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割伤怎么处理?
2852023-2-28
冻伤,俗称“冰疮”,是指经过冷凝、冻结后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的局部或全部组织损伤。冻伤可分为未经凝固的冻热伤和经凝固后的冻疮。
冻伤多发于冬季,户外工作人员、农民、渔民等从事户外活动时感受最为深刻。冻伤多见于手、脸,脚、耳和鼻尖等体表暴露在寒冷空气中的皮肤上。冻伤的症状为皮肤发紫、发白、疼痛,伤口结痂,有水肿,渗出胶质。
冻伤往往由于受凉不及时治疗而引起,因此,预防冻伤非常重要。以下为预防冻伤的一些小建议:
一、出门在外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手脚,可以穿厚一些的手套、袜子,或者用毛巾等把手脚包起来。
二、在室内也要注意保暖,避免经常在冷气房间或者是风寒中待久,造成皮肤干燥、粗糙,易受凉。
三、洗澡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使皮肤干燥,受凉后更易发生冻伤。
四、尽量避免风寒,在风寒中长时间外出,容易使皮肤损伤,建议穿上保暖衣物。
五、多喝水,多吃水果,保持皮肤的水油平衡,有助于预防皮肤干燥,抵抗风寒。
六、注意身体卫生,勤洗手,少接触公共物品,以免皮肤感染。
冻伤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以免发展成严重的皮肤组织损伤。冻伤初期,应用温水擦洗伤部,并用毛巾擦干。首先用热水袋、花露水瓶等温热伤口,随后用软毛巾擦净,最后用消毒药水湿润伤口,反复操作3-4次。由于热水袋和热水瓶等易给人烫伤,因此应小心使用。
冻伤中毒的症状为皮肤出现紫绀、水肿、疼痛,伤口有水泡,渗出物,脱屑,溃烂,甚至出现组织坏死,常见于手、脸、耳、鼻、身体后侧腹部、大腿内侧和背部。此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