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哪个朝代的

舍溪插画2023-10-20 17:48:54我要评论

与哪个朝代的,第1张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东晋时期的故事。

历史上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但他们不是一个朝代的。近代小说研究家蒋瑞藻(1891-1929)最早提出,梁祝传说最初产生在东晋。他所依据的,是辗转引述的宋徽宗大观间明州知事李茂诚所撰的《义忠王(梁山伯)庙记》,其实也属于传说性质,并非严格的史料。

20世纪30年代,诸家已对东晋说大致取得了共识。钱南扬说得最准确和肯定:“这个故事托始于晋末,约在西历四百年光景,当然,故事的起源无论如何不会在西历四百年之前的。至梁元帝采入《金楼子》,中间相距约一百五十年。所以这个故事的发生,就在这一百五十年中间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在越州上虞县有一个女子,叫做祝英台。祝英台一心出外求学,后来与丫环女扮男装前往书院读书。读书期间,祝英台与书生梁山伯交好,偷偷爱慕他。在她向山伯表明心迹时,被马文才偷听到了。

等山伯向英台提亲时,发现已被马文才抢先下聘,回家后山伯因相思病重,不久病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在迎亲队伍经过山伯的坟墓时,跳进坟墓,坟墓马上合起来,不久从中飞出一对蝴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哪个朝代 历史上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哪个朝代

1、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东晋时期的。

2、梁山伯东晋会稽人(今浙江绍兴人),时任会稽下辖鄮县(今宁波)县令。位于市区西郊5公里处的梁山伯庙、梁祝合穴冢及夫妻桥、寝宫等文化遗址,被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专家确认为梁祝故事的正宗发源地。

3、祝英台是《梁祝》传说中的女主角,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即公元377年。祝家也是由于北方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而南迁的士族,定居在会稽大都市下辖上虞县(今绍兴上虞区),在一处荒僻的梅溪源头聚族而居,人们都把这里称之为祝家庄,传到祝英台已是南迁之后的第四代了。

4、《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与《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xx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西晋始,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xx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隋朝与历史上哪个朝代最相似?为什么?

隋朝与历史上秦朝最相似

1都是从分裂到统一;

2.都是后一个朝代是个鼎盛王朝(汉朝、唐朝,并且都是两汉、两唐);

2.都是父亲开国,儿子败国;

3.继承皇位的都不是长子,且长子都被陷害;

4.他们是有功劳的:一个是修筑的万里长城,一个是京杭大运河。但是,当时是劳民的。

5. 两个重要王朝都是传承: 汉承秦制、唐承隋制。

6.:都是结束了此前的诸侯混战或动荡社会:秦朝结束战国纷争,统一中国;隋朝结束南北朝混战,统一中国;

7.:建立的统一的政治基础:秦朝统一汉字,统一度量衡,建立了规范;隋设立三省六部制、初步建立了官制、法制,为以后的历朝历代做出了贡献。

8.都修建了大型的工程,留下了文化遗产:秦朝修的万里长城、驰道、水利工程;隋修筑了大运河。建立的统一的政治基础:秦朝统一汉字,统一度量衡,建立了规范;隋设立三省六部制、初步建立了官制、法制,为以后的历朝历代做出了贡献。

: 两个重要王朝都是传承: 汉承秦制、唐承隋制。

相似点二:都是结束了此前的诸侯混战或动荡社会:秦朝结束战国纷争,统一中国;隋朝结束南北朝混战,统一中国;

相似点三:建立的统一的政治基础:秦朝统一汉字,统一度量衡,建立了规范;隋设立三省六部制、初步建立了官制、法制,为以后的历朝历代做出了贡献。

相似点四:都修建了大型的工程,留下了文化遗产:秦朝修的万里长城、驰道、水利工程;隋修筑了大运河。

隋朝在前面与秦最相似!在后面与元朝最相似!首先秦,隋,元,灭亡的的直接原因都是修建大型工程导致的民怨沸腾,最后引发了起义!(秦是宫殿之类的,隋是修建宫殿再加上修建大运河,还有南巡。元朝就是因为治理黄河,好心导致了起义啊,朱元璋就是这个时候混出来的)其次也是最关键的秦,隋,元,都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进行的调整的时代.最后他们三个朝代都是相当的短命 。

1秦朝把中国从奴隶社会转变为了封建社会,并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制。完成了大一统在先期奠定了祖国的疆域!以后的两汉,两晋南北朝基本都采用了秦朝的政治制度!

2隋朝,隋朝是在南北朝时期发展起来的,当时已经在应用最早的三省六部制了,后来被唐所灭,三省六部制也被在唐朝完善并且一直延续到了明朝(期间在宋朝虽然与三省六部制的制度有些出入但是总体依旧延续三省六部制度)。

3元朝,这是奇特的朝代,也是一个短命的少数民族政权!不过它留下的政治制度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就是我们所说的省。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立了行中书省,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在地方实行三司制度,(后又设立巡抚啊。总督,督师之类的地方大员。)但也简称省(其实就是元朝行省制度的分权版本)到了清朝正是建立省这一地方名称!

寒食节与哪个朝代的哪个人有关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大辽和哪个朝代同时期

辽、西夏、北宋三足鼎立

辽建立于公元916年,开国皇帝是耶律阿保机,原本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部落首领,后来契丹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于是耶律阿保机就在公元916年称帝,最初国号是“契丹”,后改为“大辽”,通称辽国、辽朝、辽。

辽与同时期的西夏、北宋三足鼎立,极盛时期疆域覆盖今天中国的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省等一带,比西夏、北宋的疆域大得多,国力也强得多。公元1125年,辽被金所灭,国祚209年,历9代君主。

北魏和哪个朝代同时期

北魏属于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前一个朝代应该是十六国。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汉、在中原建立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为止。

北魏简介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接受孝静帝禅让,建立北齐。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

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制度与民族融合。

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关于与哪个朝代的和哪个朝代的衣服最好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