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有结节怎么办
2402023-4-17
异菌脲又名扑海因,纯品为无色结晶。是广谱保护性触杀型杀菌剂,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有效防治灰霉病、菌核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等多种病害;啶酰菌胺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比异菌脲活性更高,对灰霉病、菌核病、叶霉病等具有良好防效。
你说的叮酰菌胺,如指啶酰菌胺,两者可以混用。
啶酰菌胺,是一种烟酰胺类杀菌剂,由德国巴斯夫首次研发成功,杀菌谱较广,具有预防作用,几乎对所有类型的真菌病害都有活性,对防治xx病、灰霉病、根腐病、菌核病和各种腐烂病等非常有效,不易产生交互抗性,对其他药剂的抗性菌亦有效,主要用于包括油菜、葡萄、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等病害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对油菜菌核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适期用药一次病株率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均可达80%以上,优于目前推广应用的其他药剂,显著高于多菌灵的防效。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防治油菜菌核病,一般年份每亩用药24至36克,发生偏重年份每亩用药36至48克。
啶酰菌胺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它通过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上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也称为复合物II)而起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其他酰胺类和苯甲酰胺类杀菌剂类似。它对病原菌整个生长环节均有作用,尤其孢子发芽抑制作用更强。它也具有出色的预防效果和很好的叶内渗透性。啶酰菌胺为叶面应用杀菌剂,可以在植物叶部垂直渗透和向顶传输,具有优异的预防作用,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它可以抑制孢子萌发、芽管伸长、附着器形成,在真菌的所有其他生长期也有效,呈现卓越的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应用领域啶酰菌胺为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它可以有效防治对甾醇抑制剂、双酰亚胺类、苯并咪唑类、苯胺嘧啶类、苯基酰胺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害。该产品可以通过木质部向顶传输至植株的叶尖和叶缘;它还具有垂直渗透作用,可以通过叶部组织,传递到叶子的背面;不过,该产品在蒸气相再分配作用很小。啶酰菌胺主要通过茎叶喷雾,用药量为100至1,200克有效成份/公顷。啶酰菌胺用于防治葡萄、草坪、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上的xx病、褐腐病、叶斑病以及由链格孢菌、灰霉菌、菌核病菌引起的病害。也以复配制剂用于谷物、葡萄、花生和马铃薯等可耕作物上。啶酰菌胺拥有单剂产品用于梨、葡萄和收获后猕猴桃上防治灰霉病,用量为1至1.2kg/公顷,可用于葡萄的不同生长阶段,但在葡萄成串前施药效果最佳。
它还拥有众多的复配产品,如25.2%啶酰菌胺+12.8%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登记用于西瓜和梨,其水分散粒剂推荐剂量为:0.6至1.6kg/公顷,用于防治包括炭疽病、灰霉病、褐腐病和黑斑病等许多病害;又如26.7%啶酰菌胺+6.7%吡唑醚菌酯,用于杏、园艺产品和莴苣上,防治黑斑病、灰霉病和菌核病,该产品亦为水分散粒剂,具有预防作用;再如果树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广泛用于防治苹果、梨、樱桃和桃上的许多病害,特别适用于防治夏季的一些难治病害如:叶斑病、黑斑病、疮痂病、炭疽病、环腐病和xx病等。
1、啶酰菌胺12克兑30斤水。啶酰菌胺原药为固体,保存在0-6度,可制成超低容量液剂及油悬浮剂等新剂型。
2、啶酰菌胺是由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 主要用于防治xx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 已于2004 年在英国、德国和瑞士登记。
3、通过叶面渗透在植物中转移,抑制线粒体琥珀酸酯脱氢酶,阻碍三羧酸循环,使氨基酸、糖缺乏、能量减少,干扰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对病害有神经活性,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可用嘧菌酯·百菌清处理。
嘧菌酯·百菌清,是嘧菌酯与渗析百菌清的复配产品,又特加入高纯胺鲜酯调节养护成分,为高效、广谱、低毒环保型新型农药除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既可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及产生,也可控制菌丝体的生长,即对病菌生活史中的各发育阶段均可影响,
嘧菌·百菌清能抑制蛋白激活酶的活性,因此,可控制细胞致病因子的产生以及碳水化合物的结合,适用于辣椒、柑橘、脐橙炭某病、番茄白分病、葡萄白分病、早晚疫病、西瓜蔓古病等,特别针对子囊菌和半知菌等多种病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领先,除菌效果突出。
用法与用量
叶面喷施稀释1000至1200倍 灌根稀释600至800倍 浸种或拌种1200倍
注意事项
本品可与一般农药混用,显著提高药效
喷适应避开烈日和阴雨天,傍晚喷施于作物叶片或果实上
本品含量极高,随配随用,请按照使用浓度配制
嘧菌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除菌农药,高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分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温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使用剂量为25mL至50/亩。嘧菌酯不能与除虫剂乳油,尤其是有机磷类乳油混用,也不能与有机硅类增效剂混用,会由于渗透性和展着性过强引起药害。
在保护地番茄上,曾经发现过嘧菌酯的药害,番茄幼苗移栽2周内须谨慎使用。研究发现,蔬菜白分病已对嘧菌酯产生了抗性,连续施用2次以上,效果有明显下降。
嘧菌酯的原药及复配均已过专利期,2013年3月开始,国内有大量厂家进行了单剂和复配产品的生产与推广,对其他类别除菌剂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国内主要剂型及含量:
25%SC、50%WG和32.5%嘧菌酯苯醚SC、20%至32%嘧菌酯丙环唑SC、20%至50%嘧菌酯戊唑醇SC;10%至50%嘧菌酯烯酰吗啉SC/WG等(不包括种子处理)。
功能特点
1、除菌谱广:一药治多病,减少用药量,降低生产成本
2、增加抗病性:少生病,长势旺,早生快发,提早上市
3、提高抗逆力:气候不良也高产
4、延缓衰老:拉长收获期,增加总产量,提高总收益
5、持效期长:特效期15天,减少用药次数,蔬菜农业残留少
6、高效安全:内吸强渗透效果明显,天然低毒安全无公害
嘧菌酯使用方法
嘧菌酯的最佳用药时间为开花前、谢花后和幼果期,使用方法是在霜霉病、早疫病、炭某病、叶斑病等病害发生初期施药,一般用25%悬浮液的嘧菌酯1000至15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每隔10天喷一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具体使用参考说明书。
嘧菌酯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除菌剂,可以用作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嘧菌酯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界病原菌都有着很好的活性,除菌谱广,可用于治疗谷类、蔬菜、果树、花生、马铃薯、咖啡、草坪等出现的白分病、锈病、颖枯瘸、网斑病、霜霉病、稻温病等多种病害,具体用量根据作物和病害的不同调整,正常情况下每亩可以施用有效成分2.5至26克,通常为6.5至23克。
另外嘧菌酯还能增加植株的抗病性,有较长的特效期,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成本,延缓作物衰老,拉长收获期,增加总产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嘧菌酯不能与乳油类农药混用,也不能与有机硅类的增效剂混用。
2014年7月23日,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在我国临时登记了92%吡唑萘菌胺(isopyrazam,IZM)原药和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1.2%吡唑萘菌胺+17.8%嘧菌酯),有效期至2015年7月23日。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在我国登记用于黄瓜,喷雾防治xx病,有效成分用量为146.25~243.75克/公顷。
吡唑萘菌胺是由先正达公司研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亦为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含有4个光学异构体。其活性谱广、持效期长,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中以保护作用为主,田间试验也表现一定的治疗活性。它通过抑制病原菌线粒体膜中的复合物Ⅱ呼吸酶——琥珀酸脱氢酶而起效。
吡唑萘菌胺主要用于果树、蔬菜和谷类作物等。可有效防治小麦叶斑病(Septoria tritici)、褐锈病(Puccinia recondita)、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大麦网斑病(Pyrenophora teres)、云纹病(Rhynchosporium secalis)和Ramulariacollo-cygni等,有效成分用药量为75~125克/公顷。还可用于防治梨果上的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和xx病(Podosphaera leucotricha),蔬菜上的xx病、叶斑病和锈病,油菜上的菌核病(Sclerotinia)和黑茎病(Phoma),以及香蕉上的黑条叶斑病(Mycosphaerellafijiensis)等。主要剂型有乳油和悬浮剂。
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一样,吡唑萘菌胺亦为呼吸作用抑制剂,但其对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性品系病菌高效,尤其对壳针孢属(Septoria)真菌防效优异。该产品对小麦锈病和大麦锈腐病的防效均优于氟环唑,田间施药7周后仍表现出明显效果,其保护期要比三唑类杀菌剂长2周左右。
2010年初,吡唑萘菌胺在英国首先获得登记,当年还在爱尔兰和新西兰登记,同年在三国上市。2013年4月1日,吡唑萘菌胺在欧盟正式登记,有效期至2023年3月31日。在英国上市的吡唑萘菌胺62.5 g/L和嘧菌环胺187.5 g/L的复配产品Bontima,用于冬大麦和春大麦上的病害防治。与吡唑萘菌胺复配的有效成分还有:氟环唑(复配产品商品名Seguris,下同)、嘧菌酯(Reflect Xtra、Symetra)和苯醚甲环唑(Reflect Top、Embrelia)等。
吡唑萘菌胺属于先正达2009―2012年开发的4个新产品之列,这4个新产品分别为:谷物杀菌剂520(isopyrazam,吡唑萘菌胺)、种子处理杀菌剂524(sedaxane,氟唑环菌胺)、玉米和甘蔗田除草剂449(bicyclopyrone)以及杜邦公司的杀虫剂Cyazypyr(cyantraniliprole,溴氰虫酰胺),这些产品的年峰值销售额预计可达10亿美元以上。其中的氟唑环菌胺也为琥珀酸脱酶抑制剂。
2014年3月24日,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95%氟唑环菌胺原药和44%氟唑环菌胺悬浮种衣剂已在我国取得临时登记,有效期至2015年3月24日。44%氟唑环菌胺悬浮种衣剂登记用于玉米种子包衣,防治丝黑穗病,用药量为15~45克/100千克种子。
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英文商品名Solatenol)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又一个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它对亚洲大豆锈病具有杰出防效,持效期长,先正达就此产品与杜邦获第五届Agrow Awards最佳创新化学奖的杀菌剂oxathiapiprolin签署了全球相互授权协议,这是两公司继8年前关于啶氧菌酯和氯虫苯甲酰胺协议后的又一项技术授权协议。目前,苯并烯氟菌唑尚未在我国登记。
此前,拜耳和巴斯夫也在我国强势推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如拜耳的氟吡菌酰胺(fluopyram,年峰值销售额2亿欧元)、巴斯夫的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年峰值销售额4亿欧元)和啶酰菌胺(boscalid,峰值销售额超过3亿欧元)等。日产化学的噻呋酰胺由于专利过期更是在我国呈全面开花之势。
琥珀酸脱酶抑制剂类杀菌剂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单边上扬的漂亮走势。2011年此类杀菌剂的全球销售额为5.81亿美元,啶酰菌胺在其中拔得头筹。
先正达、拜耳和巴斯夫等世界农药巨头都参与了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研究与开发,该类杀菌剂必将以其杰出的性能成为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后又一重要的产品类型,成为推动杀菌剂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
啶酰菌胺概述:
啶酰菌胺是固体的,储存在0-6度。可制成超低体积液体剂、油悬浮剂等新剂型。
啶酰菌胺是德国巴斯夫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xx病、灰霉病、各种腐病、褐腐病和根腐病,2004年在英国、德国和瑞士注册。啶酰菌胺属于线粒体呼吸链中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抑制剂。对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其它杀菌剂无交叉抗性。
化学名称:2-氯-N-(4’-氯二苯基-2-基)烟酰胺
毒性:急性口服:2000 mg/kg;急性经皮:2000 mg/kg,是一种低毒杀菌剂。
啶酰菌胺是一种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它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病都有活性。对防治xx病、灰霉病、菌核病及各种腐病有很好的效果。它对其他杀菌剂的抗药性也很有效。主要用于防治油菜、葡萄、果树、蔬菜、大田作物等病害。对多菌灵和他克莫林没有交叉抗性。
扩展资料:
1、作用机理
能抑制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氨基酸、糖和能量,干扰细胞分裂和生长,对疾病有神经保护和治疗作用。抑制孢子萌发、细菌管伸长、菌丝生长和孢子母细胞形成真菌生长繁殖的主要阶段,杀菌效果直接由母体活性物质引起,没有相应的代谢活性。对多菌灵和他克莫林没有交叉抗性。
2、合成方法
(1)以邻氯硝基苯为原料,通过对氯苯基硼酸的Suziki反应,与2-氯烟酰氯还原缩合,合成了目标产物。
(2)以邻碘苯胺为原料,先与2-氯烟酰氯反应,再与对氯苯基硼酸铃木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啶酰菌胺
啶酰菌胺专利期多少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啶酰菌胺持效期有多长、啶酰菌胺专利期多少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