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猕猴桃溃疡用什么药

人逝花落空2023-09-23 19:04:49我要评论

杀猕猴桃溃疡用什么药,第1张

猕猴桃溃疡病如何防治效果好?

在猕猴桃的种植中,溃疡病是最困扰果农的病害之一,由于猕猴桃溃疡病是在皮层、木质部蔓延,这就给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发病严重时,会导致枝蔓干枯,可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而在实际的防治中,我们许多果农往往是被动防治,也就是在发病高发期才用药,往往防治效果不好,从近几年的防治实践来看,秋季猕猴桃采收后是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的关键时期,抓住关键时期的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初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

认识病害是有效防治的前提,因此,在讲具体的防治措施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猕猴桃溃疡病做详细的了解。

1、猕猴桃溃疡病属于细菌性病害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菌有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虽然都是细菌,仅有一字之差,但区别却很大,因为它们的细胞壁完全不一样,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买药的时候一定要找能杀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或杀菌剂。

2、一旦染病,病原菌会一直存在

猕猴桃溃疡病的细菌我们是用肉眼看不到的,一旦从苗子、花粉、土壤里面到了果园里,它就从来没有消失过,会潜伏在树干上、根系上、土壤里。有果农曾经问我,是不是加强养分的供给,增强树势,溃疡病菌就会消失?答案是否定的,只要一染病,病原菌就会一直存在。

3、不同的时期病原菌潜伏的场所不同

春天萌芽开花时,特别是低温持续时间长、雨水多的年份,猕猴桃花腐病就特别厉害,其实花腐病的病菌就是溃疡病的病菌;从麦收前至长秋梢,会在叶片上大量发生;落叶后至萌芽前,病菌又会转移至树干上。也就是说,从花到叶片到枝干,病原菌就从来没有离开过果园,甚至没有离开过原来的病株,而且还会扩展到未染病的植株。所以,病株控制不住,周围的树甚至是邻居的树都有被侵染的几率。

4、被动防治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猕猴桃在染病后,我们果农常常采用的方法是刮树皮、涂药、剪枝甚至挖树,这不是根本的办法。曾经有果农将全园的树皮刮去,但第二年溃疡病仍然发病很重,所以,如何有效预防溃疡病的发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二、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症状

猕猴桃溃疡病发病初期,在嫁接口、芽眼、枝蔓分杈的裂缝处会有半透明状液体流出,逐渐变浑浊,在后期呈锈红色,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雨水越多,发病会越严重,气温升高后病斑上部会突然干枯。

叶片染病后会出现1~3㎜不等的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斑外缘呈黄褐色,发病严重时叶片向内卷曲,焦枯并容易脱落。

花染病后花蕾萎蔫,花冠变褐呈水渍腐烂状,开花不良或不开花,导致难坐果或大量落果。

三、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规律

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在病枝、病叶上越冬,成为初次侵染源,借助雨水或者湿度传播,嫁接肯定要传播,所以嫁接传播是细菌病害传播的一个特点,采接穗的母株和砧木,如果有一个是带菌的,树就是带菌的。

目前我们果园里基本没有授粉树,需要人工授粉,如果花粉是从病株来的,这就又给溃疡病的传播增加了一个机会;除了嫁接和花粉,雨水、气流、灌溉水传播是我们无法人为控制的,当病菌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显症。

在每年春节以后,树干溃疡有一个非常快速的发病高峰, 但是每一年持续的时间、严重情况年份间受气候影响很大,如果气温高升很快,就很短,如果低温持续,就很长。另外,不同品种差别也大,红阳较易感病,翠香次之,哑特、徐香相对比较抗病。

病菌从植株伤口入侵,树体抵抗力较差时如遇到低温高湿、气温骤降等不良环境发病较重。枝干发病高峰期为春节过后(2月~4月中旬)和秋季(9~11月);叶片发病高峰期为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

四、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在防治时,我们许多果农仍然是等到发病后才想着如何治疗,属于被动防治。等到春天开始流脓了才想着用药,如果树在大量流脓,再加上伤流期,意味着防治时间有点迟了,防治效果太差。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呢?

1、重视秋施基肥,增强树势

病菌是我们看不到的,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增强树势来提高猕猴桃植株的抗病性,这就离不开施肥。秋施基肥就相当于给病树吃的更好,让树体抵抗病菌的能力更强。

猕猴桃属于落叶果树,秋季在落叶前养分要回流到树干上,只有重视秋施基肥,树体才能贮存充足的养分,这样第二年的芽势就强,抵抗病菌扩散和繁殖的能力也就比较强。

2、重视冬剪,减少病原菌的累积

在每年的12月中旬,我们对猕猴桃树要进行冬剪。除了保证结果产量,修剪下的病残体要清理出园,这样能够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场所,从而降低病源基数。

3、喷刷石硫合剂

冬剪完初春就是发病高峰,因此,要在落叶后和萌芽前刷一次石硫合剂,对树体形成保护作用。在刷石硫合剂时,浓度尽量高一些。我们许多果农普遍有在芽前刷而落叶后不刷的习惯,从实际的防治效果来看,芽前刷没有落叶后刷的效果好。

4、重视秋季喷施药剂预防

猕猴桃溃疡病冬季和早春发生的病菌,其实已经在秋季就进入树体,因为它的繁殖要消耗树体的养分,所以树体才表现出腐烂。等表现病症后才进行防治,一是病原菌的群体数量大,二是病菌已经钻的很深,而且会顺着伤流期的到来上下传导,或许我们肉眼看到腐烂的地方只有一小块,其实细菌的上下扩散范围已经非常大,这就给防治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这也是为什么采用刮皮、打吊针等防治方式效果不好的原因所在,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提前预防的理念,预防的关键措施是在猕猴桃果实采收后涂刷或喷施树干。

涂刷或喷施药剂的位置:从主干一直涂刷或喷施到上架侧枝的基部。

涂刷或喷施药剂的方法:可以用刷子,也可以用喷雾器,如果是喷雾器,可以将喷头卸掉,保证能喷出水柱状,保证树干的每个地方都能刷到或喷施到。

药剂的选择: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药剂很有限,第一类是杀菌剂,含铜离子的铜制剂,不管是有机铜还是无机铜,铜制剂不但能杀死细菌,还能杀死一部分真菌,当前效果较好的铜制剂推荐可杀得3000;第二类是抗生素,抗生素以前最好的链霉素,但是农用链霉素现在禁用,推荐的抗生素有中生菌素和春雷霉素。在使用时,三个药剂可以交替使用。

药剂的浓度:一般药剂上的浓度是防花腐病、腐烂病等病害的喷雾浓度,由于树干皮层较厚,因此,药剂浓度要比原来药剂的浓度浓缩5~10倍,比如以前是800,现在就用80。

涂刷或喷施药剂的次数:尽管我们一次喷施可以将树体都能喷到,但是到达病灶药的量是不够的,所以需要至少2次,间隔时间10天左右效果最好。

通过这种方式防治1~2年,果园里的溃疡病就会降低到一个很低的程度,然后我们再通过多施肥、刮树皮等方式进行防治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5、喷施植物免疫诱抗剂

除了施肥,有条件的果农可以采用诱导植物抗病的免疫诱抗剂。不管叫什么名,目前只有一个成分,就是氨基寡糖素,氨基寡糖素可以在春天萌芽开花期和秋施基肥的时候进行叶面喷施,和施肥结合着用,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用。

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总结起来说就是要注重防治时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前三后”,即芽前、花前、落叶前、花后、采果后、落叶后。尤其是秋季采果后,预防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猕猴桃溃疡病高峰期的发病程度,一定要引起果农朋友的重视。

猕猴桃溃疡病该如何防治?

冬季是防治果树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在我们种植猕猴桃的过程中,果农们最担心遇到的就是溃疡病了。溃疡病被列为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会给果树带来毁灭性的损失,严重影响种植效益。那么猕猴桃溃疡病要如何防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措施。

一、减少菌源

1、做好清园工作,在落叶后应及时清扫枯枝、落叶,带出田外烧毁,或田间挖坑深埋,减少病虫越冬基数。

2、结合冬剪、绑蔓仔细检查,及时剪除病枝条。

二、做好树体防冻工作

做好树体防冻工作近年来调查发现,树体受冻越严重溃疡病发生较重。

1、做好树干涂白保护工作,涂白剂的配制比例一般是: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2份、食盐1~2份、黏土2份、水35~40份,涂白时间在果树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主干和大枝全面刷白。

2、可在秋冬季节及时收听预报,全园喷雾碧护、海岛素、诱抗素等调节剂以提高抗性。

三、减少入侵途径

1、严禁栽植带菌苗木和在病园采集接穗,从源头上杜绝发病。

2、是上年9~10月病害初侵染期做好溃疡病预防和传病昆虫叶蝉等防治工作。

3、是发病果园修剪时,剪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人为传播。

四、猕猴桃溃疡病药剂预防和治疗

主要用药时间:采果后、落叶后、冬季修剪后。

刮治:9~12月及时做好检查,1~2年生枝条发病的一律剪除,主干和大枝发病的,及时刮除病部,并涂抹药剂保护。

喷雾:落叶前全园喷药预防时要对主干、枝条、叶片做到均匀周到,间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落叶后可加大浓度,淋洗式喷雾,连喷2次。

防治药剂可选用可杀得叁仟、丁锐可、施纳宁、农用链霉素、噻菌铜、噻霉酮、加瑞农、中生菌素、菌毒清、春雷霉素等喷雾或涂抹,使用时间及使用倍数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

猕猴桃溃疡病用什么药治疗最有效?

猕猴桃溃疡病用辛菌胺乙酸盐或乙蒜素或中生菌素或多抗霉素或农用链霉素或氯溴异氰脲酸治疗效果很好,发病后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控制发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加入磷酸二氢钾同喷,防治效果更佳。

关于杀猕猴桃溃疡用什么药和猕猴桃溃疡的治疗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