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怎么处理
2782023-3-21
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
高适(700-765),字达夫。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世称“高常侍”。
岑参(715—770),南阳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
李颀(690?— 751?),赵郡(今河北赵县)人,长期居颍水之阴的东川别业(今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曾任新乡尉。久未迁调,归东川别业过炼丹求仙的隐居生活。高适、王昌龄、王维、崔颢都是他的好朋友。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二十二年中宏词科。初补秘书郎,调犯水尉,谪岭南。后任江宁丞,又因事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乱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序言:在我们学习了初中和高中的知识之后,我相信很多人都学习过边塞诗以及了解过很多边塞诗人。那么究竟什么是边塞诗?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边塞诗他是最早出现在唐代有一批文人,例如王昌龄,王维高,适岑参等,他们非常擅长描写在边疆征战生活的类似的诗,后世的他为边塞诗人。
盛唐全面发展
其实在汉魏的时候都已经出现了一些边塞诗,但是直到隋唐的时候,这些边塞诗的数量都不多,当时我们所知道的主要有初,唐四杰和陈子昂。而到了盛唐时期,边塞诗则全面的发展。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具有其他朝代不一样的美学风格,他更豪放,磅礴,悲壮等。
唐代四大边塞诗人
从那些诗人描写的边塞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当时的边塞当中,很多人在面对战争时不怕艰难的巨大精神力量,同时他们拥有着不屈的意志,想要为xx付出自己的热血的豪情,以及还有一些战士想要在战场上为自己立功立民的豪情壮志,打出一片天地。现如今,很多人对唐代的四大边塞诗人看法不同。因为有些人会认为四大诗人分别是高适岑参,王昌龄,李欣。有些人士认为,高适岑参,王昌龄和王之焕。
边塞诗特点
对于王之涣的评价,很多人认为他写的边塞诗只有4首,所以才对他是唐代的四大边塞诗人饱有附议。我们在学习唐代的边塞诗的时候,主要有四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天塞诗的题材很广阔,有人会写一些将是为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会写在边塞地区生活艰苦士兵们的生活条件艰难,还有人会写一些将是对自己家的思乡怀念之情。第二大不一样的是会有很多边塞诗人描写唐代边塞地区的边疆地理、风土人情和一些壮观风光。
最著名的有四位
1.高适
(700-765),字达夫。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2.岑参(715—770),南阳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二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
3.李颀:(690?—
751?),赵郡(今
河北赵县)人,长期
居颍水之阴的东川别业(在今河南登封)。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不久任新乡尉。经五次考绩,未得迁调,
因辞官归东川。其诗以边塞诗著称,描写音乐的诗篇,亦具特色。他在唐代诗坛地位颇高。
4.王昌龄(六九八-约七五七),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七二七)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5,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生卒年月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青年时期,性格豪迈,多才多艺.他会写诗,又会唱歌跳舞.《唐才子传》说王翰"工诗,多壮丽之词".是盛唐的边塞诗派.存诗不多,以《凉州词》最为著名.
6,崔颢(704
—754),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曾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从崔颢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早年曾漫游江南一带,也在长安和洛阳居住过.开元后期在河东节度使幕中任职,到过幽燕河朔边塞之地.
边塞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边塞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代。唐以前,边塞诗只有200首左右,而唐代就有2000多首!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等,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翰的《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唐朝的王维是边塞诗的代表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老将行》等)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1盛唐边塞诗人代表人物
边塞诗派——岑参
岑参,荆州江陵人,一说南阳人,后徙居江陵,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封常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任封常清幕府判官。
唐代宗时,曾任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故世称“岑嘉州”;后约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六岁。
边塞诗派——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盛唐边塞诗人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岑参、高适、李益等
著名诗篇如:
《出塞・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其一》(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回。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哪个朝代有边塞词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古代边塞诗人、哪个朝代有边塞词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