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的话会怎么办?
2832023-2-20
peanut diseases
胡宝珏
已知花生病害有50余种,其中真菌病害30余种,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害10余种,线虫病11种。中国已发现的花生病害有30种。
种类
花生病害的种类很多,其中严重影响花生生产的有北方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花生褐斑病(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花生根颈腐病(Diplodia gossypina Cooke)、花生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花生锈(Puccinia arachidis Speg.)、花生网斑病(Phoma arachidicola Marass,Pauer et Boerema)、花生条纹病毒病(Peanut strip virus,PStV)、冠腐病(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以及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等。
分布和为害
北方花生产区以北方根结线虫病、花生条纹病毒病、褐斑病、网斑病、根颈腐病为主,个别发生青枯病及锈病;南方两熟花生区以青枯病为主,局部地区发生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arenaria chit-wood)与灰霉病;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以褐斑病、黑斑病〔Cercospora personata(Berk Curt)Ell.et EV〕,青枯病及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根颈腐病为主,个别发生锈病。此外,福建发现花生丛枝病(MLO)。
花生病害引起产量损失一般在10%左右,严重时达50%以上。根结线虫病与青枯病一般产量损失在20%~30%,严重时造成颗粒无收。
发病规律
多数花生病害的病菌通过种子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次侵染来源,花生整个生育期发生的病害,病菌主要借风雨、昆虫、田间经流水及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再侵染。
病害控制
花生病害常采用以下措施加以控制。①农业措施:轮作换茬、种植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合理密植,加强栽培管理,促进花生生长,增强抗病力。②种子处理:用多菌灵、拌种灵等药剂拌种或浸种,能减轻根颈部及茎部病害的发生。③药剂控制:多菌灵、百菌清、双苯三唑醇等药剂对多种叶部病害及茎部的真菌性病害有效。根结线虫病严重发生的地块,可用D-D混剂、防线剂1号及涕灭威等处理土壤。
花生根结线虫病
peanut nematode root-knot disease
胡宝珏
由根结线虫引起,主要为害花生根部组织,也可侵染果和果柄的一种线虫病害。
分布和为害
花生根结线虫病在美国及非洲一些xx发生,并造成一定损失。中国主要分布山东、河北、辽宁、陕西、广东、广西等花生产区,以山东发生最重。受害花生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达70%~80%,个别严重地块能造成绝产。病原线虫主要侵染花生地下部分的根、果及果柄,花生播种后胚根伸出,侵染期幼虫从根端侵入,根端逐渐形成纺锤状或不规则状的虫瘿,随后从虫瘿上长出幼嫩的毛须根,线虫再次侵入,又形成新的虫瘿,经过多次反复侵染,使整个根系形成“须根团”。荚壳上的虫瘿呈褐色疮痂状突起。幼果上的虫瘿乳白色,略带透明状,根部及果柄上的虫瘿形成葡萄穗状虫瘿簇,整个植株萎蔫不长,叶片黄化瘦小,叶缘焦灼,盛花期病株与健株大小相差悬殊,很易识别。
病因
中国为害花生的线虫主要有两个种,即北方根结线虫(M.hapla Chitwood)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Neal)Chitwood],属垫刃目,本属特点是雌虫没有胞囊阶段,卵藏于从阴门分泌出体外的卵囊内,侵染期幼虫的吻针约10毫米左右,这两个种的主要区别是北方根结线虫的雌虫阴门近尾尖处常有点割,近侧缘处没有横纹,不为害禾本科作物,而花生根结线虫的雌虫阴门近尾尖处无点割,近侧缘处有不规则的横纹,能侵染禾本科作物。北方根结线虫卵两端宽而圆,一侧稍膨胀隆起,一侧稍内陷,似肾形,长72~130微米,宽30~45微米,卵包于棕黄色的卵囊内,每个卵囊有卵100~300粒。侵染期幼虫呈线状,无色透明,头钝尾尖,尾端有不规则的缢缩,吻针呈大头针状,食道有两个弯曲,活动缓慢,体长280~530微米,宽12~23微米,后期呈大豆荚形。雄成虫蠕虫状,灰白色,头部略尖,尾端钝圆,尾部有两根明显的棒状交合刺,体长1060~1550微米,体宽28~40微米。雌成虫呈葫芦形、洋梨形或尖桃形,乳白色,前端尖细,后端椭圆形,体长360~850微米,体宽200~560微米。
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豆科、十字花科、锦葵科等16科80余种植物。甘薯是非正常寄主,能侵染但不能发育完成世代,可用作轮作作物。
侵染过程与病害循环
病原线虫以卵和幼虫附于残根残果上,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第二年当平均地温达到11.3℃,卵开始孵化,幼虫开始活动,平均地温达12℃以上时,春播花生胚根刚萌发,侵染期幼虫从根端侵入,由根皮细胞向内移动,经过皮层,头部钻入中柱或中柱的分生组织,用吻针对细胞壁进行频繁的穿刺,最后插入细胞内,由食道腺分泌毒液,破坏中柱细胞的正常生长,引起薄壁细胞发展过速形成巨型细胞,并以此为中心肥大生长,形成突起的虫瘿。雌虫定居组织内不再移动,雄虫可离开组织到土壤中,然后钻入其他虫瘿与雌虫交配。花生根结线虫在中国北方一年完成三个世代。
病害控制
花生根结线虫病常以农业防治和药剂处理为主。①农业措施:有改土增肥,轮作换茬和刨晒病根。北方花生产区可与玉米、小麦或甘薯实行两年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的虫口密度。在花生收获时进行深刨,将根系上的线虫带到地表,经过干燥,消灭部分线虫。②药剂处理土壤:以灭克磷与甲拌磷混用,播种时施于播种沟内,还可用15%涕灭威颗粒剂,呋喃丹、25%益舒宝颗粒剂等,施于拌种沟内防治效果较好。
花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锈病等。下面是花生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茎腐病
症状: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茎腐病主要以种子带菌为主,连作病重,早播病重,因此应实行合理轮作,种子贮藏前要充分晒干,播前要进行晒种、选种,不用霉变、质量差的种子,做好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3%进行药剂拌种。
2、根腐病
症状:茎基部水浸状,黄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严格选种、晒种,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全田喷雾。
3、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
症状:褐斑病病斑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温多雨的7、8月份是防治叶斑病的重点时期,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每隔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
4、花生锈病
症状:底叶最先开始发生,叶片产生黄色疱斑,小形,周围有很窄的黄色晕圈,表皮裂开后散出铁锈色粉沫,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5%粉宁500倍液全田喷雾。
文章来源:
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必须在选用优良品种、实行平衡施肥、适期适深播种、合理密植基础上,抓好一拌三喷。
1.药剂拌种 亩用2.5%适乐时种衣剂20克(2袋)+“天达2116”(拌种专用)25克(1袋),兑水0.75千克,拌种15~20千克,晾干后播种,可防治苗期枯萎病,促一播全苗。
2.生长期喷雾 花生生长期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特点,一般要喷3次雾。
(1)第1次喷雾 花生齐苗后,亩用96%恶霉灵10克(2袋)+“天达2116”(壮苗专用)50克(2袋)+3%啶虫脒40毫升,兑水30千克喷雾,可防治花生根腐病、茎腐病、病毒病,促苗壮。
(2)第2次喷雾 花生初花期,亩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50克+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毫升+“天达2116”(花生豆类专用)50克(2袋),兑水30千克喷雾,可防治花生网斑病、病毒病、棉铃虫、蚜虫,使植株健壮、抗倒伏。
(3)第3次喷雾 花生荚果膨大期,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75克,加“天达2116”(花生豆类专用)75克,兑水45千克喷雾,可防治花生叶斑病和后期早衰。
按上述方法实施,花生饱果多,一般增产15%~20%,成熟期提早7~10天。
另外,花生蛴螬危害的地块,可在金龟子成虫高峰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1000倍液全面喷雾,亩喷药液50千克,亦可在7月下旬(幼虫低龄期),亩用48%毒死蜱长效缓释剂、或20%毒·辛250克,兑水250千克,顺花生垄灌墩。两种方法配合使用效果最佳。
1.锈病
通过对6195份栽培种花生种质资源进行抗锈病性鉴定,筛选出高抗锈病种质102份,中抗种质183份。在这些抗病种质中,大部分是国外品种。从品种类型看,多粒型花生品种中抗病种质最多,高抗锈病花生种质55份。
2.早斑病
在6195份栽培种花生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高抗早斑病种质83份,中抗种质172份,类型间对早斑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多粒型中抗病种质最多,其次为普通型。
3.晚斑病
在6195份栽培种花生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高抗晚斑病资源63份,中抗资源121份。与锈病和早斑病的抗性表现一样,在抗病资源中,大部分是引入资源,而且绝大部分抗病种质属多粒型,占58.3%,其次为普通型,占23.7%。据分析,对叶部病害表现较强抗性的花生种质在育种中的利用效果不很理想,主要原因是抗性与不良的产量性状、荚果性状和种子外观品质紧密连锁,打破连锁是今后抗叶部病害遗传育种的工作重点。
4.青枯病
通过对6195份资源材料的鉴定,获得高抗青枯病种质112份(抗性率达到80%以上)。其中龙生型花生抗性材料68份,占抗病种质总数的60.7%,抗性材料频率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经分析,抗病的龙生型种质全部来自我国南方重病区(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抗病的其他类型种质也主要来自南方病区,显示出这一抗性的进化与花生长期生存环境中的自然选择存在密切关系。
5.根结线虫病
对5700份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的鉴定中,仅发现3份高抗种质,即Zh.h0107、Zh.h2339、Zh.h5140;另有中抗材料Zh.h1338、Zh.h1694、Wh3261、Zh.h4776、Zh.h5163、Zh.h5339以及耐病材料Wh3035、Zh.h4059和Zh.h2330。
6.网斑病
对700份花生资源的抗网斑病鉴定结果表明,高抗种质3份,均为普通型材料。
7.黄曲霉
对来自我国不同生态区的700份花生种质进行抗黄曲霉菌侵染的评价,鉴定结果表明,大部分对黄曲霉菌侵染表现高感,低侵染率种质(50%以下)仅12份,其中EF7284的侵染率最低,为28.57%。低侵染花生种质均为来自南方生态区的珍珠豆型材料。
我国栽培种花生抗病性材料分布
关于花生有什么病虫害和花生害虫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