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支架选哪种好
15512023-2-13
“S”曲线即工程进度曲线,又称为现金流动曲线,因其曲线形状大致呈S形故而得名。“S”曲线以工期为横轴,以累计完成的工程费用的百分比或累积完成的工程量的百分比为纵轴的图表化曲线。
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通过对“S”曲线的形状分析,可以定性分析施工组织设计中工作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并可利用“香蕉”曲线对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同时,“S”曲线还可以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结合“香蕉”曲线(工程进度管理曲线)进行施工中的进度、费用控制。
朋友您问什么是生产成本曲线?曲线的含义/
答:1、我先举例说明,人的呼吸速度假定每分钟75次,正常情况下没有变化,如果用线来表述,它就是一条直线,哪次都在这条直线上,不高不低;如果呼吸不正常,忽高忽低(有时65次、有时75次),那么他的呼吸就不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他的呼吸在每分钟75次的直线上,上下波动,如果用一条线把它连起来,他就是一条“曲线”;
2、生产成本也和上述“呼吸道理”相仿,如果您生产的产品成本总是100元一件,他就是一条直线,如果您的生产成本忽高、忽低,也就是说有时105元一件、有时95元一件,那么它的生产成本就是一条曲线,在100元的直线上上下波动,这就是曲线的含义。
工作曲线又称为:学习曲线
二次世界大战时,飞机制造业的管理人员发现,生产每架飞机所需的直接劳动时间,随着飞机累积数量的增加很有规律地减少,这一规律可绘制成一系列的学习曲线。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所发生的现象都是,当产量增加一倍时,所需生产时间就减少了20%。由于这种改进的速率非常一致,由此又产生了“学习率”的概念,即在飞机生产中,产量加倍过程中的学习率是80%。不同产品或不同企业,学习率有可能不同。
由此可见,通过增加练习次数或累积练习的时间,可以改进学习成果。但人们在发现学习曲线的同时,也发现了学习曲线的“平台期”,平台期是这样的,当学习到一定程度,即使增加学习次数,学习效果也不再增长了,如图7-2所示,学习效果出现了不能随学习时间增长的平台期。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平台期并不是不能突破的,如果管理人员改善管理方法,研究引起学习停滞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如增加工人的休息时间、改善管理工具、寻求技术突破、引进新的技术等,就有可能突破瓶颈,跳入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从而产生螺旋上升的学习效果。
ls曲线是最迟必须开始时间曲线 es曲线是最早开始时间曲线 应该把工程进度控制在ls和es曲线之间
(1)第一阶段: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平均产量均呈上升趋势。
(2)第二阶段: 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呈上升趋势,平均产量呈下降趋势。
(3)第三阶段: 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平均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在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劳动投入可变的条件下,以劳动投入多少来 划分的生产不同阶段。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如图所示:
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平均产量从0增加到平均产量最高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AP、MP曲线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0到L3的区间。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仍然大于0,所 以总产量仍然是递增的,直到总的产量达到最高点。这一阶段是从AP、MP两曲线的交点到MP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L3到L4的区间。
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的产量也是递减的, 这一阶段是MP曲线和横轴的 交点以后的阶段,即劳动投入量L4以后的区间。
扩展资料:
生产三阶段理论说明,在企业里,劳动力和资本之间应当始终保持合理的比例,不变要素量相对过多(第一阶段)或可变要素量相对过多(第三阶段),都会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管理的有效性在于随机制宜,适时创新。
这就提醒我们:
1、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
2、投入要素之间必须保持合理比例关系。
3、管理决策必须面向整体、面向未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产三阶段理论
设备生产人工时进度曲线是什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设备生产进度表、设备生产人工时进度曲线是什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