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的帝王陵保存最好

未来可期2023-09-25 09:06:43我要评论

哪个朝代的帝王陵保存最好,第1张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帝王墓被发掘,还有哪些帝王的墓至今仍未被发现?

1、秦始皇陵墓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因为目前科技技术不够发达,无法更好地保护文物,xx文物局早就有明确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因此,秦始皇陵墓还没被挖掘。

2、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乾陵也是唯一历经千年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其地宫遂道编号刻字砌石已被发现,出土有细腰铁拴板、锡铁锭等,具有一般陵墓所没有的独特价值。

乾陵周围是那个朝代的墓葬群,有章怀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义阳公主等墓葬,早已经被盗过,现在经过整理后对外开放参观。往东约30公里是李治的老爹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乾陵选址时有个传说:派袁天罡和李淳风分别去找,一个看好了地方随手摸个铜钱埋在土里,另一个也看好这地方拔下头针插入土中,后来复查时发现头针刚好插入钱眼里,真是神了。这地方属石灰岩山体,陵墓以山开凿而成。远看整个陵墓向下延伸像一个睡着的美女:陵墓在头部,“双乳峰”酷似一对女乳,向下在“”双腿‘’交叉处有一泉常年流水。这地方真是绝了。

3、元代的皇帝陵墓

元代整个朝代的皇帝陵墓都没发现。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而且元代帝王死后,葬于漠北起辇谷,按蒙古族习俗,平地埋葬,不设陵丘及地面建筑,因此至今陵址难寻。就连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陵也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

十三陵是中国哪个朝代皇帝的墓葬群

明朝。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截止201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扩展资料:

十三陵简介:

1、长陵(明成祖)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

明长陵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

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

2、献陵(明仁宗)

明献陵是中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墓,陪葬恭肃贵妃郭氏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

3、景陵(明宣宗)

明景陵是指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建造动用10万余人,在1463年3月19日完工。

4、裕陵(明英宗)

明裕陵,位于明十三陵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裕陵经多年风雨已残破不全,于2001年进行了彻底的修缮。

5、茂陵(明宪宗)

明茂陵,位于明十三陵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年41岁。谥“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同年十二月十七日葬茂陵。

茂陵始建于1487年9月,同年12月玄宫建成,葬入宪宗皇帝和纪氏。1488年4月,陵寝建成,历时八个月。茂陵陵园的形制大体与裕陵相同,但规模略大。

宝城内琉璃照壁后面设有左右两个方向的踏跺,这一点与其他各陵不同。

6、泰陵(明孝宗)

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明泰陵,位于北京昌平区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及皇后孝康张皇后的合葬陵寝。

7、康陵(明武宗)

明康陵,位于昌平天寿山陵区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

建陵用时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康陵是目前发现的十三陵中砖碑铭文最多的一个陵。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

明末,康陵曾遭到烧毁,在清朝乾隆年间,曾被整修。

8、永陵(明世宗)

明永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

朱厚熜的年号“嘉靖“史称嘉靖皇帝,在位时间45年,是明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者之一,仅次于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在位时间48年。

由于朱厚熜在位时间长,所以嘉靖皇帝的永陵修建规模仅次于明成祖的长陵,迄今保护较好。

永陵建筑独特、规模宏大,是明十三陵中的代表陵墓。永陵因可能有《永乐大典》陪葬而闻名于世。

9、昭陵(明穆宗)

明昭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明十三陵中的一座陵墓,在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历史上明昭陵屡遭破坏,1987年4月开始修复,1992年修复完毕,是目前明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10、定陵(明神宗)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

定陵的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

11、庆陵(明光宗)

庆陵,位于十三陵中的长陵西北1.5公里,献陵西北约0.5公里,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12、德陵(明熹宗)

明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墓,位于天寿山陵域潭峪岭西麓。

始建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九月,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三月玄宫建成,五年二月地面建筑完工,用时五年。占地约3.1万平方米。德陵是明代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

13、思陵(明毅宗)

明思陵简称思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明思宗朱由检与周皇后及田贵妃之合葬墓,是明十三陵之一。

陵约建于1642年,本是思宗宠妃田贵妃之妃园寝。明朝灭亡后,李自成命人将明思宗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为拢络人心并改名思陵。

使思陵成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后与妃嫔合葬之陵,而相较于明朝诸陵,思陵的规模也较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十三陵

中国五千年,还有哪些帝王陵墓,仍然没被挖

截止2019年2月,还有以下帝王陵墓还没被挖掘。

1、秦始皇陵墓。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因为目前科技技术不够发达,无法更好地保护文物,xx文物局早就有明确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因此,秦始皇陵墓还没被挖掘。

2、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乾陵也是唯一历经千年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其地宫遂道编号刻字砌石已被发现,出土有细腰铁拴板、锡铁锭等,具有一般陵墓所没有的独特价值。

3、元代的皇帝陵墓。

元代整个朝代的皇帝陵墓都没发现。

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而且元代帝王死后,葬于漠北起辇谷,按蒙古族习俗,平地埋葬,不设陵丘及地面建筑,因此至今陵址难寻。就连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陵也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

扩展资料:

已发现的帝陵:

秦始皇陵、秦二世胡亥陵墓、汉陵、唐陵、隋文帝杨陵,这些大都在西安咸阳地区已发现。宋陵在河南巩义,南宋的在杭州,吴越王墓也在杭州地区。明十三陵在北京,朱元璋孝陵和孙吴大帝孙权陵都在南京。清陵在河北,努尔哈赤、皇太极陵在辽宁省(辽阳、沈阳) 。

历史上早已被挖开或者盗掘的:

齐桓公墓、楚平王墓,汉文帝母薄太后南陵、汉阳陵、汉文帝灞陵、汉宣帝杜陵。宋理宗陵、清高宗乾隆和慈禧的陵墓(孙殿英)、明神宗定陵(新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吉思汗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帝王陵墓

哪个朝代的帝王陵保存最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哪个朝代的帝王陵保存最好看、哪个朝代的帝王陵保存最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