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咬了怎么办?
2342023-3-2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的诗歌以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而为人所称道,尤其大量以田园生活为内容的作品,更是诗坛上一枝秀丽的奇葩.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人读来初觉平淡,再咏则有“平中蕴奇、枯木茂秀”之感,诗人对于语言文字的提炼运用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之中,使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给人无穷的遐想.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把古典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至唐朝已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后代许多大诗人如白居易、苏轼等,无不受到陶渊明诗风的影响.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王维(701-761),字摩诘.王维诗现存不满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的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宋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田园诗产生极大影响.
恩~~老师原来讲王维和孟浩然很出名喔~~嘿嘿,要说最出名的还属陶渊明了,佩服得不得了,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隐逸诗人之宗”.呵呵,一个人隐居了那么久,不错呢
唔,最著名的应该是【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还有“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我也只是个学生,知道的也不太多。唐朝知名诗人还有【白居易】、【李贺】、【王维】、【刘禹锡】、【王昌龄】、【孟浩然】、【韩愈】、【柳宗元】。
这些人应该都有耳闻,都是比较知名的诗人。
隐居山林的诗人有很多,下面就由我为你介绍一些隐居山林的诗人吧,希望能帮助到你!
1. 陶渊明:有酒穷开心
说到“归隐诗人”,不得不提陶渊明: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诗人归隐界的鼻祖啦。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那肯定是“酒”。
家里很穷,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他就出来做了个小官,赚点生活费。
但做官的生活对他来说太煎熬了,所以总是一个岗位做了没几天就辞职回家,钱花没了再出来做官,不开心了又辞职……
直到最后一次,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因为不愿意穿官服见xx,索性就写了封辞职信彻底离职了!够霸气吧?
离职后干什么呢?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离开官场操起闲业,每天读书弹琴,小日子过得还挺诗意!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工作没了饭还是要吃呀,早出晚归除草耕田,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喝酒,陶渊明有多爱酒呢?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朋友来了要喝酒,一个人时要喝酒,劳作时要喝酒,出去游玩也不忘带酒壶。喝多了呢,就耿直地对朋友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要去睡觉了,你们也散了吧!
估计恨不得睡梦中也在喝酒吧!
不过因为没多少积蓄,庄稼种得也不怎么好,陶渊明常常连酒都买不起。
有一年重阳节,陶渊明没有酒喝,就采了一大束菊花,坐在屋子边郁闷着呢。就在这时,一个白衣使者向他走来,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人来送酒的。陶渊明非常开心,马上接过酒喝得大醉。
还真是无酒不欢啊!陶渊明很多诗都是在喝酒后灵感迸发写出来的,有一组诗干脆题目就叫做《饮酒二十首》,我们熟悉的“采菊东篱下”就出自其中。
试想世间如果没有美酒,陶渊明的`诗不知道要少作多少呢?
2. 嵇康:狂放不羁爱自由
其实在陶渊明之前100多年的三国曹魏,也有一位隐者,名字叫做嵇康。
嵇康可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大帅哥哦:“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他曾经在山里采药,当时有砍柴的人遇到他,还以为是神仙呢。
嵇康曾经有一个官职。但他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根本不愿做官。
嵇康有多讨厌做官呢?
掌权的大将军想礼聘他做幕府属官,他就跑到河东郡躲起来;司隶校尉带着贵重的礼物来拜访他,他对人不理不睬;朋友山涛离开官职时,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一气之下,居然写了一封绝交书!
嵇康喜欢弹琴,常常跟其他六位好朋友在竹林间喝、弹琴、唱歌,非常潇洒惬意。后来他们七个就被人称作“竹林七贤”。
嵇康还有一项技能,就是打铁,他在自家后园开了个铁铺子赚零花钱。铁铺子在一棵柳树下,嵇康就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在家里自建天然泳池,比我们奢侈多了吧!
嵇康非常讲究养生之道,“永啸常吟,颐性养寿”。不过可惜的是,他40岁就因为遭到诬陷,而被司马昭处死了。
3. 孟浩然:静卧扁舟里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写的诗中,大家最熟的应该就是《春晓》了,是不是不知不觉就背出来了呢?
孟浩然同学20多岁就开始辞亲远游了,一边广交朋友,一边寻求当官的机会。但非常不凑巧,要么是科举不中,要么是将被举荐时他爽了约,再后来别人要举荐他,他干脆不去了。
所以说,孟浩然一生没有正式做过官,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水间游览,后来隐居在一个叫“鹿门山”的地方。
孟浩然特别喜欢泛舟而行:
“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李白的舟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船对李白来说只是一件交通工具;但到了孟浩然这里,不管是“移舟泊烟渚”,还是“月照一孤舟”,舟都很有诗意,就像一件可以欣赏的艺术品。
像一叶小舟一样游荡在山水之间,对孟浩然来说,就是理想的生活吧。
4. 王维:大隐隐于市
王维可是学霸级的人物,不仅科举考了状元,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放在今天,就是全才呀。
早年时候,王维也希望能干一番大事业;但无奈政局变化无常,他也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只是一直没有离开官场。
四十多岁时,王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有山有湖,有树有溪,还有精巧的房舍,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业余时间,他就游历山水,修佛参禅。所以王维的很多诗,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等,都充满了禅意。
偶尔他也到竹林间弹弹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自得其乐。
当大多数人在出世入世之间挣扎时,王维已经在禅学佛理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真是让人羡慕啊!
不过想要学王维隐居于繁华市井,还真有点难,毕竟繁华市井还带花园的房子,真的很贵。
5. 林逋:梅妻鹤子,山中仙人
大部分隐居诗人,都有过做官的经历,至少也有过出仕的想法。林逋却是从来没想过要做官,终生不仕不娶,在山中过着仙人一样的生活。
他曾经在江淮间漫游,后来隐居在西湖孤山。没事就驾小船遍游西湖的寺庙,结交高僧诗友。
林逋喜欢植梅养鹤,还发明了一个独特的通讯方式:每当有客人来的时候,就叫门童把鹤放飞,林逋看到后就乘舟归来。
林逋也写了不少诗,但他有一个习惯,作完从来不留存。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隐居在山林中,现在尚且不想以诗得名利,更别说后世了。”有人把他的诗偷偷记下来,才算有300多首传世。
不拿工资,不干农活,也不是生在富贵之家,那林逋的生活费从哪里来的呢?
古时候隐逸的文化人诗很受敬重的,尤其像林逋这样,很有文化又真的淡泊名利的。所以当时的丞相啊、杭州市的xx啊,都非常敬仰他,还一起出钱为林逋建新宅。
就连皇帝听说他的大名,都赐粮食和布料呢,还叮嘱府县多多照顾他。
不做官,朝廷还白送钱的,大概也就林逋了吧。
1、青莲居士——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香山居士——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耐辱居士——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临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4、莲峰居士——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
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5、六一居士——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xx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阳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居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空图
关于唐朝隐居的诗人有哪些和隐居在唐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