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被盗怎么改密码?
1652023-2-24
江南丝竹的主弦是二胡。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等地区丝竹音乐的统称,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笛子、萧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是起源于明代嘉隆年间,乐队变编制灵活,少则3-5人,多则7-8人,曲调优美纯朴。
什么是江南丝竹的主弦
江南丝竹是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的传统音乐,在明代嘉隆年间,以为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主的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是由来逐渐形成了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和民间活动紧密结合,后被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的主弦是二胡,其乐队的编制比较灵活,一般大多3-5个人左右,多达7-8人,曲调优美纯朴,清新悦耳,轻快明朗,技法丰富,变化层出不穷,具有小、细、轻、雅的艺术风格。
江南丝竹的价值
江南丝竹音乐的产生和延续,对中国民族音乐室的研究以及戏曲、民俗文化、群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演奏技法和音乐风格含蓄,同时包含这协调、包容的文化内涵,在民族音乐史、民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清丽的江南丝竹(茶亭)
□阿坤
伴随着丝弦与竹管乐器演奏出的轻柔、舒缓的旋律,也许会在你的想象中,展现出这样一幅美妙的情景:在冬日的阳光下,数株斜插的寒梅,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这就是江南丝竹《三六》或称《梅花三弄》所表现的乐曲意境。
江南丝竹是源于江、浙一带的民间乐种,它以竹笛、箫、二胡、琵琶、扬琴、小三弦、笙、板等为常用乐器,进行和谐的演奏,所谓“采苏杭之丝,载洞庭秀竹,变吴越佳音,集弦索精萃,江南有丝竹者”。由于它曲调流畅,情绪乐观,深得江南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在那细致优美、清新活泼的演奏中,不仅表现了江南人民清丽含蓄、朴素勤劳的性格,而且反映出江南地区山清水秀、丰产鱼米的地方特色。
江南丝竹的演奏形式,最早属于民间风俗音乐,从清末以后逐渐形成独立的丝竹演奏形式,在长期的演习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八大名曲,它们的名目是:《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慢六板》、《欢乐歌》、《云庆》、《四合如意》及《行街》。除此而外,经常演奏的还有《老六板》、《快六板》、《快花六》、《霓裳曲》、《鹧鸪飞》、《柳青娘》、《倒扳桨》及《叠层楼》等。这些乐曲,一经江南丝竹的演奏,顿觉迥然异趣,别有韵味。所以前辈艺人曾以“小”、“雅”、“细”、“轻”四个字概括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小”,是指乐队的小,少则三四人,多则也只是十来人,随带的乐器也只有七八件,便可演奏一支支动听的乐曲。“轻”,是指音乐情趣的轻快,及轻型乐队的配合自如,得心应手。“细”,是指演奏风格上的细腻。“雅”,是指音乐气质上的优美秀雅、柔和清丽。
细心聆听江南丝竹的人,会发觉城乡的丝竹会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说来,农村的丝竹,粗朴遒劲,乐观爽直;城镇的丝竹,细腻婉转,清丽典雅。如今,来到江南,尤其是农村,还时常能听到江南丝竹的曼妙音乐。
花桥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镇是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辖镇,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昆山市东部,地处苏沪交界处,东邻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有“江苏东大门,苏沪大陆桥”之称。花桥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经济结构长期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三麦和油菜。改革开放后,第二产业崛起。2006年设立花桥经济开发区和花桥国际商务城后,依托紧邻上海的地缘优势,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
江南丝竹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以竹笛、二胡为主奏乐器,用琵琶、扬琴、小三弦等伴奏,音乐优美流畅,具有小、雅、细、轻的特点。花桥地区的江南丝竹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成立的鸡鸣堂及橄榄社,一直以来都有专门的演奏班子,并积累了一批特色曲目。1999年,花桥镇被评为苏州市民乐之乡。2000年组建友卫丝竹班,并将江南丝竹、司仪、沪剧、锡剧、歌曲等融合一起,使渐趋衰落的花桥丝竹再现风采。
江南丝竹源于哪个朝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江南丝竹起源于哪个朝代、江南丝竹源于哪个朝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