间为甲辰年丙寅月戊戌日。

因此,立春后出生的孩子,虽然还在农历2023年腊月,但按照黄历干支的年龄来看,已经“属陈龙”了,同理,2023年正月十四(2月4日10:42:21秒)春节前出生的宝宝还是老虎而不是兔子,大家要注意。

二、二月份,二月份,二月份

农历年“置闰法”为“19年7闰”,即19年中有7个闰年。根据农历24节气的划分,在哪个月增加闰月。

二十四节气中,单数为“节”,双数为“气”,又称“中气”,因此二十四节气中有“12节”和“12节气”。

比如“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为单数,即“春节”,而“雨”为双数,所以“雨”不是节日,而是气。同理,惊蛰是节日,春分是气,清明是节日,谷雨是气,等等。

农历月,一般每个月都有一个节和一个气,若某个月只包含节日,不包含气体,则将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这就是闰月的确定方法。

例如,2023年桂毛年农历一月包括立春“节”和雨水“气”,二月包括惊蛰“节”和春分“气”,但三月只包括清明节“节”,没有谷雨“气”。因此,这个没有中气的三月被视为上个月的闰月(即闰二月)。因此,2023年是闰二月,上一次是闰二月,下一次是2042年。

三、二月双春闰的民间谚语

闰二月、双春年,民间文化中流传着许多谚语,又称“民间谚语”,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比如:

“十年难逢闰二月” ,“双春水兔百年难遇”。

“二月双春闰,春寒逢秋旱”。

“双春黑兔年,春秋难见天”

“一年两个春天,寡妇遍地分”

“两春夹一冬,十牛栏九空”。

这听起来很令人担忧,但也有以下吉祥的民间谚语:

“一年两个春天,带毛贵如金”。

“一年两头春,豆子贵如金”。

“两春夹一冬,黄土变金”。

“双春兼闰月,好时光结婚”。

“黑兔遇双春,财喜进家门”等说法。

从字面意义上说,民间谚语是古代农业社会,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按照24节气指导农业时的大数据分析结果,这是合理的,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辩证地看待它,更要相信科学的力量,过上美好的生活。

好了,今天就来说说这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2023年元旦,兔个吉利,祝大家兔然暴富,大展宏兔,前兔无量。

(作者:一堂国学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山东民俗学会会员)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