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明君是哪个朝代

暮色上浓妆2023-10-20 21:27:54我要评论

五代明君是哪个朝代,第1张

周世宗柴荣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他是一个懂得体贴老百姓的人。就是因为在这个朝代他是第5个皇帝,但是他却不跟其他皇帝一样,他每天都坚持上朝。听大臣们的意见。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哪些明君

1、概括来讲主要有:

秦:始皇嬴政西汉: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东汉: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三国:东吴大帝孙权西晋:武帝司马炎东晋:无十六国:后赵明帝石勒、前秦宣昭帝苻坚南朝:刘宋武帝刘裕、刘宋文帝刘义隆、萧齐高帝萧道成、萧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则天帝武瞾、玄宗李隆基、宪宗李纯、武宗李炎、宣宗李忱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十国:南唐烈祖李昪、吴越太祖钱镠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圣宗耶律隆绪北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匡义、神宗赵顼南宋:无西夏:景宗李元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吴乞买、世宗完颜雍西辽:德宗耶律大石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明: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孝宗朱祐樘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2、以上皇帝要么是开国明君,要么是治国有方,都还算明君行列的一员。

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第一明君,若他多活几年,就不会有靖康之耻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这时候的皇帝不怎么值钱,毕竟全国拥有“皇帝”名号的大大小恐怕得有十几个。

甚至经常出现一个皇帝还没干上两年就被部下推翻的事,所以很少有能被人记得住的皇帝。然而后周的第二位皇帝,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周世宗柴荣,还是值得大家记住的,因为他被后世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柴荣同志本来家境很不错,但在乱世之中变化太快,还没等柴荣长大,这家里就败落了。柴荣没有办法,只能去投靠自己的姑父,也就是周太祖郭威。

郭威成为皇帝之后,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全被刘承佑给杀了),于是就立柴荣为皇子(此时柴荣被郭威收养,改名郭荣)。在954年,郭威病逝,柴荣按照郭威遗诏继位。在这里必须说下,虽然后世都叫“柴荣”,但其实人家一直叫“郭荣”,入的是郭家的族谱,直到死也没有改回“柴荣”,只是当赵匡胤做了皇帝才强迫柴荣的孩子改回姓“柴”。

柴荣这边刚继位,北汉刘崇就打算趁着后周新君继位之时来趁火打劫。刘崇因为前面被郭威揍怕了,所以这次出兵除了带北汉的军队,他还联络了契丹人来帮忙,双方合兵一处浩浩荡荡就来找事了。

后周这边接到消息后,柴荣打算御驾亲征,但朝中大臣不同意,毕竟柴荣刚刚继位,威信不足,大臣们对柴荣的带兵能力不太信任,总之一个意思就是让郭威在开封待着,打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然而柴荣力排众议,坚持御驾亲征,毕竟军队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安心。

柴荣带着周军在高平之南与北汉军相遇。这时发生的事证明了柴荣亲自出征是正确的。就在两军将要开战之时,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徽临阵脱逃,造成军心不稳,几千士兵也一哄而散。就在这危机之时,柴荣冒着前线如雨的箭石上前督战,士兵们一看皇帝都上来了,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士气大振,将北汉与契丹联军一举击溃。随后为整顿军纪,柴荣将四十多个临阵脱逃的将士当众斩首。柴荣在高平击败北汉军后,挥师北上,直接就把太原给围了,虽然最后没能打下太原消灭刘汉,但也是把刘崇打出了心理阴影,再也不敢小看柴荣了,并且柴荣也通过此战树立了自己在国内的威信。

柴荣教训完北汉回来,就开始了在国内的改革,并打算先用十年时间统一天下,再用十年时间休 养生 息,然后用十年让天下富足。可以说柴荣这人不但能打仗,还有很大的志向。他在国内整军练武,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减少赋税,并且鼓励百姓开荒,在其统治期间,后周的国力出现了大幅上升。

甚至柴荣为了提高xx实力,还限制佛教发展,因为这时候的寺院不但不交赋税,还占有大量的田地,寺院内的和尚也大多是青壮年。柴荣看着这些寺院就恼火,就颁布了禁令,只允许xx审核通过寺院继续存在,其他的都要关闭,僧人也得还俗。后周全国原有寺院三万三千所,一下子就被关闭了三万多所,只留下了两千六百多寺院。说白了,在柴荣看来,和尚太多,虽然佛祖愿意,但他这个皇帝不愿意,所以和尚们就得还俗去种地交赋税。

柴荣在改革国内时,还不断的发起统一战争,先是攻打后蜀,夺取四州之地。柴荣随后马不停蹄的发起了对南唐的进攻。南唐本是一大国,可以说也曾经阔过,南楚就曾经被南唐灭国,那实力也是杠杠的。

然而杠杠的南唐碰到柴荣也成了软面条,柴荣连续三次发起对南唐的进攻,南唐屡次战败,最后南唐无奈只能将淮南全部割让给柴荣,南唐李璟从此再也不能称帝了,而只能称“国主”。后面赵匡胤能灭掉南唐,就是这个时候柴荣打下的基础。

柴荣在打服南唐之后,就想着要收回幽云十六州,毕竟这块地太重要了。于是在959年,柴荣发起北伐。此时的辽国是著名的“睡王”辽穆宗在位,内部xx频繁,对于此次柴荣的北伐反应消极,而柴荣也趁机收复了幽云十六州中的宁州、莫州、瀛洲,而这一切仅仅用了四十二天的时间。可以说,柴荣此时如果再打下去,趁着辽国内乱,完全有可能收复整个幽云十六州,然而 历史 没有假设,就在柴荣打算进军幽州之时,他突发重病,无奈只能撤军。

柴荣回到开封没有多久就病逝,在位仅仅六年的时间,上天也许就是喜欢开玩笑吧,柴荣本想用十年的时间统一天下,然而上天就给了他六年,就是这仅仅的六年,他也给后面的北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柴荣病逝没有多久,赵匡胤就在陈桥发动兵变,篡夺了后周的江山,虽然赵匡胤统一了中国大部,但幽云十六州再也没有机会被收复,试想下,假如柴荣再多活两年,也许幽云十六州也就收复了,自然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靖康之耻”。

五代十国时,有哪些明君、贤臣、猛将?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勖的后唐所灭。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后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柴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他们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一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吴的开创者杨行密,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中被唐朝提升为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建都扬州。到杨溥在位时,丞相徐温等立杨溥为天子,国号吴。但此时,杨氏大权早已旁落。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废杨溥自立,国号唐,建都金陵,改姓名为李昪,史称"南唐"。到后主李煜时,为北宋所灭。唐壁州(四川导江)刺史王建,从894年开始,先后兼并西川、东川和汉中之地。后梁建立,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子王衍继位,以奢侈荒淫、刻剥百姓著称。925年,后唐庄宗派兵灭前蜀,用孟知祥(李克用侄女婿)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926年,孟知祥入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攻占东川。934年,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当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又攻取凤州,疆域与前蜀相同。但孟昶和王衍一样,刻剥惨毒,奢侈成性。965年为北宋所灭。吴越的创建者钱镠,在893年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节度使。不久,因讨越州军阀董昌有功,升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都于杭州,拥有两浙之地。这一地区战争很少,生产发达,经济繁荣。钱氏政权五传至钱俶,于978年降北宋。唐末,马殷割据湖南。907年,后梁封他为楚王,都于潭州(长沙)。927年,后唐又封其为楚国王。马殷死,诸子争立,政局混乱,951年被南唐攻灭。但南唐灭楚不久,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以后刘言被其部下杀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963年为北宋所灭。893年,王审知随其兄王潮据福州,897年,继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909年,后梁封他为闽王,据有泉、汀等地。王审知死后,继位的都是暴君,内乱不休,945年被南唐攻灭。905年,刘隐为唐静海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大彭郡王。隐弟刘龑继位后,扩大了势力范围,于917年称帝,国号越,建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南汉"。南汉君主都极其奢侈,统治十分残暴,境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971年为北宋所灭。907年,后梁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24年,后唐庄宗封他为南平王,都于江陵,仅有荆州一地,至唐明宗时才得归、峡二州,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963年亡于北宋。北汉为后汉高祖弟刘崇所建。951年,郭威代汉。刘崇据河东之地,在太原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979年亡于北宋。

关于五代明君是哪个朝代和五代的君主有什么特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