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椒用什么预防农药

暮色上浓妆2023-10-27 02:01:42我要评论

线椒用什么预防农药,第1张

线辣椒栽培技术

小麦——线椒间套技术是我县线辣椒生产栽培的一种重要模式,麦辣间套并实行地膜覆盖栽培,其技术优势是在有效地缓解了辣椒连作障害的同时,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在不影响小麦生长的情况下,辣椒定值于小麦行间,缓苗迅速,配置合理,通风透光,而小麦又借助辣椒预留的空带和苗期的空间与地力,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大幅度增产增收。

1 品种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的优良品种,如陕椒2001、陕研168等。

2 培育壮苗

2.1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将选好的种子放在52℃恒温水中浸泡15-20分钟。

药剂处理:用10%的磷酸三钠浸泡20-30分钟,或1%的福尔马林浸泡15-20分钟后捞出,用湿纱布包好放密闭容器中密闭2-3小时。

2.2床土配置

选用疏松、肥沃、保水性透气性良好、营养全面、近三年内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园土与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混合,园土与有机肥的比例为6:4。

2.3床土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混合,每m2苗床用药8-10g,与细土混合,三分之一铺苗床中,三分之二盖在种子上。

2.4播种

播种时间为3月中下旬,采用小弓棚阳畦育苗。播前应交足底水,使畦面积水4-5cm,待水渗下后即行播种,采取落水划行等距离点播育苗,6.7-8.2cm见方一穴,每穴2-3粒,覆营养土1.5cm,每667m2用种量为100g。

2.5苗床管理

等距离点播育苗间苗一次,在第一片真叶时进行,间去弱、小、病苗,拔草可与间苗同时进行,结束后撒覆一次培养土,弥合土壤裂隙。苗期应适当通风炼苗,防止徒长,同时加强水肥管理,第二片真叶展开时,可喷施0.4%磷酸二氢钾与0.6%尿素复合液,若苗床底肥不足苗子发黄时,可结合浇水于晴天追施尿素一次。

3 定值

3.1整地施肥

地膜覆盖栽培耕翻要比露地深,深度在25cm以上,深翻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展,同时可将土表层中的病原菌和害虫翻入底层杀死。基肥要求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000-4000kg,二胺20kg,过磷酸钙20kg,硫酸钾10kg,施肥深度10-15cm,过浅,根系向表层发展易倒伏,太深,根系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影响植株生长。

3.2作畦覆盖

一般畦高10cm为宜,地膜宽度为80cm,其带幅为133cm,即秋播4或5行小麦,占地66.7cm,留空带66.7cm翌年移栽两行辣椒,盖膜应在定植前7-10天进行,有利于辣椒正常生长。

3.3定植

定植应在晚霜过后,耕层10cm地温达10℃以上时进行。定植前在苗床内喷施代森锰锌或多菌灵等可湿性粉剂,做到带药定植,避免病害的发生。

在上年预留的空带内做畦覆膜,按行距67cm,株距24cm进行移栽,每667m24100穴,每穴2-3苗。

4 田间管理

4.1水肥管理

辣椒定植后3-5天为缓苗期,缓苗结束后随浇水追肥提苗,前期可浇水1-2次。初花期每667m2施尿素7-8kg,硫酸钾10kg,第二、三层果膨大前,及时追肥。为防止植株倒伏,应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4.2除草护膜

对于从定制孔或破损处生长的杂草,要及时清除,并用土压实破损处,避免造成地膜大面积破损影响覆盖效果。

4.3植株调整

整枝可增加产量,植株生长过旺时,结果量减少,所以在门椒采收后将第一分之以下的老叶全部打掉,以利于通风透气。上部枝叶繁茂的,将向内弱枝剪掉。

5 病虫害防治

辣椒的主要病虫害有疫病、病毒病、炭疽病;蚜虫、烟青虫、棉铃虫等,生产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合理密植、科学灌水、重施基肥、增加磷、钾肥、追施根外肥等农业防治及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科学防治病虫害。

5.1病害防治

5.1.1疫病

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用25%甲霜灵或杀毒矾500-800倍液灌跟和喷洒地面及叶片,7-10天全株喷药一次,连喷2-3次。

5.1.2病毒病

发病初期喷施1.5%植病灵800-1000倍液、20%病毒A200-300倍液或NS83(增抗剂)100倍液防治,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5.1.3炭疽病

用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甲托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5.2虫害防治

5.2.1蚜虫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70%灭蚜威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

5.2烟青虫、棉铃虫

可用40%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35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000倍液交替轮换用药防治。

您好,请问线椒系列出现烂果问题打什么农药可以预防及治疗?

你可以到卖农药的农资部去问问看用什么药效果比较好,最好是把烂的线椒一起去好卖适合的农药

种植线椒的时候,应该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辣椒定植后,要追好肥,要管好水,要除好草,要防好病虫害,才能算真正做好了田间管理。

辣椒要追好肥。移栽定植后结合浇缓苗水追施稀薄人尿粪或每亩追施尿素0.5千克。生长期每亩追施腐熟人粪尿1500~2000千克或尿素7~10千克。浇水一次后再追第二次氮肥,施肥量与第一次相同。盛果期后,结合培土,每亩施有机肥1400~2000千克或尿素15~20千克。培土后要浇水缓苗。进入雨季,为了防止雨后脱肥,可再次每亩追施尿素13~15千克。

辣椒要管好水。定植后,要缓浇水,以免地温过度下降,影响缓苗,接下来就要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七天后再浇第二次水,为了防治土壤板结,应进行深中耕,近根处稍浅。在未进入盛果期,注意水分,土壤墒情好,不用浇水,避免辣椒旺长。在盛果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植株继续生长和开花坐果。

其次说说肥的问题,辣椒我们一般施三次肥,第一次是提苗肥,在辣椒栽种定植后一个星期左右浇施,最好在晴天下午。第二次是花肥,也就是在辣椒即将开花的时期浇施,以满足开花结果对养分的需求。

第三次是果肥,一般在辣椒第一次采收后进行浇施,这个时期植株进入结果高峰期,水肥需求量较大,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每采收一次就追施一次,以钾肥和磷肥为主,要酌情浇施。

三是“防”字。防就是防止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来预防好辣椒病虫害,预防农药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主。就多年的种植经验来说,辣椒虫害主要有xx虱、红蜘蛛、蚜虫等,所以在防治上要早预防,一旦发现就要及时打药。

新鲜线椒如何控制成熟度和辣度?

线辣椒到了成熟期,由于植株生长茂密,枝条纵横交错,以及杂草清除不彻底,或管理不当等,直接影响线辣椒成熟时需求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如不采取推株并拢解决群体郁蔽问题,将会出现已丰收到手的胜利果实落果霉烂,直接影响成熟质量。造成重大的损失。

推株并拢的方法

人工用两手将辣椒植株从茎基部约5厘米处,用力向两侧推压,用脚将根部踏实。但要轻手轻脚,尽量防止伤坏株枝和青椒。在推株并拢的同时,可结合进行拔除杂草、捡拾落地青椒、虫病斑椒以及畸形椒。为辣椒创造一个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线辣椒正常成熟的标准果实肥大、颜色深红,果肉肥厚果面光滑。条纹清秀,果把翠绿,果形整齐质地清脆,无虫。无病斑、无畸型、辣味适中。

线辣椒成熟的迟早与品种的特性、土壤的营养条件、管理的粗细程度相关。土性适中的砂壤土,肥料掺配合理,中等的品种、管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成熟可以提早7―10天,否则成熟迟些。

看色泽:5%的辣椒深红。果面出现萎缩即可。品种8819生育期150天,冠秦生育期140天,冠秦19―3生育期140天,王屯红生育期135天

采拾的方法和技巧

手提竹笼放入大行,左手稳住辣椒树,右手将植株上的辣椒摘下。尽力保护果树上的青椒,将竹笼摘的不要太满,以防落地,将已落下的青椒捡回放在太阳光下照晒,使其着色再入炉烘烤。

线辣椒入炉烘烤前的分级

将采拾回来的成熟椒,经过精挑细选,把不合格的杂色椒,青椒,烂椒,畸形椒,虫口椒,病斑椒及枯枝、烂叶要清理干净。把具有本品种特征,果角长大,果形完整的,颜色深红,表面光滑的,条纹青秀,果角肉厚的、果梗翠绿的、无虫口,无病斑的新鲜辣椒,装筐、每筐4―6公斤、最好先放在太阳光下照晒18―24小时,使其着色,再入炉烘烤。

如果出售鲜椒,可以用玻璃丝,夹成1.5公斤至2公斤的小串,也可夹成0.5―1公斤的小串。

采拾期的综合管理技术

辣椒不拔秆管理不落点。1、水肥管理:如果土壤干旱,每采拾一次,浇一次水,水量不要过多,追一次肥,碳铵每亩10公斤,喷一次以磷酸二氢钾为主的叶面肥,每机药加50―100克尿素也可以喷多元复合冲施肥或生物肥。

2、防治病虫害:每采拾一次最好喷一次防病虫的药,这时不宜用高毒的功夫药王之类的农药。

3、保证通风透气条件:及时剪空枝,打老叶和拔除杂草,以及反向推株并拢促进青椒及早成熟。

关于线椒用什么预防农药和线椒用什么预防农药中毒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