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很卡怎么处理
2292023-3-18
1、承天寺在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承天寺又名月台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建造,历代屡经重修,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
2、寺庙内有“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原为五代十国时期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的南花园。除此之外,承天寺也是宁夏银川寺庙、简阳市施家镇寺庙等名称。
作为有着世界宗教博物院著称的泉州来说,到了这里旅行最不能错过的就是逛逛这里的宗教寺院,像烟火气息浓郁的开元寺,有着浓浓异域气息的清净寺,极具闽南信仰特色的天后宫等,都可以让你见识到泉南佛国的意境。
不过如果说到泉州哪个寺院最小众的话,那么承天寺一定算是其中的一个,相比人山人海的开元寺来说,承天寺简直可以用清净来形容,不过这种清净在我看来刚好符合了我对于寺院的定义。
虽然说承天寺小众,但其实始建于957一958年的承天寺,可谓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 历史 的古老寺院,到了北宋时期,承天寺的规模达到了顶峰,殿宇的数量甚至达到了40多座,云集了海内外许多名僧大德。当时承天寺的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此在 历史 上它和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
可惜的是承天寺在60年代的时候被破坏,其后的20年间里承天寺几乎都没有修复,直到1985年的时候在原先的地址上重新修建了承天寺。因此如今我们来到承天寺的时候,看到的建筑绝大多数都是30几年 历史 的建筑,并没有那么古老。
修复后的承天寺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中轴线,依次建造了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文殊殿;第二部分为东轴线分别设置了圆常院、广钦和尚图书馆、旧僧舍、新僧舍、客堂、龙王祠、五观堂、南园故址、大悲阁等众多殿堂;西轴线相对来说就更小众,分设了开山堂、禅堂、光孝寺、王公祠、留公祠、功德堂、许公祠等。
整个承天寺的看点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中轴线上,从南俊路进来之后就是山门,过了山门后就可以看到七座石塔分立于五株老榕树之间。穿过了石塔之后就进入了承天寺的第一个殿堂-天王殿,里面供奉着四大天王像,看点一般打个卡就好。
弥勒殿两侧有着一条150米长的壁画长廊,这个长廊连通了弥勒殿、大雄宝殿和法堂,壁画虽然是现代的产物,但是图面主题丰富,尤其是二米多的二十四诸天像更是巧夺天工。
承天寺中另一个古物应该就是弥勒殿后的大雄宝殿内的铜铸阿弥陀佛,据说这是隋朝留下来的造像,因此也成为了承天寺的镇寺之宝,可谓是在泉州乃至全国都算是一个非常稀罕的古物。
除此之外,承天寺内的其他建筑或许就是因为 旅游 开发,或者因为僧人需求而建造的一些配套设施,旅行者可以不用着重看。或许很多人觉得和开元寺相比,承天寺的确算是逊色很多,但是如果你在泉州旅行时间多余的话,那么不妨来承天寺体验一下清净的感觉。
承天寺在哪里
承天寺在哪里,承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南唐时期修建传承至今的古寺,其内在蕴含着无数的文化历史结晶,历代都有重新修建的经历,该寺庙一尘不染,是信仰者必去的寺庙之一,在泉州这个地方属于重要的旅游景区。
承天寺在哪里1
承天寺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又名月台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建寺,历代屡经重修,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有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原为五代十国时期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的南花园。
承天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
历史起源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于崇阳门东南、南俊巷东侧。承天寺屡修屡废,历经千年,建筑规模却越来越大,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
鼎盛时期殿宇曾达40多座,海内外许多名僧大德出其门庭。文革期间寺宇大毁,弥勒殿、法堂、钟鼓楼、廊庑及山亭塔幢等等被毁,其他则用作民宅、办工厂。
承天寺在哪里2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于崇阳门东南、南俊巷东侧。
承天寺屡修屡废,历经千年,建筑规模却越来越大,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鼎盛时期殿宇曾达40多座,海内外许多名僧大德出其门庭。文革期间寺宇大毁,弥勒殿、法堂、钟鼓楼、廊庑及山亭塔幢等等被毁,其他则用作民宅、办工厂。
承天寺是85年在原址重修的。承天寺环境清幽,颇具城市山林之概,是闹市难得的一片园林缘地。承天寺,被称为“城市山林”的十奇景分别是:偃松清风、方池梅影、卷帘朝日、榕径午荫、塔无栖禽、瑶台明月、推蓬雨夜、啸庵竹声、鹦歌暮云、石如鹦鹉。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将这十景加以总结,写有“十奇”诗七律十首,后明书法家张瑞图将这十景书刻于碑文,传之后世。但也有人认为“月台倒影”、“一尘不染”、“梅石生香”各为十景之一。
闽南古刹承天寺,位于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原为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花园。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957一958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民间传说
相传建寺时,因规模宏大,需用木材无数,为此,有位得道和尚到闽北杉山去向山主化缘。山主以伪善的'态度苛刻地说:“你如果能把你们需要的那些大杉树折断尾梢,我可以施舍,听你砍伐。”
和尚和山主立约后,当夜作法,狂风掠过,巨杉末梢果然尽折,山主仍然讥笑说:“树可砍倒,且看你怎样运走?”哪知得道和尚用禅杖向折梢的巨杉一撞,巨杉立时不见,而在泉州南禅寺大龙王井,却一株一株的浮涌出来,建寺的木材,就这样筹足了。
泉州承天寺,又称月台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崇阳门外东南。在五代时,此地为节度使刘留以效的南园。后周显德年间改建为佛寺,初名“南禅寺”。宋景德四年赐名 “承天寺”。宋嘉佑年间,一度改称“能仁寺”,政和七年复明“承天寺”。宋时承天寺香火旺盛,殿堂宏伟。
宋景德四年,李德明当政赐名“承天寺。”
关于泉州承天寺建于哪个朝代和泉州承天寺开放时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