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如何升级win10
3462023-2-25
水面光伏,顾名思义,就是建设在水面上的光伏发电系统。
现在水面光伏主要有两种:
1、漂浮电站,现阶段比较主流的水面光伏电站,水面适应性强
2、打桩安装,对水底环境要求较高,施工难度大
光伏发电项目具有建设周期短、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可就地发电且太阳能资源无地域限制,分布广泛且可再生的优点。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指的是在水产养殖区水面上同时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工程。通过精心布置,将水产养殖同光伏发电二者进行立体结合,实现科学布置,做到上层光伏发电,下层可以继续水产养殖的目的。渔光互补项目极大的提高了对原有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完成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的稳定,且施工步骤合理,施工简单快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施工方法,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1)、首先在水塘施工区域内选取光伏阵列范围,然后在光伏阵列范围内安装多个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管桩施工时,使用两台全站仪交叉90°从不同方向针对管桩垂直度、间距进行控制和调整,确保桩身垂直度及桩间距,然后进行打桩操作,保证桩帽、桩身及桩位中心线重合;
(2)、将光伏支架安装固定于管桩上,光伏支架包括有焊接于每个管桩桩帽上的立柱、安装于每个管桩上部的卡箍、与对应卡箍固定连接的上支撑斜梁和下支撑斜梁、多个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上支撑斜梁和下支撑斜梁固定连接且倾斜设置的次梁、多个平行架设于多个次梁上且与多个次梁固定连接的主梁;
(3)、将光伏组件安装于光伏支架上,首先将光伏组件的面板从下至上逐块安装于光伏支架主梁和次梁形成的斜面上,然后将呈矩阵排列的光伏组件中,每排光伏组件所有面板上的接线盒进行顺次连接即可;
(4)、首先将汇流箱支架固定于管桩上,将汇流箱固定安装于汇流箱支架上,且汇流箱接地,然后将设置有区域逆变器和箱式变压器的箱体吊装至呈矩阵排列的光伏组件附件,最后将各汇流箱电缆线经电缆桥架通过直流电缆统一连接到箱体内的区域逆变器上,区域逆变器将电流转换后通过低压电缆连接至箱体内的箱式变压器上,各区域箱变通过电缆沟槽直埋方式并联,经高压电缆连接至升压站并入电网系统内部即可。
所述的打桩采用锤击沉桩,开始时锤的落距较小,待管桩的桩身进入土层一定深度且稳定后采用标准落距施工,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孔深或贯入度要求,持力层面按地质资料及贯入度进行双控即可。
所述的管桩需要接长时,控制其入土部分桩身的桩头高出地面0.5—1.0米,接桩前对上下节桩头进行清洗及除锈,破口处露出金属光泽,对接时设置导向箍方便上、下节桩正确就位,上下桩中心线偏差不大于2mm,节点弯曲失高不大于桩长1‰,拼接处焊缝连续、饱满、光洁,施焊完成的桩应自然冷却后进行连续沉桩。
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装完成后,对其所有焊接表面及施工过程中镀锌层遭破坏的钢结构进行防腐处理,即采用红丹防锈漆打底二遍,银粉漆饰面即可。
所述的每排光伏组件所有面板上的接线盒均包括有正极引出电缆和负极引出电缆,正极引出电缆和负极引出电缆的端头上分别连接有MC插头和MC插座,相邻两个光伏组件面板的接线盒,其中一个接线盒的MC插头与另一个接线盒的MC插座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稳定,且现场施工设计合理,在提高土地经济价值及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渔光互补、一地两用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各种施工组件采用模块结构,自由组合可规模生产;锤击沉桩法机械强度高,适用性广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建设工期比水电站和火电站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每排光伏组件接线盒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施工方法,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1)、首先在水塘施工区域内选取光伏阵列范围,然后在光伏阵列范围内安装多个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管桩施工时,使用两台全站仪交叉90°从不同方向针对管桩垂直度、间距进行控制和调整,确保桩身垂直度及桩间距,然后采用锤击沉桩进行打桩操作,=开始时锤的落距较小,待管桩的桩身进入土层一定深度且稳定后采用标准落距施工,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孔深或贯入度要求,持力层面按地质资料及贯入度进行双控,保证桩帽、桩身及桩位中心线重合;
当管桩需要接长时,控制其入土部分桩身的桩头高出地面0.5—1.0米,接桩前对上下节桩头进行清洗及除锈,破口处露出金属光泽,对接时设置导向箍方便上、下节桩正确就位,上下桩中心线偏差不大于2mm,节点弯曲失高不大于桩长1‰,拼接处焊缝连续、饱满、光洁,施焊完成的桩应自然冷却后进行连续沉桩;
(2)、将光伏支架安装固定于管桩上,见图1,光伏支架包括有焊接于每个管桩桩帽上的立柱11、安装于每个管桩01上部的卡箍12、与对应卡箍12固定连接的上支撑斜梁13和下支撑斜梁14、多个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上支撑斜梁13和下支撑斜梁14固定连接且倾斜设置的次梁15、多个平行架设于多个次梁15上且与多个次梁15固定连接的主梁16;光伏支架安装完成后,对其所有焊接表面及施工过程中镀锌层遭破坏的钢结构进行防腐处理,即采用红丹防锈漆打底二遍,银粉漆饰面即可;
(3)、将光伏组件安装于光伏支架上,首先将光伏组件的面板从下至上逐块安装于光伏支架主梁和次梁形成的斜面上,然后将呈矩阵排列的光伏组件中,每排光伏组件所有面板上的接线盒进行顺次连接,见图2,即每排光伏组件所有面板上的接线盒21均包括有正极引出电缆22和负极引出电缆23,正极引出电缆22和负极引出电缆23的端头上分别连接有MC插头24和MC插座25,相邻两个光伏组件面板的接线盒21,其中一个接线盒21的MC插头24与另一个接线盒21的MC插座25连接;
(4)、首先将汇流箱支架固定于管桩上,将汇流箱固定安装于汇流箱支架上,且汇流箱接地,然后将设置有区域逆变器和箱式变压器的箱体吊装至呈矩阵排列的光伏组件附件,最后将各汇流箱电缆线经电缆桥架通过直流电缆统一连接到箱体内的区域逆变器上,区域逆变器将电流转换后通过低压电缆连接至箱体内的箱式变压器上,各区域箱变通过电缆沟槽直埋方式并联,经高压电缆连接至升压站并入电网系统内部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纯系统建设言水光伏系统主要水打桩式、水浮台式
、水打桩式光伏系统主要基础施工难度些所本定程度所增加(比抽水往打桩、再固定支架)
二、漂浮式水光伏优劣势:
1、主要存优势:
①节约用:建立水面占用土资源减少征费用
②提高发电量:水体光伏组件冷却效应抑制组件表面温度升获更高发电量根据本兵库县型水光伏电站实验比析由于水面冷却效电池板发电量增加约14%
③减少蒸发藻类繁殖:太阳能电池板覆盖水面理论减少水面蒸发量抑制水藻类繁殖利于水资源保护
④运营维护便:光伏电站建立水减少灰尘组件污染且便组件清洗同闲杂员与物难接近组件效防止员及物组件破坏
⑤旅游效益:辽阔水面整齐排列光伏组件作项具特色景点该区域道景观带旅游效益
⑥避免组件遮光:比陆水面相阔效避免山体、树林等组件遮挡太阳能照射面积均匀且光照间
⑦降低跟踪系统本:组件角度、间距致便太阳能跟踪系统安装运行需要每块电池板安装双轴跟踪系统减少跟踪系统本
⑧节约本:需要组件基础支架节省基础支架造价节约本
⑨消纳便:建于距离村庄、城市较近水域近消纳减少并网难、限电等利素提高效率
2、存些劣势:
①漂浮设备要求高:漂浮式水光伏需要漂浮设备支撑光伏电池板浮体架台抗腐蚀性能、低密度、抗冻胀、抗风浪、寿命、承载能力等均要求较高
②选址要求高:漂浮式水光伏电场场址宜选面积较广、径流稳定、风速低、光照条件、水位变化较、发条件较、规模航运、态非敏区等水域
③确定素:风、水位、结冰等素其影响较同需监测光伏组件水质、水鱼类、植物等利影响
④施工难度:施工程需考虑较素水作业难量使用重型机械等进行高效率施工工序相要求更工期相应增需要潜水或船作业船作业要考虑平衡性安全性能损坏水池堤坝等设施
这叫“渔光互补”,渔光互补电站的首要工作就是选择合适的地址。一个合适的地址直接决定渔光互补电站的效益,更深入的还与渔光互补电站的成功与否直接挂钩。
选择站址时优先满足以下条件:
(1)太阳能资源丰富;
(2)距接入系统变电站近;
(3)交通方便;
(4)地块平整,占地面积较大。
介绍
渔光互补作为一种新的分布式光伏模式,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存在着建设标准缺失、维护难度大等各种问题,但是这一模式的出现给我们发展分布式光伏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就是和本地实际特色结合,不拘泥于传统模式,创新为先。
通过在水面上设立电池板,建立小型发电站,水面下养殖鱼虾,达到养殖和发电有序结合的模式,从而实现了一地两用。不仅提高了水域的利用效率,也提高了单位面积水域的产值。
要做到在水中不沉 其实很简单 深吸一口气到肺里 然后憋住 不要小看这一口气 其实很管用 如果把气吐光 就沉底了 再就是多游 多练 多试几次 去多了自然就会了 再就如果要躺在水面上 就要吸气 挺直腰 放松 恩 很舒服的
关于水上光伏怎么施工和水上光伏怎么施工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