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2132023-3-5
保定在战国时期南部属于晋国和鲜虞国,北部属于燕国。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
今保定之名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 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在春秋战国时期保定西南部建立了鲜虞国,后来晋国不断东侵,保定南部逐渐被晋国和鲜虞国占领,北部则为燕国所有。
扩展资料:
保定市总面积22190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下辖5个市辖区、15个县,4个县级市,设有1个xx级高新区。
保定市拥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2017年完成生产总值3449.7亿元。
同时保定也是xx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xx园林城市,是中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 ,WWF低碳试点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戏曲之乡、游泳之乡。
也被人们称为长寿之城、冠军之城 ,诞生了荆轲、刘备、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等一批历史名人 ,2017年12月26日,保定市入选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定
很早就有人了。
原始社会末期的唐虞时代,今保定分属于冀州和幽州。周武王灭掉商王朝后,保定属燕侯国。
春秋时期,保定西南部建立了鲜虞国,后来晋国不断东侵,保定南部逐渐被晋国和鲜虞国占领,北部则为燕国所有。
公元前380年的战国中期,齐伐燕占领桑邱(距今保定城北10公里左右),保定为齐国所辖。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约中山国伐燕,燕国北部为齐国占领,南部被中山国占领,保定为中山国所辖。 [30]
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分新城县置清苑县,因清苑河得名,系保定设县之始。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置奉化军(治清苑县),天成三年(928年)升为泰州,为保定设州之始。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因清苑为宋太祖赵匡胤祖籍,又为北宋军事重镇,故于清苑县治所设保塞军,因此时地处宋辽交界之地,置保塞军和保州,故取保卫边塞之意为名。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率军北伐驻保塞半月余,称金台顿。太平兴国六年,保塞军升为保州,以寓永保安定之意。淳化三年(992年),州、县治所迁至保定城区。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陷保州,仍沿宋制称保州,又名金台驿。
金天会七年(1129年),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
古城保定(4张)
金贞佑元年(1213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军南侵,破保州城,保州遂为废墟。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重建保州城,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顺天军为顺天路,保州为路治。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取永保安定之意,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辖区与今行政区范围大体相近,历代政区变化多在此基础上调整。
明洪武元年(1368年)九月,废保定路改保定府,别名保阳郡。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称帝,定都北京,北平行都司复名大宁都司迁保。正德十年(1515年),明王朝设保定巡抚署。崇祯十一年(1638年)设保定总督,同时置保定总监军。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始为直隶省会。雍正二年(1724年),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
中山国地 保定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有三千多年历史。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分新城县置清苑县,因清苑河得名,系保定设县之始。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置奉化军治清苑县,天成三年(928年)升为泰州。 秦上谷郡 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改河北中北部为上谷郡,保定位于其中。后来保定成为河北都会, 则称保定为上谷。 始建保州城 宋淳化三年(992)李继宣知保州,筑城关,浚外濠,葺营舍,疏一亩泉河,造船运粮,保州始成都市。因处于宋辽边界,宋辽多次在此地战争。金末年,保州城在战乱中成为废墟。 重建保州城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张柔主持重建保州城池,重新划市井,定民居,建衙署,筑寺庙,造园林,修筑土城墙,疏浚护城河,引一亩泉河水入城,既起到防御作用又改善城中水质,并利用水能在城外建水力石磨,奠定了保定城的基础。新建的保州城为京师门户,为燕南一大都会。 建府学及书院 宋熙宁四年(1071)保州建州学。明代改为保定府后,又始建府学,并建有二程书院、金台书院、上谷书院。 明代改建保定城 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都督孟善加固城墙,以砖石砌城,筑女儿墙堞口3710雉。隆庆年间(1567~1572),张烈文等三任知府将土城逐步改建成砖城,加固并增筑城楼,从战略防御出发,根据当时条件和地利,确定城池形制,城周基本呈方形,唯西城南部向外呈弧形凸出500米,整个城池形似足靴,故有"靴城"之称。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今保定之名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
1、上谷郡始建于战国燕昭王姬平二十九年,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大古城村,因建在大山谷上边而得名。
2、保州是如今的保定市。北宋建隆元年(960),因宋太祖祖籍所在之地,故在清苑县置保塞军,寓“保卫边塞”之意。
3、保定地理位置紧邻京城,为军事要地,是京城立都的重要保障,军防所需,早在明代根据地形条件,将城池就由“土城”改为“砖城”,形成似“靴状”的平面轮廓,历来传诵“天子脚下立靴城”之说。而今古城保定仍保留着“靴城”遗址。
4、保府始建于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李继宣知保州,筑城关、浚外濠、葺营舍、疏一亩泉河、造船运粮,保州始成都市。元明时成为拱卫京师的重镇,清保定府为直隶总督驻地。
扩展资料
保定历史文化
1、方言俚语
保定话是保定市地方方言,属汉藏语系冀鲁官话保唐片,为四声调、无入声、部分儿化(很多er不与前面的字连读,而是独立成wer)、不分尖团,轻声少于普通话,一声较普通话更低平,少有二声。
2、民间文艺
1)保定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老生调,从元代时尚小令“河西调”变化而来。保定老调是河北省古老地方剧种之一,也是保定特有的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早期老调行当以生、净为主,而生、净两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为区别于河北梆子,故名老调梆子,即老调剧种。
2)涿州皮影
涿州皮影是流传于保北涿州、定兴等地的“皮影戏”。演出时使用的文场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四胡、扬琴、小三弦等,随之就有了伴奏音乐和过门。武乐还有大镲、大铙等。
音乐结构属于板腔、曲牌综合体,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琴腔、垛板、还魂调、悲调,曲牌有“三赶七”等。行当分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
3)满城寸跷
寸跷发源于满城县东于河村,据说由宫庭舞演变而来,已有2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九十年代初,满城县文化馆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对该濒临灭绝的古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整理,并将其搬上舞台映屏。
4)高洛古乐
涞水县义安镇高洛村古名“高乐”。“高乐”是一种古老的、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其中的祭祀音乐相传是华夏音乐始祖伶伦4800年前所创的“黄帝家庙”祭祀音乐的变存。“高洛音乐会”是高洛村民自愿参加、义务排练、义务演出的民间器乐演奏花会。
2006年,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被批准列入xx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雄县赵岗古乐
保定赵岗音乐会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传承的乐曲内涵和谱式可追溯到唐朝晚期。由佛教曲、道教曲、民俗曲组成,表现形式有唱诵和器乐演奏,使用的乐器和传承演奏的方式仍以传统方式进行,吹奏乐有管子、笙、笛子、云锣,打击乐有鼓、铙、钹、铛子。
6)饮食文化
保定是中国第九大菜系“冀菜”发源地,从保定历代文物中的谷物工具、熟食陶器,还有商代的爵,中山国当时的羊羹等,都印证了保定饮食的历史。保定传统小吃和菜肴有驴肉火烧、大慈阁香油、高碑店豆腐丝、白运章包子、卤煮鸡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定
关于保定的来源哪个朝代和保定是怎么来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