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卡怎么办?
2202023-3-18
有的,北汉末帝刘继元,本姓就是何姓。
刘继元,五代时期北汉君主,被辽朝册封为英武帝,世祖刘旻外孙,睿宗刘钧外甥、养子。少主刘继恩弟。其母刘氏为刘旻之女。
刘氏先嫁薛钊,生子继恩,后嫁何氏,生继元,二人都做了舅父刘承均(刘崇之子)的养子。天会十二年(公元968年)七月,北汉睿宗刘承均因宋军压境,国势日窘忧愤而死,刘继恩即位。
扩展资料:
广运六年(979年)正月,宋太宗消灭了泉州和吴越的割据势力之后,便集中兵力,御驾亲征北汉,分派潘美等率领数十万大军,分四路会攻太原。
五月一日,晋阳城西南的羊马城首先陷落,北汉宣徽使范超、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先后出降。四日,宋太宗亲自起草诏书,劝喻刘继元投降,承诺“当保富贵”;已经致仕家居的马峰也进宫劝降。
六日的凌晨,宋太宗率领诸将领在太原城北连城台上举行受降仪式。刘继元率领官属身着白衣纱帽在台下俯伏请罪。宋太宗当即封刘继元为特进、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彭城郡公,赐给京师甲第一区,每年都优加赏赐。于是,刘继元乐不思蜀,悠游岁月,于淳化二年(991年)寿终正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继元
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八、九个政权是由刘姓所建立的。他们是:由刘邦所建立的西汉,由刘秀所建立的东汉,由刘备所建立的蜀汉,由刘渊所建立的刘汉,由刘裕所建立的刘宋,由刘曜所建立的前赵,由刘龑所建立的南汉,由刘知远所建立的后汉,由刘崇所建立的北汉。过去往往把刘渊所建立的刘汉政权与刘曜所建立的前赵看成是一个政权,其实刘渊所建立的刘汉和刘曜所建立的前赵,应该被看成两个政权。
汉高祖刘邦画像
但是,仔细推敲,其实这八个政权建立者的刘姓,就其来源而言,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刘邦、刘秀、刘备、刘裕算是比较纯正的刘姓。刘秀宣布自己是刘邦的九世孙,刘备宣称自己是汉景帝之后,刘裕宣布自己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之后。这些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汉光武帝刘秀
而刘渊,本是匈奴人。匈奴人本来没有姓,他们在进入中原地区以后,逐渐与中原民众融合而为一体。他们在接受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之后,也开始使用汉姓汉名。他们原来是没有姓氏的,比如王莽时期的匈奴单于叫囊知牙斯。进入中原后,他们之中很多人改姓刘,因为汉朝曾经和他们联姻,汉景帝也真的嫁过一个公主给匈奴。所以,他们宣称自己是刘姓后裔。刘渊起兵的时候,打的就是大汉的旗号。他宣布,自己并不是要重新建国,而是要恢复由刘邦所开创的大汉江山。后赵的建立者刘曜,是刘渊的同宗,也是匈奴人。其实,十六国时期,也还有一个政权,大夏国的建立者赫连勃勃,他本来也姓刘,他的父亲叫刘卫辰。但是,他觉着自己是匈奴人,为什么非要用刘姓呢?干脆给自己取了个赫连的姓。
老版三国中的刘备
后汉的建立者刘知远,本来也并不姓刘,他是沙陀族人。沙陀族本是突厥的一个分支。唐朝后期逐渐崛起,从李国昌开始,沙陀族人逐渐卷入到中原逐鹿之中。李国昌的儿子李克用,被唐朝封为晋王,不仅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立了大功,而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更是消灭了后梁,建立了后唐政权。之后沙陀族人石敬瑭,建立了后晋。刘知远就是后晋的一员大将。后来,后晋灭亡后,中原空虚,刘知远趁机起兵,建立了后汉。刘知远的儿子刘承佑即位,三年后,被大将郭威所推翻。郭威取代后汉,建立了后周王朝。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刘崇死后,其子刘钧即位。刘钧死后,因为无子,由其养子刘继恩即位。刘继恩本姓薛。刘继恩在位六十天被废。刘继恩的弟弟刘继元即位。刘继元本姓何。刘钧的养子之中,还有一个叫刘继业。北汉被宋朝消灭后,刘继业恢复了自己的本姓,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杨继业!
海昏侯刘贺墓中的金饼
也有人曾经数过,刘姓当了皇帝的总共有59位,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自己数数,很多都不能算数的。比如刘贺在位27天,刘继恩在位六十天之类的。
唐代姓氏名著《元和姓纂》记载:“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遂为何氏。”
何姓最早在西周时期
何姓无帝,但何姓为帝裔:
→1勖(勗)其,妣扶胥氏,神农氏母弟,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
→2巨駓,妣蜀山氏
→3芒昧,妣逿伊氏
→4夷栗,妣女仪氏
→5柏坚,妣赤水氏
→6节并,妣钜闾氏
→7赫胡,妣摩利氏
→8封胥,妣女娥氏
→9依卢,妣九方氏
→10启昆,妣有蟜氏附宝
→11黄帝,姓姬,公孙氏, B2708生于轩辕之丘,都涿鹿,在位于B2697-2608
-----
→32周武王,姬发
→33晋唐叔虞,姓姬,字子于,武王子,成王封恭国侯,唐国(翼城)
→34晋燮父,改国号为晋
→35晋武侯宁族(曼期)
→36晋成侯服人
→37晋厉侯福,B?-859
→38晋靖侯宜臼,17年共和,18年卒,B858-840, 共和B841-827(14)
→39晋厘侯司徒,18年卒,B840-823周宣王B827-781(46)
→40晋献侯籍,12年卒8,B822-811
→41殇叔,穆侯弟,自立,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B783-780
→41晋穆侯费王,取齐女姜氏,7年,伐条,生太子,27年卒,B810-784
→42曲沃桓叔成师,穆侯少子,封曲沃,号桓叔,栾宾相,B730年卒,B744-731
→43韩武子万
→44赇伯
→45定伯简
→46舆
→47韩献子韩厥,事晋,封于韩原(韩城县南),晋悼公10年卒
→48韩宣子起,徙居“州” 河内(沁阳)
→49韩贞子须,徙居平阳(临汾西南)
→50韩简子不信(不佞)
→51韩庄子庚
→52韩康子虎,共败知伯,扩地,?-B441
→53韩武子启章,杀郑幽公,16年卒,B440-424 B424-409
→54韩景侯处(虔),分晋,伐郑,取雍丘,6年B403列诸侯,9年卒,B408-400
→55韩列(武)侯取,13年卒,B399-387
→56韩文侯,10年卒,B386-377
→57韩哀侯,B375灭郑,徙都郑,6年,B376-375韩严弑其君
→58韩懿(庄)侯,12年卒,B374-363
→59韩昭侯,B351年,申不害相韩,26年卒,B362-333
→60韩宣惠王,B322年君号为王,21年卒,B332-312
→61韩襄王仓,16年卒,B311-296
→62公叔伯婴
→63?伐木
→64韩信
→62虮虱
→62韩厘王咎,23年卒,B295-273
→63韩桓惠王,34年卒,B272-239
→64韩王安,9年秦虏王安,韩亡,B238-231,子孙居江淮间读韩为”HE”
→何姓始→
中国历史上没有姓何的皇帝。但是有个皇帝的亲爹姓何。
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开国皇帝刘崇的女儿,先嫁薛钊,生子继恩,后嫁何氏,生继元,继恩、继元二人都做了舅父刘承均(刘崇之子,北汉睿宗)的养子。968年七月,刘承均忧愤而死,刘继恩即位。九月,刘继恩被侯霸荣杀死,刘继元当了北汉皇帝。
夏:夏
商:子
周:姬
秦:嬴
西汉:刘
新:王
玄汉:刘
东汉:刘
曹魏:曹
蜀汉:刘
东吴:孙
西晋:司马
东晋:司马
成汉:李
汉(前赵):刘
后赵:石
前凉:张
后凉:吕
西凉:李
南凉:秃发
北凉:段、沮渠
前燕:慕容
后燕:慕容
北燕:高、冯
南燕:慕容
后夏:赫连
前秦:苻
后秦:姚
西秦:乞伏
冉魏:冉
代国:拓跋
吐谷浑:吐谷浑
南朝宋:刘
南朝齐:萧
南朝梁:萧
南朝陈:陈
北魏:拓跋 、元
东魏:元
西魏:元、拓跋
北齐:高
北周:宇文
隋:杨
唐:李
武周:武
南诏:蒙舍
渤海国:,粟末
后梁:朱
后唐:李
后晋:石
后汉:刘
后周:郭、柴
吴越:钱
闽: 王
荆南:高
楚:马
吴:杨
南唐:李
南汉:刘
北汉:刘
前蜀:王
后蜀:孟
北宋:赵
南宋:赵
辽:耶律
西夏:李
金:完颜
元:孛儿只斤
明:朱
顺:李
大西:张
南明:朱
唐明:朱
桂明:朱
清:爱新觉罗
夏朝姓姒,商朝姓子,周朝姓姬,秦朝姓赢,汉朝姓刘,玄汉姓刘,曹魏姓曹,东吴姓孙,蜀汉姓刘,晋朝姓司马,刘宋姓刘,南齐姓萧,南梁姓萧,南陈姓陈,北魏姓拓跋,东魏姓元。
北齐姓高,西魏姓元,北周姓宇文,后梁姓朱,后唐姓李,后周姓柴,后汉姓刘,后晋姓石,隋朝姓杨,唐朝姓武,宋朝姓赵,金朝姓完颜,辽朝姓耶律,元朝姓孛儿只斤,明朝姓朱,清朝姓爱新觉罗。
扩展资料:
后世知名开国君主介绍:
1、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
2、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中阳里街道)人。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毛主席评价刘邦“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3、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长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
仁寿四年(604年)在仁寿宫离奇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4、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5、皇太极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姓何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姓何的帝王、姓何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