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长哪些虫

未来可期2023-10-23 05:26:11我要评论

茄子长哪些虫,第1张

种植茄子主要的病虫害都有哪些?该如何做好预防?

立枯病 发病前期,幼苗茎基部出现不规则暗褐色病斑;发病中期,幼苗皮层变色腐烂、茎部干缩变细,茎叶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数日后整株枯死,并不倒伏。这就是与猝倒病最明显区别。病发症状:茄子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会发生,会危害茄子叶片,对果实影响不是太大,病发初期叶片出现小小的白色斑点,随着病情加重病斑也会不断扩大,最后严重时会使叶片蜷缩变小,变成畸形。

蚜虫,很烦人,俗称腻虫,但是为害大棚和日光温室里的茄子蚜虫主要是棉蚜。棉蚜一年十几代,特别能繁殖的一族,气候温暖和空气较干燥有利繁殖,在温室蔬菜上越冬、繁殖和为害,茄根结线虫病是由植物寄生线虫——瓜哇根线虫引起。线虫以成虫或卵在病组织里或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带虫的土壤和肥料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翌年,越冬的幼虫或越冬卵孵化出的幼虫螨虫一般喜欢高温干旱的环境,所以防治时首先降低大棚温度,增加空气湿度。预防一般使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已经出现虫害的可以用螺螨酯、乙螨唑、乙唑螨腈等进行喷雾防治,严消灭植株残体、杂草等处的越冬虫源。虫害发生初期,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2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对水喷雾。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通过诱虫板进行诱捕害虫。当在幼苗时,挂放的高度应高于幼苗10—15厘米,植株高度长到接近诱虫板时,要随着植株增高提高10—15厘米。诱虫板在短短的几分钟结合中耕或者换茬整地时,通过大水灌溉淹死虫蛹。当发现虫害时,要立即用4.5%高效氯氰菊酯3000~3500倍液,或者40%菊杀乳油2000倍液喷施防治。

保护地栽培茄子易出现哪些病虫害?如何防治?

保护地茄子易发生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茶黄螨、蚜虫等,病害主要有茄绵疫病、褐纹病、黄萎病等。

(1)红蜘蛛 又名火蜘蛛,虫体为红色或橘红色,成虫和若虫在叶背面吸食汁液,被害叶面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变黄枯焦。

预防红蜘蛛应加强中耕,消除杂草,减少虫源,发现田间有虫害及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5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每隔7天喷1遍,喷2~3次。

(2)茶黄螨 虫体小,肉眼看不出。茶黄螨繁殖速度快,若防治不及时则迅速蔓延。

茶黄螨主要以成螨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越冬,靠风吹和自己爬行传播。成螨和幼螨集居在植株幼嫩部位刺吸汁液。被害部位表皮细胞木栓化,呈灰褐色或灰白色,增厚变硬。叶片被害后停止生长,叶背面变成茶褐色,叶缘向背面卷曲。

当发现田间个别植株嫩叶有变小增厚,发硬、叶背油浸状时,立即用药防治。可用3%的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4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20%的三氯杀螨醇乳剂1000~1500倍液喷洒植株。喷药重点部位是植株的上部嫩叶、茎及生长点、花蕾和幼果。

(3)蚜虫 喜食番茄嫩叶及生长点,以成蚜和若蚜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分泌蜜露,使叶片皱缩卷曲、变黄。

蚜虫主要分布在叶背面,因而叶背是防治重点。防治蚜虫应选择不同性质的农药交替使用,以提高药效。

防治蚜虫可利用蚜虫对黄色、橙色的趋性特点,在黄色或橙色纸板上涂抹废机油诱杀有翅蚜。也可用40%的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2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2.5%的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防治。

(4)茄子绵疫病 保护地茄子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茎叶。受害部分以老熟果实为主,发病初期病部生水浸状圆形小斑,最后扩展到整个果实,病部逐渐收缩、变软,表面出现皱褶。高温条件下病部生出浓密的白色绵毛状菌丝,果肉变黑腐烂。

此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流行。因此保护地栽培茄子应控制空气湿度,及时摘除老叶,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发病初期用58%的瑞毒锰锌400倍液,75%的百菌清液500~600倍液,25%的瑞毒霉800倍液,40%乙膦铝2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5)茄子褐纹病 主要危害茎、叶及果实。

叶受害初生白色小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病斑,中部浅褐色,边缘暗褐色。茎被害后病斑棱形,边缘深褐色,中间黑白色。果实被害初生褐色圆斑,稍凹陷,病斑表面轮状排列许多小黑点。发病期整个果实腐烂,常脱落或干瘪悬挂在枝上。

预防茄子褐纹病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进行种子消毒和苗床灭菌。进入结果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喷施65%代森锌5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500倍液,75%百菌清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10天喷1次。

(6)茄子黄萎病 一般在门茄坐果后开始发病。发病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叶脉间变黄,叶片萎蔫,以后上部叶片也逐渐萎蔫,病株果实变小变硬,受害严重时全株枯死。剖开根、茎及叶柄,可见维管束呈褐色。

茄子黄萎病应以防为主,注意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定植茄子前可用2~2.5千克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地面,翻入地下25厘米深处。也可在定植时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灌根,每株灌药0.3~0.5千克。

茄子的病虫害有哪些防治方法?

茄子的病害主要有黄萎病、褐纹病、绵疫病、灰霉病等;生理性病害主要有茄子僵果、裂果等;虫害主要有茶黄螨、烟青虫、红蜘蛛、茄二十八星瓢虫等,防治方法如下。

黄萎病

俗称半边疯,是由半知菌亚门的大丽轮枝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叶片受害,发病初期,边缘和叶脉间褪绿变黄,逐渐发展到全叶,在晴天中午前后出现萎蔫,夜间或气温降低后又恢复正常,病叶由黄变褐,向上卷曲,严重时病叶脱落,只剩下空秆,有时半边发病,半边正常。病菌以休眠菌丝,微菌核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由茄子根部伤口侵入,靠种子、病土、农家肥、水流和移苗传播,定植时气温低、地温高、大水漫灌、移苗伤根太多等情况下容易感病。防治黄萎病最好采用托鲁巴姆嫁接,还可在定植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每株灌200毫升;定植缓苗后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量0.3千克,7~10天1次,连用2~3次。

褐纹病

是由半知菌亚门的茄褐纹拟茎点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开始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变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上面轮生许多小黑点。病菌多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靠风雨、昆虫和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扩散,在雨季、温度28~30℃、相对湿度80%以上时容易感病。防治褐纹病在幼苗期或发病初期,可喷布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成株结果期可喷布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10天1次,连用2~3次。

绵疫病

是由鞭毛菌亚门的疫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果实受害最重,开始出现水渍状圆形斑点,边缘不明显,轻凹陷,黄褐色至黑褐色,病部果肉呈黑褐色腐烂状;在高湿条件下病表面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病果易脱落或收缩成僵果;受侵染的果实,收获时没有病斑,但经过1~2天会全部腐烂。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主要靠风雨和流水传播扩散,田间湿度大,低洼、雨后排水不畅、偏施氮肥等情况下容易感病。防治绵疫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防治,7~10天浇1次,连用2~3次。

灰霉病

是由半知菌亚门的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果实多在幼果期发病,初期果蒂周围产生水渍状褐色病斑,扩大后颜色变暗并凹陷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较厚的灰色霉层。病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靠气流传播扩散,低温、高湿或激素处理后营养不良容易感病。防治灰霉病可及时人工摘除残花瓣,也可在发病初期采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连用2~3次。

僵果

是由授粉受精不良以及营养不良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果实生长停滞,小而不正,果肉僵硬、发黑。防治僵果可采取精选种子、培育壮苗、配方施肥、适时浇水及激素处理等措施。

裂果

是由浇水不均及害虫危害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果实纵裂或果顶横裂,果实纵裂主要是供水不均造成的,果顶横裂主要是茶黄螨造成的。防治裂果主要采取均衡供水及及时防治茶黄螨等措施。

茶黄螨、烟青虫

参阅观赏辣椒中茶黄螨、烟青虫的防治。

红蜘蛛

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害虫。以成蝶、幼螨和若螨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初期叶片上出现灰白色小点,以后逐渐变成灰白色斑和红色斑,严重时叶片反卷,焦枯脱落,果实受害,变硬,呈灰色。主要以成螨在树皮及土缝内越冬,靠自身吐丝、风雨、农事操作进行传播扩撒。防治红蜘蛛的方法与防治茶黄螨相似,可参阅相关部分。

茄二十八星瓢虫

鞘翅目瓢虫科害虫。成虫两个鞘翅上各有14块黑斑,可用以区别七星瓢虫。以成虫和幼虫取食茄子叶片、果实和嫩茎,叶片的叶肉受害后残留网状表皮,形成不规则的透明凹纹,果实受害后,果皮变硬,呈灰色,果肉变苦。以成虫在土穴、篱笆及壁缝等处越冬,成虫白天活动,有假死性,并相互残杀。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茄子长哪些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茄子长哪些虫子图片、茄子长哪些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