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供血不足怎么办
1992023-3-13
防治地下害虫金针虫,用800-1000倍液的辛硫磷乳油灌根,效果比较好。
(1)生活习性与危害特点
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成虫叩头虫一般颜色较暗,体形细长或扁平,具有梳状或锯齿状触角。胸部下侧有一个爪,受压时可伸入胸腔。当叩头虫仰卧,若突然敲击爪,叩头虫即会弹起,向后跳跃。幼虫圆筒形,体表坚硬,蜡黄色或褐色,末端有两对附肢,体长13~20毫米。根据种类不同,幼虫期1~3年,蛹在土中的土室内,蛹期大约3周。金针虫危害新移栽烟苗根部及在茎基部掘洞,引起烟株萎蔫和死亡,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时,危害程度较低。
(2)防治措施
①农业防治。秋后深翻土壤,进行冻垡,可明显降低第二年的虫量。施用的有机肥要保证充分腐熟。在有机肥中还可喷施辛硫磷等农药。②灯光诱杀,可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③毒饵诱杀,可用90%的敌百虫150克对水90倍拌煮的半熟秕谷5千克、或对水30倍拌炒香的麦麸5千克。将毒饵撒在蝼蛄和蛴螬活动的地方,每667平方米用毒饵2千克左右。④药剂防治,发生幼虫危害时可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或制成毒土撒在畦内。
防治地下害虫金针虫目前还是比较容易的,可以用百分之3辛硫磷或是百分之三克百威(限制使用)撒施。
也可以配合用百分之十高效氯氟氰菊酯加毒死蜱喷雾或浇灌。这可以消灭大部分地下害虫。
注意的是要看你是种植什么作物,蔬菜和药材有些是不能用的。看下说明后使用。
冬瓜是我们桌子上常见的食物。它被宝藏覆盖着。冬瓜子,皮,肉都可以用来制药。现在种的冬瓜都是面积大,产量高。但是在种植冬瓜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就会被病害侵蚀。冬瓜针虫就是其中之一。幼虫吃土壤中的种子和发芽的芽,也能咬蔬菜幼苗的根,吃进根部,导致作物枯萎死亡,导致缺苗断垄,甚至毁坏整片田地。
幼虫和成虫在土壤中越冬。北京在10厘米的深度,当平均地面温度为6.7摄氏度时,幼虫在3月下旬开始移动和伤害。4月中旬,土壤温度15-17摄氏度,是危害的高峰期。6月份,当土壤温度达到28摄氏度以上时,它潜入深层土壤,变得更热。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又开始危害。从10月下旬到11月,它潜入深层土壤。第二年成虫出现蛰刺,活跃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白天潜伏在表土中,晚上出土交配产卵。幼虫5月初孵化。
种植前土壤处理,可使用48%地麦灵乳油200毫升/亩,可将10公斤细土混撒在种植沟内,或混施农药和农家肥。50%辛硫磷、48%乐施本、48%毒死蜱、48%蛆拌种,生长期可使用以下杀虫剂控制危害,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48%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25%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噻虫胺微胶囊悬浮剂50-75g/亩;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土壤温度是影响金针虫危害的重要因素。金针虫在30-120厘米深的土层中以成虫或幼虫越冬。次
土壤温度上升,幼虫移至13-17厘米土层深度。当地表土壤温度变低时,幼虫上升至13cm以上土层,危害秋季播种的小麦幼苗。金针菇适合有机质少、土壤水分15%-18%疏松的沙土,能适应干燥,主要发生在旱地。及时浇水可以减少金针菇的危害。当土壤湿度达到35~40%时,金针菇的危害停止,潜入15~30cm深的土层。因此,当麦田发生针虫严重时,通过浇水可以达到防治的目的。一般每隔5天浇一次水,然后再浇一次水,使土壤含水量超过40%,即可达到防治针虫的目的。
金针虫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主要为害禾谷类、薯类、豆类、甜菜、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幼虫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不能发芽,如已出苗可为害须根、主根和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主根受害部不整齐,还能蛀入块茎和块根。主要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会危害小麦、玉米等多种农作物以及林木、中药材和牧草,多以植物的地下部分为食,下面中国农药第一网小编为大家介绍金针虫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的主要方法为合理施用巴内达碧卡复合肥、精耕细作、翻土、合理间作或套种、轮作倒茬。耕作方式应适宜,不能使用未处理的生粪肥,适时灌溉对地下害虫的活动规律可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土壤含水量对主要地下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不明显。
2、生物防治
1)植物性农药。利用一些植物的杀虫活性物质防治地下害虫.如油桐叶、蓖麻叶和牧刑叶的水浸液,以乌药、芜花、马醉木、苦皮藤、臭椿和差皂素等的茎、根磨成粉后防治地下害虫效果较好。
2)昆虫病原微生物。昆虫病原微生物具有寄主广泛、毒性高、致死速度快、使用安全等特点,对一些化学药剂难以防治的钻蛀、隐蔽性害虫及土壤害虫具有特殊的防效,应用前景极为广泛。寄生金针虫的真菌种类主要有白僵菌和绿僵菌。
金针虫
3)捕食性天敌。由于金针虫在地下活动,因此捕食性天敌在控制金针虫为害上很难发挥大的作用,尚未有利用捕食性天敌成功控制金针虫的案例报道。
4)性信息素诱杀。金针虫成虫已经出土,可利用性信息素诱集,是金针虫种群动态监测和防治的重要手段。
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对作物的伤害较小,并且容易实施,成本较低,但效果可能稍差些。最常用的方法为人工捕杀、翻土晾晒、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金针虫对新枯萎的杂草有极强的趋性,可采用堆草诱杀.另外,羊粪对金针虫具有趋避作用。
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当前控制害虫最为有效和快捷的方法之一,当前国内外控制金针虫的主要途径仍依赖化学防治。但金针虫在土壤中活动深度变化较大。药剂施入土中很难发挥理想的杀虫作用,并易造成环境污染,危及食品安全,因而药剂的筛选及施药方法是化学防治的关键。目前,化学农药常用于土壤处理、药剂拌种、根部灌药、撒施毒土、地面施药、植株喷粉、毒土(饵)、涂抹茎干等来防治地下害虫。一些药剂实验中,辛硫磷、甲基异柳磷最为常用,效果也较明显,还有二嗪农、敌百虫、速灭杀丁、林丹、艾氏剂、地虫磷、呋喃啉、乐斯本、硫双威、毒死蜱、氟氯菊酯等。通过防治实验和对金针虫为害的系统观察,明确金针虫的发生时期,选择合适的关键时期进行防治,效果最好。
草莓地里的金针虫用氯氟氰菊酯或溴氰菊酯或甲氰菊酯或联苯菊酯或百树菊酯或氯氰菊酯等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灌根防治,效果很好,死得快,死得彻底,控制期长,残留期短,残留量少,不污染草莓,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
关于什么农药能杀死金针虫和杀死金针虫的最好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