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怎么处理
2372023-3-7
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可以普及一下
西安,古称长安。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靠中国南北分水岭——秦岭,北依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今西安地区早在100万年前,便已经有了原始人类活动--蓝田猿人。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半坡氏族晨,西安原始社会被历史推向了新高峰。
步入封建社会之后,中国历史上有西周建都于西安、秦、西汉、新莽、东汉(末年)、西晋(末年)、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3个王朝定都于此,长期成为古代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而铸就了3100多年的建城史,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周族兴起于渭水中游的黄土高原,原来是殷商的属国,后来不断发展、迁徙,势力范围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成为同殷商王朝相抗衡的政治势力。周文王姬昌于公元前1059年一举灭掉了今西安xx安区沣河一带的崇国,修建丰京,继而武王修建镐京,后来合称为“丰镐”。
“丰镐”作为西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理所当然地成为西安建都史的起点,考古发现的丰镐遗址与墓地也成为其有力的佐证。
秦时,今西安地区并无后来的“长安”之名。当时的咸阳就包括今天的西安和咸阳,只是后来不断地调整区划,才有了西安和咸阳两座城市。
“秦人源于东而兴于西。”自秦襄公之后,秦人即在岐、丰之地发展,历经秦穆公争霸,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图强。秦孝公之后的继任者不仅继续贯彻既定的招贤纳士、富国强兵、向东称雄的基本国策,而且将其发扬光大,使秦国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并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孝公之子惠文王仅用十年时间,便将黄河以西之地收为秦国所有。之后,惠文王南越秦岭,向西打败巴、蜀等国,向南夺取楚之汉中,巩固了秦国的大后方。惠文王之后的武王、昭王先后击败xx,占领其重镇宜阳,打开通向中原之路。秦进军洛阳,实现其“通三川,窥周室”的夙愿。至秦王嬴政即位时,秦国已占有大半个中国。嬴政历经十载征战,实现其先祖遗志: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王朝——秦朝,同时嬴政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始皇帝,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
“长安”作为都城之名肇始于西汉,原来,它是秦朝的一个乡聚名称。汉高祖六年(前201),高祖刘邦采纳娄敬(刘敬)的建议,将都城由洛阳迁至“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关中,决定建都城于渭河南岸、龙首原之北、秦都咸阳的旧址上,并定都城名称为“长安”,以祈望刘氏王朝“长治久安”。之后,一座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都城出现在世界都城史上,它就是赫赫有名的汉长安城。
西汉灭亡后,建立新朝的王莽、东汉献帝和西晋愍帝分别于9~23年、190~195年和313~316年建都长安。
316年,匈奴贵族刘曜率军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当时“长安城中户不盈百,墙宇颓毁,蒿棘成林”,此后,在长安建都的虽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五个割据政权,但立国时间都较短(最长的也不过30余年),长安城的变化不大。
581年,北周权臣、外戚杨坚称帝,建立隋朝。起初,仍定都汉长安城。汉长安城由于从西汉初年修建至隋已历780余年,凋残日久,宫宇朽蠹,并且制度狭小,确已不适应隋大一统王朝建立国都的需要。同时,汉长安城因北临渭水,渭河的不断南移使都城受到一定的威胁,而且汉长安城自西汉以后,历代相沿为都,水已咸卤难饮,不适宜于继续居住。另外,隋文帝是一个迷信风水且猜忌多疑的人,在隋文帝看来,西汉之后,相继在汉长安城建都的几个朝代均短命,汉长安城是个不祥之地,并且,据说隋文帝夜梦洪水淹没都城。于是,诸多原因促使隋文帝改建新都。
唐长安城作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是在隋大兴城基础上建设的,并且增修了宫殿。唐朝皇帝认为,隋朝的宫城建筑所处的地势偏低,于是便在长安东北龙首原上新建了大明宫,又在城内修建了兴庆宫,将都城规模进一步扩大。如果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开始兴建大兴城算起,至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基本就绪,总共历时72年。
西周的崛起推翻商,秦最后的强大统一华夏,都是以西安为起点,发展到汉朝的兴盛、唐的强大都是以西安为政治中心。西安,这块古老而厚重城市,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很多重要人物影响中国历史进程,也形成了诸多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这里闪耀着中国古代的科技之光,这里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化。
从汉代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西方各国进行交流的大动脉。而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无声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辉煌。唐代的长安城,人口最早已经超过百万,成为当时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中心,很多外籍人都向往的地方。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用这一句诗,描写出唐长安城的魅力。唐代时期长安的100万人口中,2%比例是外籍侨民约。他们走入长安,居住在这里进行学习、工作、经商和旅游;
众多中国人走出长安,走向外部世界。外部文化融入,中国文化外传,中外文化在此完美交汇,一直到现代社会,中国人仍被老外称之为“唐人”。华侨、华裔也都自称为“唐人”,华人聚居的地方也就自然而然的被称之为“唐人街”。
千年历史看西安,考古不断发现和历史研究不断证明。西安蕴藏着无比丰富的古文化遗产,是华夏悠久历史 、文化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也是我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精神坐标。
西安,作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也避免不了人类对当地资源的无休止开发,很多政治冲突也爆发在此地,给西安人带来巨大的灾难。自从唐代以后,随着中国政治中心东移和经济重心南移,西安古城逐渐失去了往日辉煌,但至始至终都是中国西部重镇。
到了近现代,西安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西安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促进了当时国共第二次合作。西安同时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成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输送进步青年去往延安、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转送战争物资的中转站。
古代辉煌所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蕴,也成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精神源泉和文化资源。
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一五”计划,西安便成为新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中心,重工业和轻工业生要城市;到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西安成为副省级城市,成为xx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连贯东西南北;
随着西安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航空基地和航天基地、西咸新区等xx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便重新焕发出活力,成为现代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作为闻名于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建立了一系列考古博物馆,成为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城市 ,也成了国际旅游的目的地;
西安建立了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以及秦岭保护、黑河引水工程、渭河西安段改造,西安又同时成为我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西安正在恢复昔日“八水绕长安”的景观,“八水”即将成为西安的城中河。黑河引水、引汉济渭等工程的修建,解决了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瓶颈。
1、西安就是电视里经常出现的古长安,是十三朝古都。西安古称长安,是浩浩千年古都,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还居我国古代六大古都之首。
2、先后在这里建都的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历时长达1140年之久。
3、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中国古代做为都城时间最长的城市。
更多关于西安是什么朝代的都城,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历史上有13个朝代在西安定都,它们分别是:
1.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2.秦(前350年-前206年)
3.西汉(前200年-9年)
4.新朝(9年-23年)
5.东汉(190年-195年)
6.西晋(313年-316年)
7.前赵(319年-328年)
8.前秦(352年-385年)
9.后秦(386年-417年)
10.西魏(534年-557年)
11.北周(557年-581年)
12.隋(581年-618年)
13.唐(618年-904年)
扩展资料:
西安之地古属雍州,这里的黄土地即所谓韵“黄壤”,被列为最高等级“上上”,是祖国大地中最早被称为“天府”,的地方,在锄耕农业时代算是最好的土地条件。
尤其这里“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束制诸侯”,“此亦槛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在冷兵器时代实是难得的高屋建瓴之地、形胜之国。
唯其如此,这里便成为古人建都的最佳处所,而唐人也留下了“秦中自古帝王州”的诗句。
由于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最负盛名的西周、秦、西汉、唐这样几个王朝,均建都于此,遂使这里长期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而引领着中国历史前进。周秦汉唐的辉煌,铸就了西安历史的辉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安(陕西省会、十三朝古都)
1、西安是13朝的都城:
2、西周(前363年)、秦(统一后15年)、西汉(前202年)、东汉(献帝6年)、新朝(前15年)、前赵(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西晋(愍帝4年)。
3、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西安简称“镐”(hào)即源于此。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4、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5、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计陪都)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建都于此,唐朝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5万。
6、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xx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7、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下辖11区2县并代管西咸新区,总面积1075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户籍人口905.68万。
8、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另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终南山、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等景点。西安也是xx重要的科教中心,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西安市是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和唐代的首都。
西安是十三个朝代的首都,这十三个朝代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是: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西周伯姬昌在今西安城西南营建丰京,将臣民从岐山周原迁于此。
又命子姬发在沣水东岸营建镐京。后者为政治中心,前者为宗教、文化中心,合称“宗周”,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以丰镐为都,为西安作为都城之始。
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xx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国古都学会认定的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帝都历史最长的古都。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
扩展资料:
西安历史朝代介绍:
1、西周
姬昌文王迁今西安xx安区马王村一带。姬昌死,其子姬发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秦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xx。
3、西汉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同年迁都西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
西安是哪个朝代国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西安是哪个朝代的都城?、西安是哪个朝代国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