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蟑螂怎么办能除根?
2522023-2-19
北京时间18日凌晨,比利亚雷亚尔官方宣布,巴坎布不再是黄色潜水艇的一员。虽然国安尚未官宣,但此笔签约几乎已经板上钉钉。
故事的过程我们都知道了,只是故事的结局让众人大跌眼镜——巴坎布买断合同变成自由身,由此不需要向足协掏出那笔巨额“引援费”。
没有拿到引援调节费其实不算啥,让足协更“受伤”的是,巴坎布解约的案例,或许在“引援费”时代给中超各支球队提供了一个签约大牌外援的模板——先买断,再自由加盟。
解约金,3亿人民币
出生于1991年4月的巴坎布拥有法国和民主刚果双重国籍,身高1米82的他在场上踢前锋。
巴坎布由法国青训体系培养,19岁便代表索肖上演了法甲处子秀。在索肖的四年,他一共出战107次,打进21球。2014年,巴坎布加盟土超的布尔萨体育,首个赛季就进账13球,杯赛更是12场打进8球,成为赛事最佳射手。
在2015年从布尔萨体育加盟比利亚雷亚尔后,他每个赛季都有十个进球以上的输出,一共在各条战线打进了48球。本赛季,巴坎布更是状态火热,15场比赛一共打进9球,并列排在西甲射手榜第五的位置。
根据德国《转会市场》的最新估价,巴坎布目前的身价已经来到了2500万欧元,较之2017年6月时1600万欧元身价有了极大涨幅。要知道,在2015年夏天刚刚加入比利亚雷亚尔时,他的身价仅为750万欧元。
实际上,在上赛季中超结束后,北京国安一直希望求购奥巴梅扬,但转会接近完成时最终还是失败了。之后,国安就接触了巴坎布,一个多月后,基本敲定了加盟。
西班牙当地时间1月3日,比利亚雷亚尔主教练卡列哈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巴坎布要离开的消息。卡列哈同时透露,由于巴坎布合同里解约条款被激活,所以无力阻止这桩转会。
国安打动巴坎布的方式,自然是钱。
据悉,国安给巴坎布开出一份为期四年的合同,年薪则是他在比利亚雷亚尔时候的两倍。
据西班牙著名媒体《阿斯报》早先透露,国安将直接支付4000万欧(约3亿人民币)的违约金,而法国《队报》也表示国安已经激活了巴坎布4000万欧元的解约条款。
虽然没有国安目前尚未官宣,但据悉巴坎布来到国安已经板上钉钉。
据知情人士透露,无论如何,巴坎布最终的价格,应该都会创造国安引援新的花费纪录。
足协的引援费又黄了?
在卡列哈透露巴坎布要离开消息传出的第二天,中国足协发布了一则通知,大意是冬季转会窗口期继续会收取“引援调节费”。
根据去年夏天引援调节费的要求,如果单个外援引入资金超过4500万元,俱乐部就将等额缴纳相应的引援调节费用。
本来,按照国安引援巴坎布的流程,这一笔高达数千万欧元级别的引援一定会让国安向足协掏出巨额“引援费”,可这一切,都将不会发生。
北京时间1月18日凌晨,比利亚雷亚尔官方宣布巴坎布买断合同,不再是黄色潜水艇的一员。也就是说,巴坎布在加盟国安之前,身份已经变成了自由身。
德国转会市场网中国区管理员朱艺透露,这笔转会在形式上将会是自由转会,不产生任何转会费。
“转会市场网站将参照内马尔的转会,根据双方俱乐部的实际收支情况,将转会费记录为4000万欧元。巴坎布将和国安签约4年。”
据悉,完成这些,国安只需要支付一笔费用给西甲联盟,然后激活巴坎布的解约条款即可。
这样一来,巴坎布的转会形式就变成了自由转会,而国安也无需向足协缴纳任何的引援费用。
本来,按照FIFA的“韦伯斯特条款”,巴坎布想要单方面自行买断合同离队,由于没到28岁,必须得等到三年之后。否则将会受到国际足联的禁赛处罚。
但是,该规则只是针对保护期内的单方面解约,只要巴坎布和比利亚雷亚尔双方达成协议解约,就不会受到禁赛处罚。
这样一来,国安“史上最贵外援”就不会缴纳任何的引援费用。这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中超各俱乐部继续引进大牌外援,开了一个不好的“先河”。
俱乐部只需和看中的外援俱乐部谈妥价格和个人条款,然后球队出钱让球员和老东家解约,以自由身加盟中超即可。而足协煞费苦心的“引援费”或许也会在这种情况下变得名存实亡。
答:调节费是指中国足协为了抑制金元足球的迅猛势头,在2017年施行的各中超豪门俱乐部超标引援向中国足协缴纳的费用。
调节费是指中国足协为了抑制金元足球的迅猛势头,在2017年施行的各中超豪门俱乐部超标引援向中国足协缴纳的费用,这其中,包括广州队、北京国安、上海海港、山东泰山等俱乐部都悉数缴纳了不菲的引援费用。费用将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用于:资助足球公益活动及公益设施、青训、普及足球、推动足球科技进步和服务xx振兴足球战略和发展规划。
中国足球只有让你想不到,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2017年5月24日晚,就在举国球迷都在关注亚冠上港对阵苏宁的“中超德比”之时,中国足协在其官方网站上接连发布两条新政。一条规定:从2018赛季起,中超、中甲联赛俱乐部在参加中联赛、足协杯赛的过程中,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U23国内(港澳台除外)球员,必须与整场比赛累计上场比赛的外籍球员人数相同;另一条规定:自2017年夏季注册转会期起,对处于亏损状态的俱乐部征收引援调节费用。尽管25日晚足协发公告称要采纳各方意见,但是两条新规还是令圈内圈外一片哗然。
疑问·解读
新政谁能真正说得清?
足协新政一经发布,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震惊。细琢磨起来,又能品出其中的仓促、不专业以及政策的模糊。无论是强制让U23球员登场,还是外援购买的限制政策,其中都有不少漏洞,大伙普遍都比较困惑。目前恐怕就连政策制定者,也很难清楚地解释政策的细节实施问题。
对于U23球员与外援等量上场的规定,显然有一个最基本的矛盾。足协的出发点是鼓励俱乐部多用年轻球员,而对于俱乐部来说,U23的小将肯定没有二十七八岁的当打之年的主力用得顺手;并且新政中规定,整场比赛累积上场的U23球员必须与上场比赛的外籍球员人数相同。央视足球解说员邵圣懿就发问:“纯技术探讨,我能上五个U23,然后上五个外援吗”?因为在足协规定通知中,确实没解释U23球员与外援使用的上限。
关于征收引援调节费用的政策,足协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各俱乐部之间为了引援疯狂烧钱的举动。说的浅显一点就是,亏损的俱乐部本不应该有钱再来购买高价球员。若是强行买,那买人花多少钱,就得再给足协交等额的一笔钱,这些钱据称将全额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用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社会足球普及和足球公益活动。但所谓的“亏损”如何定义,按照2016年的统计,整个中超收支为正数的只有亚泰与延边。这两家俱乐部显然属于球迷印象中“比较穷”的俱乐部。而像华夏幸福、权健这些俱乐部完全不差钱,他们是否“亏损”也真不是足协能够定义的。
疑问·影响
24岁就可以退役了?
按照足协的说法,新政将在2018赛季实施。很显然,新政一定会给中超,甚至是中国足球带来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政带来的破坏或者说是变化,是我们现在无法估量和预计的。
新政实施,最直观的变化可能就是高水平外援会作鸟兽散。但其实如果新政实施,受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外援,而是本土的非U23球员。因为按照现有政策,大多数俱乐部可能选择“3+3”的出场方式。即三名外援加三名U23球员,这也就导致除这六名球员外,只有五名本土非U23球员可以登场,一些年龄偏大的有能力的老将可能因此无法获得足够的出场时间。而如果采用在比赛行将结束的时候再派出U23球员的“小花招”,那么无异于浪费了全部的换人名额,这对于任何俱乐部来说都将是打击,球员伤病,红黄牌停赛都可能直接导致球队成绩受到影响。
新政一旦实施,一定会导致大量23岁以上的正处当打之年的球员迅速失去比赛机会。球队年龄结构也从28岁峰值急坠到23岁以下,这显然对那些23岁以上的球员不公平。所以很多球员在了解新政后发微博表达自己的情绪,足球评论员贺炜直言:“新政策下,很多球员是不是24岁就可以退役了”?
记者也就新政问题和圈内人探讨,一位足球经纪人就表示:“前一段时间里皮提出来,用U23换U23,我们都觉得这个应该是科学、可行的,但如果要把U23人数直接和外援画等号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要打亚冠的球队怎么办,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而且这也导致了U23年龄段球员的超高溢价,有一些U23球员的身价,都超过国脚了,这正常吗?”
疑问·背景
只因此前的新政没啥用
足协在此时发布两则这样的新政,令人震惊的同时也发人深思。诚然,中国足球还在低谷中徘徊,但很显然,无论中超还是中甲,都有日渐红火的趋势。何必在此时用新政来改变如今的格局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足协对此前发布政策带来的变化并不满意。
2017赛季初,足协已经就外援与U23球员发布过新政。要求每场中超中甲比赛必须有U23球员出场,外援数量也缩减。这样的变化引发争议,带来的结果就是,几乎每轮比赛都会有U23球员成为“炮灰”,出场不久就被匆匆换下。比如上港的张华晨,他在连续首发七轮后,总的上场时间才超过九十分钟。
在高层看来,这样的新政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此前两次就足球改革产生的变化发声,一次是关于中超高薪引进外援等话题的谈话;一次是关于大规模海外并购、俱乐部烧钱严重、外籍球员收入过高、不重视青训等问题的谈话。由此可以看出,总局对中国足球尤其联赛发展的重视是空前的,甚至直接督办了职业联盟成立的进度。总局高层认为,所谓的新政不管用,那就必须要有“新新政”来补充。而记者采访著名足球记者肖良志时,他就表示,这次“不满意”的绝不是足协这个层面,所以足协即便对这次的“新新政”有所保留也只能听从。但肖良志也表示,高层并非足球专业人士,在其他人士的建议下,有一些“激进”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当想法太过激进的时候,是否有人能够用足够的专业知识说服他们,就显得非常重要。”
疑问·未来
中超盛景将成过去式?
足协的新政,很可能导致目前很多中超强力外援纷纷被遣散。要知道,如今中超联赛如此受瞩目,与胡尔克、奥斯卡、保利尼奥等大牌外援的到来是分不开的。他们带来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让联赛愈加繁荣,而足协的新政,会让这种繁荣很快趋于平静。
对于球迷而言,只有精彩的比赛才有吸引力,而当一群实力一般的年轻球员在场上踢球时,比赛精彩程度大打折扣,球迷观看比赛的热情自然也会打折。足协新政目的看似发展青少年足球,其实带来的最直接影响便是许多有实力的球员上不了场,联赛精彩程度下降。没有了球迷,也注定让中超联赛失去关注度,进而导致的便是投资人的撤离,中超联赛的繁荣也很可能提前谢幕。要知道,中超联赛刚刚获得了中国平安未来5年10亿的赞助,各方面对于中超联赛的美好前景正在憧憬之中,结果突然袭来的新政不知道会让多少赞助商、投资人凉透了心。
从对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考虑,积极培养年轻球员,加强年轻球员的登场时间,让他们有比赛可打是正确的,合理化外援价格也是对中国足球负责任的做法。但正因为要从长远考虑,要为中国足球负责,才应该更加理性,更加科学的去探讨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而不是一股脑将政策推出。
对职业联赛投资人而言,这不仅是外援政策变化炒掉个把外援的问题,行政命令般的联赛制度调整,他们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听命,投入巨资的俱乐部没有话语权,也没有主宰自己发展的权力,这种境遇很显然会狠狠打击他们的投资热情,这一打击带来的灰心失落,恐怕不是中国足协一句“此指令来自高层”能缓解的。
2017年开始的。
中国足协是从2017年夏季转会窗口开始执行引援调节费,按照规定,中超、中甲俱乐部注册转会期内引入外籍球员资金支出超过4500万元人民币每人、引入国内球员资金支出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每人的相关俱乐部,应等额缴纳引援调节费用。
中超调节费是当时金元时代的巅峰时期,为了平衡强队和弱队的差距,联赛出台的一项控制球队引援的方式。
足协为什么收引援调节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足协收钱、足协为什么收引援调节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