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怎么处理?
2112023-2-27
苯甲嘧菌酯亩用量50至80克。
苯甲嘧菌酯,主要适用葡萄黑痘、霜霉、白腐,水稻纹枯的药品。为复配的除菌剂,有很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高效、广谱且低毒环保,是绿色无公害产品。
主要成分:12.5%苯醚甲环唑
增效成分:20%嘧菌酯
水分散粒剂规格:10g
性能特点:
1、三唑类复合除菌剂,具有内吸性,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强烈抑制病原孢子形成,使病原菌致死。
2、杀菌谱广,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产量和保证品质。
3、对各种蔬菜、水果、禾谷类作物等的病害有防效。
4、本品主要用于防治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柑橘疮痂病、西瓜蔓枯病、番茄早疫病、葡萄黑痘病、小麦纹枯病、全蚀病,花生叶斑病、网斑病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5、本品耐雨性好,即使在多雨季节也可以使用,仍能充分发挥药效。
使用方法:
1、黑星病:用3000至5000倍液,连续喷药2至3次,施药间隔7至14天。
2、番茄早疫病、草莓xx病:用1500倍液喷雾。
3、柑橘疮痂病:用2000至2500倍液喷雾。
4、西瓜蔓枯病:每亩用水分散颗粒剂50至80克,兑水喷雾。
注意事项:
使用时请勿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
发病初期进行喷药效果最佳,施药合理间隔期为5至7天。
下雨时不能喷药,喷药后6小时内下雨要重喷。
嘧菌酯的最佳用药时间为开花前、谢花后和幼果期,使用方法是在霜霉病、早疫病、炭疽病、叶斑病等病害发生初期施药,一般用25%悬浮液的嘧菌酯1000-15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每隔10天喷一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具体使用参考说明书。
嘧菌酯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可以用作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嘧菌酯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界病原菌都有着很好的活性,杀菌谱广,可用于治疗谷类、蔬菜、果树、花生、马铃薯、咖啡、草坪等出现的xx病、锈病、颖枯瘸、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多种病害,具体用量根据作物和病害的不同调整,正常情况下每亩可以施用有效成分2.5-26克,通常为6.5-23克。
另外嘧菌酯还能增加植株的抗病性,有较长的特效期,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成本,延缓作物衰老,拉长收获期,增加总产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嘧菌酯不能与乳油类农药混用,也不能与有机硅类的增效剂混用。
嘧菌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农药。对真菌(子囊菌、担子菌、鞭毛菌和半知菌)的几乎所有病害都有很好的活性,如白点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和水稻温病。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用量为25毫升至50毫升/亩。嘧菌酯不能与农药乳油,尤其是有机磷乳油混配,也不能与有机硅增效剂混配,会因渗透性过大、扩散而引起药害。
已发现嘧菌酯对保护地番茄有毒性,番茄苗移栽后2周内应慎用。发现蔬菜白斑病已对嘧菌酯产生抗药性,连续施药2次以上效果明显下降。
嘧菌酯的原药和化合物已经过了专利期。从2013年3月开始,国内大量厂家开始生产和推广单剂和复配产品,对其他类型杀菌剂造成了很大冲击。
国内主要剂型和含量:
25%悬浮剂、50%水分散粒剂和32.5%嘧菌酯苯醚悬浮剂、20%至32%嘧菌酯丙环唑悬浮剂和20%至5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0%至50%嘧菌酯·烯酰吗啉SC/WG等(不包括种子处理)。
功能特点
1.杀菌谱广:一药可治多种疾病,减少用药量,降低生产成本。
2、增加抗病能力:少生病,生长旺盛,早生早上市。
3.提高抗逆性:气候恶劣,产量高。
4.延缓衰老:延长收获期,提高总产量,增加总收入。
5.持效期长:特效期15天,可减少用药次数,减少蔬菜农残。
6.高效安全:强内吸渗透效果明显,天然低毒,安全无污染。
嘧菌酯的使用方法
嘧菌酯的最佳施药时间为开花前、开花后和幼果期。使用方法是在霜霉病、早疫病、痈、叶斑病等发病初期。一般在茎叶上喷洒25%嘧菌酯悬浮剂,每10天一次,作物每季最多可使用3次。请参考具体的使用说明。
嘧菌酯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可用作茎叶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嘧菌酯对真菌界几乎所有的病原菌都有很好的活性,杀菌谱广。可用于治疗谷类、蔬菜、果树、花生、马铃薯、咖啡、草坪等作物上的各种病害,如白点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水稻温病等。具体用量可根据不同作物和病害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施用有效成分2.5-26克..
此外,嘧菌酯还能增加植物的抗病性,有较长的特效期,减少用药次数和成本,延缓作物衰老,延长收获期,增加总产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嘧菌酯不能与乳油农药或硅氧烷增效剂混用。
嘧菌酯每亩用多少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嘧菌酯每亩用量、嘧菌酯每亩用多少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