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是哪个朝代

舍溪插画2023-10-24 08:23:41我要评论

塔是哪个朝代,第1张

塔是从什么朝代开始出现的,其功能与用途是什么?

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14世纪以后,塔逐渐世俗化。

古印度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窣堵坡汉代时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的塔这种建筑形式。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发展出了塔这种极具东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洛阳,并于西门外建白马寺。明帝死后,葬于西北的显节陵,内建一印度式塔,这是典籍中记载的我国最早的佛塔。塔初入中国初期,具有明显的印度式或受印度影响的xxx佛塔造型风格,但很快就与中国的建筑结合起来,特别是与中国早有的木构的楼、台或石阙等高层建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了民族趣味。

大雁塔是什么朝代的?

大雁塔是唐代的。

大雁塔它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也就是652年,因为它位于西安的大慈恩寺内,所以又名为“慈恩寺塔”。修建大雁塔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保存好当时玄奘从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

大雁塔它还是国内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这座建筑的修建代表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如今人们来大雁塔打卡参观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塔的本身了,而是其周边的广场,大雁塔广场如今的知名度很高,大雁塔的北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这里拥有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和最大的水景广场。

建筑结构: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刹高4.87米。1、2两层有9间,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每层四面均有劵门。

大雁塔是哪个朝代?

大雁塔是唐代的。

大雁塔始建于唐永徽年间,原名“慈恩寺浮屠”或“慈恩寺塔”。唐高宗时,玄奘(三藏法师)为收藏从西域取回的佛经、佛像及舍利,于永徽三年(652年)春三月主持修建大雁塔,并亲自按印度窣堵波形制进行设计。

当时,塔共五级,高约60米(以唐尺并“崇一百九十尺”或“凡高一百八十尺”计),砖表土心。虽不可攀登,但“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两千,凡一万余粒。”之后50余年间,砖缝中草木丛生,终致塔身损毁。

建筑风格:

在唐代,新进士及第后,有大唐天子于杏园赐宴,于曲江聚会饮酒,慈恩塔下题名等风俗活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

进入南门,洞壁两侧镶嵌有多通明代题名碑,其中“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乃当时“雁塔”之风光写照。此外,还有描写玄奘辉煌一生的《玄奘负笈像碑》、《玄奘译经图碑》。在塔内一层通天明柱之上,悬挂着四幅长联,写的是唐代的历史、人物、故事。

一层塔内,还设有古塔常识及中国名塔照片展,展示了佛塔的起源与发展,佛塔的结构和分类。塔座登道的东侧墁砖处,平卧有一通“玄奘取经跬步足迹石”,所刻图案生动地反映了玄奘当年西天取经的传说故事,以及他万里征途、始于跬步的奋斗精神。

关于塔是哪个朝代和塔是哪个朝代的建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