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是哪个朝代

青衫烟雨2023-10-08 14:01:17我要评论

华表是哪个朝代,第1张

天安门华表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1417年,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命人在北京修建了著名的紫禁城。在修建紫禁城期间,明朝皇帝还命人在紫禁城的正门承天门的前后各修建了一对巨大壮观的华表。这里的承天门便是后来著名的天安门。其中,天安门前的华表柱身上雕刻着盘龙,柱头上立着瑞兽,它们和天安门前的石狮子以及两侧的金水桥一起烘托着这座皇城的威严气势。

这两个华表间距为96米,每根华表通高为9.57米,其直径为0.98米,重约20000多千克。华表以巨大高耸的圆柱为主体,通身塑有缠柱云龙,柱上顶部横插着一块云形的长片石,远远地看上去,好像柱身直插云间,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华表源于哪个朝代

部落时代就有了

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相传华表是部落时代的一种图腾标志,古称“恒表”,以一种“望柱”的形式出现。

天安门的华表什么年代制作的

与天安门同建于明永乐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每根华表由须弥座柱础、柱身和承露盘组成,通高为9.57米,重20000多公斤。在直径为98厘米带有层层回环不断的云朵石柱上,盘绕着一条巨龙,龙四足,无爪雕饰得卓约生动,跃然飞舞,可谓鳞角峥嵘,臂爪劲健,给人以玉龙翱游云天之感。在雕龙巨柱顶端,横叉着白石云翅,呈朵状。云翅上面是圆型承露盘,盘上有一蹲兽,名“望天”。在八角形汉白玉须弥座四面雕刻云龙,外面四周环绕白石雕花栏杆,栏杆四角柱头上,雕有四只憨态可掬的小石狮子,它们头朝的方向与“望天”的方向一致。亭亭玉立,造型精美的华表,是主体建筑天安门的极好装饰,使得天安门更加威严壮丽。

华表的来历?

由原始社会在交通要道设立的木柱演化而来。

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设立一个木柱,作为识别道路和标志,后来的邮亭、传舍也用它作标识,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后来统称为“桓木”,因为古代的“桓”与“华”音相近,所以慢慢读成了“华表”。

在这根木柱上,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写意见,因此它又叫“谤木”或“诽谤木”。“诽谤”一词在古代是议论是非的意思,就是现代的提意见,所以它又具有现代“意见箱”的作用。据史书上记载,尧时的诽谤木以横木交于柱头,指示大路的方向,天安门前的华表仍然保持了尧时诽谤木的基本形状。

扩展资料

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上都有一个蹲兽,头向宫外;天安门后的一对华表,蹲兽的头则朝向宫内,传说,这蹲兽名叫犼,性好望,犼头向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成天呆在宫内吃喝玩乐,希望他经常出去看望他的臣民,它的名字叫“望帝出”,犼头向外,是希望皇帝不要迷恋游山玩水,快回到皇宫来处理朝政,它的名字叫“望帝归”。

华表的柱身上雕刻着盘龙,柱头上立着瑞兽,它们和天安门前的石狮以及两侧的金水桥一起烘托着这座皇城的威严气势。古朴精美的华表,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浑然一体,使人既感到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又感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华表实际上已经与中华民族,和中国古老的文化紧密相连,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标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华表

华表是哪个朝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华表哪个朝代修建的、华表是哪个朝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