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黑屏怎么处理
2322023-3-17
夏完淳是明朝末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散曲家、骈赋作者,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下面是关于夏完淳是哪个朝代的的内容,欢迎阅读!
夏完淳是哪个朝代的
夏完淳是明朝末期的。
夏完淳简介
夏完淳(1631年—1647年)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明亡之后取别名为“复”。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词人、散曲家、骈赋作者,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隐匿故居,试图再起。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辗转跟随吴易,在太湖一带继续抗清,再次失败后,避居嘉定岳父家中,为参与策反清松江提督吴胜兆,秘密回到故乡松江。吴胜兆事败,导致通海案也被清廷发现,夏完淳因为是其中首领之一,受到缉捕,于南明永历元年六月底七月初之间在家乡被捕,遗母与妻,九月十九就义于南京,年仅十七岁。
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别云间》等。夏完淳不仅是明末民族英雄,同时是明末诗坛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以优美雄壮著称;夏完淳亦工词,其词哀婉凄恻,成就也较高;夏完淳在狱中完成的.数首散曲也是明代散曲的珍品;夏完淳在狱中写的散文《狱中上母书》是出色的作品;夏完淳的赋也有出色作品,如《大哀赋》、《寒泛赋》等;夏完淳也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史学作者,其《续幸存录》评价南明弘光朝廷人物得失,常有很独到的见解。夏完淳一生虽然只有十七岁,但在诗、词、曲、赋、散文、史学方面都留下了杰出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占有突出的地位。
夏完淳的故事
这样一个人,有了他的存在,一部浩瀚中国文学史,平添几多豪气,几多傲骨;有了他,那国破家亡的凄凉,又陡增几许悲壮,几许轩昂。可是数百年来,他的诗,很少有人读到;他的名字,很少为人所知。至少当代公众中,知道夏完淳这个名字的,为数不多。但是,这个16岁为国赴死的少年诗人,应该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有了他,自宋以来至民 国,中华民族萎靡不振,几度亡国的千年屈辱史,也见一线亮色。
夏完淳,生于1631年,卒于1647年,松江华亭人(今上海人)。他才华横溢,胆识过人,9岁即能赋诗为文,名重一时。不幸生于动荡年代。明末,朝廷昏庸,宦党专权,政治极其黑暗。又连年大灾,饥荒尤烈,民众以野菜树根为食,饿死者甚多。政局动荡不安,内战不断。李自成起兵,明灭。斯时夏完淳年仅14岁,随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太湖抗清,征战于长江流域。夏家本为江南名门望族,富甲一方,为救国复明,父子倾尽财富,毁家抗清。历经两年血战,无奈明朝大势已去,独木难撑。夏完淳16岁兵破被俘,壮志未酬。生死关头,凛拒苟且偷生,慷慨赴难。
少年如此英雄,还难得才思敏捷,写下几多诗文,辑有《夏完淳集》传世。他的诗文,写军旅艰辛,追思死去的同仁志士,写赴死前的心情,慷慨激烈,高亢雄壮。他写道:“投笔新从定远侯,登坛誓饮月氏头。莲花剑淬胡霜重,柳叶衣轻汉月秋。励志鸡鸣思未楫,惊心鱼服愧同舟。一身湖海茫茫恨,缟素秦庭矢报 仇。”少年英雄倚剑报国形象跃然纸上。兵败入狱后,他写下这样的句子以表心曲:“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厉英魂。”英雄恨,泪满巾,何年三户可亡秦。”少年的侠肝义胆,激越豪情,英雄气概,吞山河,盖宇宙。
少年英雄更难得有柔情万种。临刑前写《遗夫人书》与妻诀别:“三月结缡,便遭大变,而累淑女,相依外家,未尝以家门盛衰,微见颜色。虽德曜齐眉,未可相喻!贤淑和孝,千古所难。不幸至今吾又不得不死;吾死之后,夫人又不得不生。上有双慈,下有一女,则上养下育,托之谁乎?……言至此,肝肠寸寸断,执笔心酸,对纸泪滴……身后之事,一听裁断,我不能道一语也,停笔欲绝……吾累汝,吾误汝,复何言哉?呜呼。见此纸如见吾也。”少年英雄视死如归,绝无贪生之念。
四百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少年英雄的侠骨、诗章、柔肠,穿越时空,撞击我心。短短一生,竟如此不凡,实乃旷世之英才。
诗人夏完淳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夏完淳]相关诗词 别云间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一剪梅·咏柳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即事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卜运算元·秋色到空闺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十二玉阑乾,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精卫·北风荡天地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
婆罗门引·春尽夜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春归不阻重门。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登楼望、柳外销魂。
绝句(四首选一)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
别云间(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
朝代:明代
作者:夏完淳
原文: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云间》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夏完淳的作品,该诗是诗人在故乡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被清兵逮捕时,写就的一首绝命诗,诗人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此诗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既表达了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格调慷慨豪壮,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此诗风格沉郁顿挫,手法老到圆熟,成语典故信手拈来,化入无痕,无一丝童稚气,不像出自十七岁少年之手,这是家学渊源训育和斗争实践磨练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全诗意脉流注贯通,语词率真豪壮,虽作者无意求工,但他高度的爱国热忱构成其诗作的内在生命,造成了文品和人品的结合。
《别云间》
【作者】夏完淳 【朝代】明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白话翻译: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扩展资料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其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
次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永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年)夏,作者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别云间》即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夏完淳是哪个朝代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夏完淳是哪个朝代的?、夏完淳是哪个朝代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