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矮化病用什么药物

青衫烟雨2023-09-26 04:53:49我要评论

玉米矮化病用什么药物,第1张

玉米的矮花叶病要怎样防治?

玉米矮花叶病的防治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可选用农大108、丹玉6号、中单2号、丰单1号、陇单1号、中玉5号、张单251等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或用除草剂喷布杂草上,减少毒源;增施氮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3)治蚜防病。

在苗期蚜虫向玉米田迁飞的盛期,及时喷药杀蚜保苗防病。可用10%吡虫啉等药剂,参见麦蚜的防治。

(4)喷药防病。

玉米苗5叶期前后,及早喷布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或抗毒丰3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NS-83增抗剂200倍液等,7~10天1次,连用2~3次,可抑制病毒发展、减轻发病。

如玉米种子带毒率高,可试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25分钟,之后冲净药液再播种,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玉米矮化病怎么样治疗

玉米粗缩病,是病毒病的一种,预防为主,发生不好防治,土话叫做万年青。

玉米粗缩病,预防为主 ,首先要防治好飞虱,蚜虫等,控制传染源。可以用盐酸.吗啉胍,三氮唑核苷.吗啉呱,苦.钙.硫磺复配剂,香菇多糖,宁南霉素,植病灵等加氨基酸叶面肥加吡虫啉或者噻虫嗪喷雾预防。

请问玉米矮花叶病如何防治

玉米矮花叶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华北大部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区发病较重,一般可减产5%~10%。

(1)症状玉米全生育期均可染病,受害幼苗在心叶基部脉间出现椭圆形褪绿小点,继而排列成条点花叶状,并发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1~2片叶时可出现症状,7片叶前后发病最重,重病叶发黄、变脆、易折。病株叶鞘、雌穗苞叶均能呈花叶状。感病越早、病株黄弱矮化越明显,严重时不能抽雄,提前枯死。(2)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病原物为玉米矮花叶病毒,以蚜虫或叶片摩擦传播。传病的蚜虫有玉米蚜、桃蚜等20多种。发病的潜伏期约4~7天。在蚜虫数量大、玉米发育不良、气候干旱、管理粗放的情况下发病严重。(3)防治方法选择抗病的优良杂交种;调整播期,幼苗期避开蚜虫繁育的高峰;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拔除病株并销毁;药剂防治蚜虫。

春玉米黑条矮缩病危害大,如何防治春玉米黑条矮缩病?

玉米xx病的症状及防治。玉米xx病与病毒有关。应使用抗病毒剂和杀虫剂。一年秋冬炎热干燥,雨雪少,春季气温回升早,幼苗早熟,有利于飞灰虱等害虫越冬繁殖和毒性传播的风险。促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氮肥过多,生长过软,播种过密,行间堵塞,茬重多年,肥力不足,栽培粗放,生地杂草。

大多由环境、温度、水分、施肥、用药不当造成的。可用吡虫啉、扑虱灵、久效磷等药剂防治。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治疗。病毒病防治应该以预防措施为重点,注意消灭传毒昆虫。玉米矮缩病可以使用4.5%高效氯氰菊酯然后加入玉米专用液,将两者混合在一起,然后进行喷施,可以有效控制矮缩病。

防治玉米蜂巢的措施主要有:因地制宜不播春玉米、选育抗性品种、调整玉米播期、除草、加强田间管理等。化学防治:药物混合,玉米种子包衣和混合使用内吸杀虫剂。由于土壤肥力严重不足,应加强肥水管理。病害发生后,沿脉节变短,绿色条纹。坏死斑点也出现在后条纹上。根据叶片上的带状宽度,可分为密粒型、稀粒型。

农业防治措施,防止零星播种,秧田要连片。防止过早播种,单季稻播种时间宜定在5月下旬以后,使单季稻感病敏感期(3-5叶期)避过代灰稻虱的羽化迁飞高峰期5月20日左右。治虫防病 黑条矮缩病是由灰稻虱带毒传播的,因此,防治灰稻虱可以有效地预防黑条矮缩病。吡虫啉浸种:按常规方法浸种48小时,捞起干水分后,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均匀拌在1公斤(以干种子计量)种了里,再正常催芽。在发生严重地区,在春玉米、在大田初期再防治一次,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克/亩兑水45公斤喷雾。用吡虫啉浸种、喷雾防治灰稻虱,还可以有效兼治稻蓟马和其它响虫。

玉米矮化病用什么药物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玉米矮棵药、玉米矮化病用什么药物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