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驱虫怎么弄 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2022023-2-17
(一)实生苗:用种子繁殖的苗木。凡以人为的方法用种子培育的苗木叫播种苗,在野外母树天然下种自生的苗木叫野生实生苗。
(二)营养繁殖苗:根据所用的育苗材料和具体方法又可分为:
1、插条苗:用苗干或截取树木的枝条扦插育成的苗木。
2、埋条苗:用苗干或种条,全条横埋于育苗圃地育成的苗木。
3、插根苗:用树木或苗木的根,插入或埋入圃地培育的苗木。
4、根蘖苗:又叫留根苗,是利用地下的根系萌出新条育成的苗木。
5、嫁接苗:用嫁接方法育成的苗木。
6、压条苗:把不脱离母体的枝条埋入土中,或在空中包以湿润物,待生根后切离母体而育成的苗木。
7、组培苗:利用母体上的组织或细胞在营养液中育成的苗木。
(三)留床苗:在上年的育苗地继续培育的苗木。
(四)移植苗:上述各种苗木,凡在苗圃中把苗木移栽到另一块苗床(地段)继续培育的苗木叫移植苗。
中国的苗木市场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首要问题就是信息不畅,生产者对市场需求不了解。如果生产者盲目发展苗木,势必会造成市场上有的苗木奇缺,而有的苗木品种又过剩。因此,建议所有苗木行业从业者,先到苗木供求网了解供求信息以后再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发展,生产者要和市场互通信息,要了解城市对苗木的需求趋势。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为尽快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施工者都希望能使用大规格苗木,要求苗木胸径10厘米以上,甚至有的要求胸径在20厘米~30厘米。杨雪芝秘书长提醒广大苗木生产者注意大规格苗木的培育。她表示,培育大苗就能从另一个侧面刹住大树进城风。
问题之二是苗木缺乏统一的规格标准和质量要求。杨雪芝秘书长说,国外对苗木要求非常严格,不仅在规格上有严格尺度,在病虫害上也严加控制。而国内苗木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小苗圃为了追求单位产量,过度密植,因此生产出的苗木过弱,无法应用于园林绿化。“只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这是苗圃普遍存在的问题。
问题之三是国内缺乏育种场和试验场。国外有很专门的育种场,这些育种基地不但规模大,而且培育的品种多,比如大丽花、唐菖蒲、郁金香、三色堇等花卉的专类育种场。国内不缺种植基地,缺少育种基地。
还有梓树、楸树、红瑞木、紫叶矮樱、道路绿化、大叶黄杨、胶东卫矛、小区绿化、公园绿化、苗木绿化、龙爪槐、法桐、国槐、火炬、景天、鸢尾、石竹、大花萱草、丁香、连翘、金叶女贞、绿化苗木等多种。
(nursery)
(黄宝龙)
专门培育树木幼株(苗木)的场所(园地)。它的主要任务是为造林和绿化提供优质苗木。苗圃要实行科学管理,尽量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注意维护和提高土壤的肥力,及时防治病虫害,缩短育苗期,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苗圃种类
苗圃按其生产任务的不同分为:森林苗圃、防护林苗圃、园林苗圃、果树苗圃、经济林苗圃、实验苗圃等。具有多种经营内容的苗圃称为综合性苗圃。根据使用年限的长短,又可分为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固定苗圃又称常设苗圃或永久苗圃,一般规模较大,经营年限较长,具有一定的基本建设,所培育的苗木种类较多,同时设施比较完善,劳力固定,经营比较集约,能采用先进技术和实行机械化作业。临时苗圃是为完成一定的造林或绿化的任务而临时设置的,一般位于造林地附近,面积较小,所培育的苗木种类较少,使用年限较短,随着任务的完成,育苗工作也就结束,如林间苗圃、山地苗圃等。临时苗圃由于就地育苗,就地造林,不仅节省苗木包装和运输费用,而且所培育的苗木对造林地的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造林成活率较高。但这种苗圃比较分散,有时水源不足,管理不便,往往苗木质量较差。
苗圃选择设立苗圃要对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根据育苗树种的要求,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是否适宜选作苗圃。选择苗圃地时,应注意下列条件。
位置
苗圃的设立,以靠近造林地为原则,一般应设在造林地区的中心,使所培育的苗木,既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又可避免因长距离运输苗木而影响造林成活率。为便于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苗圃应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地形
一般固定的大型苗圃,最好设在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中国南方地区多雨,以选择3~5°的缓坡地为好。在坡度较大的地方设置苗圃时,则应进行水平耕作或修筑水平梯田。在山地设置苗圃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坡向,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有灌溉条件的,以光照良好的东南坡为宜;如灌溉条件较差,则以较为蔽荫、蒸发量较小的东北坡或北坡为好。西南坡阳光直射,土壤干燥,苗木易遭旱害,西坡夏季烈日西晒,冬季西风吹袭,均不宜作苗圃。在高山地区,空气湿度大,温度低,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应选择向阳的东南坡或南坡为宜。在北方寒冷干旱地区,以东南坡为最好,因其温度高,昼夜温差较小,冻拔和霜害较轻。坡向的选择还与所培育苗木的特性有关。如在南方地区,幼苗期比较耐荫的杉木、柳杉、福建柏等针叶树种,可选择日照较短的东北坡或北坡;而耐干旱的喜光的刺槐、臭椿、栎树、木荷等阔叶树种,则以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的东南坡和东坡最好。东坡春季苗木萌动较早,不适宜培育对晚霜比较敏感的樟树、喜树、檫树、桉树、木麻黄等。此外,苗圃应避免设在冷空气汇集、容易积水的低洼地,光照过弱的谷地,风害严重的风口,过于开旷暴露的山岗。雨季易发生山洪、泥沙堆积的地方或易被水淹没的地段,也不宜选作苗圃。
土壤
土壤对苗木的质量影响很大,其中以土壤的水分状况,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土壤的酸碱度等最为重要。①土壤水分:土壤过于干燥,会降低种子场圃发芽率和成苗率,苗木的生长发育较差,往往主根很长,而侧根短而少。土壤水分过多,则会延长苗木的生长期,到秋季未能充分木质化,易受早霜和低温的危害,同时会造成苗木地上部分徒长,根系发育较弱,使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之比例失调,降低苗木质量。土壤过湿还易引起根系腐烂等苗木病害。②土壤的质地和结构:苗圃地的物理性质常比肥沃程度更为重要,因为后者比较容易通过施肥来改善。苗圃必须选择结构疏松、透水性、通气性良好的土壤,一般以沙壤土、壤土和轻粘壤土为宜。沙壤土适于培育大多数树种的苗木,特别是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的油松、刺槐、桦木等。有些树种的苗木如杉木、楠木、核桃和水曲柳等要求较肥沃的土壤,以选择壤土、轻粘壤土较为适宜。苗圃地的地下水位不宜过高,否则会使土壤过于潮湿。但地下水位过低,旱季增加灌溉次数,相应地增加育苗费用。苗圃地下水位的适宜深度,因土壤质地而异,一般沙壤土的地下水位以1.5~2米为宜。③土壤的酸碱度:不同树种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应能力不同,大多数阔叶树以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为宜,而多数针叶树种则宜于微酸性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的土壤一般不宜选作苗圃,只有某些耐盐树种如苦楝、臭椿、白榆、侧柏等,在土壤含盐量0.1%以下时尚能生长。
水源
苗圃应设在靠近水源如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的附近,以便于灌溉。如无上述水源,则应了解有无可供利用的地下水。但地上水源优于地下水源,因地上水温度高,水质软,并含有一定数量的养分,要尽量加以利用。灌溉用水的含盐量不宜超过0.1~0.15%。在厂矿附近还须了解是否有水质污染的问题。
病虫害
应详细了解苗圃地及其附近病虫害种类、蔓延程度和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如病虫害严重,则不宜选作苗圃地,或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苗圃面积
苗圃面积的大小应与其担负的任务相适应。苗圃总面积包括生产用地和辅助生产用地。直接用于育苗的土地称为生产用地。其面积分为净面积和毛面积两种。净面积是指苗床面积,或称有效面积。毛面积包括苗床和步道的面积,也称施业面积。通常育苗面积都是指毛面积。育苗所需面积可根据每年所需苗木种类、年龄和数量,以及单位面积的产苗量来确定。各种树种的单位面积产苗量,可按规定的产量标准,参考当地生产上比较成熟的经验数字来确定。各种树种育苗所需面积的总和,即为苗圃生产用地面积。由于苗木在抚育、起苗、运输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失,故在计算苗木生产数量时应适当增加,一般约为3~5%。辅助生产用地包括道路、固定灌溉排水沟渠、房屋、场院、防护林带等。生产用地和辅助生产用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这些辅助设施,生产就不能正常地进行,但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辅助生产用地面积一般应不超过苗圃总面积的20~25%。
苗圃区划
为充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和管理,必须对苗圃地进行区划工作。区划时在1∶500~1∶2000的平面图上标明各生产区的范围、道路、灌溉排水沟渠、建筑用地的位置等。生产用地一般区划为播种、扦插(或无性繁殖)、移植、采穗等生产区。区划要因地制宜,保证每个生产区都具有它所必须的条件,并尽量保持每个生产区的完整性。各生产区还可划分为若干小区。小区的形状一般为长方形。小区面积根据苗圃规模及生产过程中实行机械作业程度而定。但山区苗圃的小区要结合地形区划,不能强求规整。苗圃道路网的设置,一般是纵贯苗圃设一主道,两侧再设置若干条与主道垂直的副道,必要时还可在小区之间设置供人员作业通行的小道。道路网尽量与灌溉排水系统协调一致。水源最好位于苗圃高处,以便自流灌溉。当前苗圃主要采用明渠灌溉。明渠建成容易,成本低,但浪费土地,渗漏多,管理费工,耕作不便,最好实行管道灌溉。苗圃设置排水系统的目的是排除雨季育苗地的积水。通常在苗圃最低处设总排水沟,在主要道路和几个小区之间设大型或中型排水沟,在每个小区设小排水沟,构成排水沟网,以保证积水能迅速畅通地排出圃外。苗圃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建筑物,如办公室、宿舍、仓库、种子贮藏室、机具室,以及场地等,应设置在地势较高,土质较差,不适于育苗的地段,大型苗圃可在苗圃的中央或入口处。苗圃必要时可设置防护林带,以防止和减少风、沙、旱、寒的危害。
苗圃技术档案
对苗圃土地利用情况、苗木生长过程、育苗技术措施、物资材料消耗和各项作业的用工量等,进行长期系统的记载,作为档案资料加以保存。整理和分析这些资料,可掌握各种苗木的生长规律,探索土地、劳力、机具和物料的合理使用途径,为制定苗木的产量和质量标准,总结育苗技术经验,实行科学的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苗圃指培育树木幼株或某些农作物幼苗的园地。苗圃按培育苗木的用途可分为森林苗圃,园林苗圃,果树苗圃等;如具有多种经营内容者称为综合苗圃;专为科学实验服务者称实验苗圃。
常用的苗圃按使用时间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类,即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固定苗圃经营时间长,面积较大,生产苗木的种类较多,经营集约,管理水平比较高,技术力量强,能充分利用投资和采用先进生产技术i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但是,一船蹈造林地较远,苗木运输不便。
临时苗圃是为了完成某一地区的造林任务而临时设置的苗圃,待造林完成后,苗圃随即撤销。因此一般面积较小,培育苗木的种类比较单纯,距造林地近,可就近育苗,苗木成本低,杂草和病虫害少,苗木对造林地的不良条件适应能力强,造林成活串商。但有经营分散,交通不变,退干旱无水源淄沥等不利方面。
扩展资料
苗圃选地要求:
(1)力求邻近苗木用地,交通方便,有足够的劳动力来源和电力供应,特别是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2)圃地土壤以土层深厚的砂壤,壤土或轻粘壤为宜,pH以6~7.2为好;圃地要有充足的水源,排水良好。
(3)圃址应避开风口,水淹及霜害严重的地方,病虫害蔓延之地更不宜。
(4)苗圃区划以能保证苗木质量,便于经营管理和操作为原则。苗圃最好成为方形或矩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苗圃 (汉语词语)
1、有很多种树都会被作为景观树,品种也是很难数清的,比较常见的就有几十种,比如桂花树、五角枫、刺槐、合欢树、紫荆树、杜仲、白蜡、银杏树、雪松、丁香树、紫楠、罗汉松、白玉兰、水曲柳等。
2、景观树是各地专门用于城市建设,公园绿化,市政绿化等工程中使用的,用于美化风景,绿化环境的苗木。一般种植于各地苗圃中,根据树型的不同,分为各个等级。
3、北京地区还有一些观赏树木,如响杨、核桃楸、枫杨、辽东栎、蒙古栎、大果榆、盐肤木、小叶椴、七叶树、玉兰、梓树以及枣、柿、山杏、山桃、山楂、海棠、李子、杜李等果木树。这些树木不仅具有防护林、用材林、果木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功用,而且又是北京地区自然风景区及园林绿化的重要风景树和伴生树。
可以从用途上来辨别
1、点景树包括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是主要的观赏树,主要应用在景观节点、水景区及开阔草坪中。此类苗木对质量要求最高,选型标准: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姿态优美,树冠饱满。
2、骨架树有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之分,常用作主干树、行道树或背景树。此类树木对质量要求较高,规格较大,高度一般在5-8米。选型标准: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树冠饱满,保留xx以上分枝,枝条分布均匀,不偏冠。
3、小乔木及灌木构成植物组团的中下层结构,高度多在2-5米,包括开花小乔木及灌木、色叶小乔木及灌木、常绿小乔木及灌木,与大乔、地被搭配可营造出色彩多样、季相变化丰富的景观效果。选型标准: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蓬冠饱满,植株健壮。
4、地被及草坪地被植物指覆盖地表的低矮植物群体,包括一二年生及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蕨类植物,以及一些低矮、匍匐性的灌木、竹类和藤本植物,高度一般在0.5m 以下。草坪则是用多年生低矮植物快速覆盖土层,营造出类似地毯效果的草卷或草块,起保护、美化环境作用。
扩展资料
苗木等级是根据苗木质量确定的,不同树种、同一树种不同苗龄、同一树种不同地区质量标准是不同的。
现行xx标准将苗木分为xx:一级苗、二级苗和等外苗,其中一二级苗可用于造林,等外苗不能用于造林,需要继续培育或淘汰。
具体的质量标准,一般根据苗高、地径、高径比、侧根数、侧根长、松树类顶芽完整率等指标确定,主要造林树种可参考相关xx标准,其余树种可参考地区标准或种植者自行制定。
(nursery stock)
(黄宝龙)
用于造林绿化的树木幼株。为了保证苗木的质量和数量,一般在苗圃培育。
苗木种类
苗木因繁殖方式的不同,分为实生苗和分殖苗两大类。①实生苗:即用种子繁殖而成的苗木。实生苗具有生活力强,根系发达,寿命较长的优点,而且对多数树种来说,用种子繁殖要比营养繁殖更为简便易行。在苗圃中用播种方法育成的实生苗又称为播种苗(见播种育苗)。播种苗是人工造林最广泛使用的造林材料。②分殖苗:又称营养繁殖苗或无性繁殖苗。是用树木的一部分营养器官(根、枝、干、芽等)育成的苗木,如插条苗、压条苗、嫁接苗、分根苗和根蘖苗等。用分殖方法培育苗木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用良种无性系苗木造林,其性状整齐一致,生长速度较快,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某些树种来说,分殖育苗可以克服种子缺乏或种子繁殖技术较为复杂的困难。
苗木按其在出圃时根部带土与否,分为裸根苗和带土苗。容器苗(见容器育苗)是带土苗的一种,它是在各种容器内育成的苗木。
苗木根据一定的质量标准分为合格苗、不合格苗和废苗。合格苗又分为Ⅰ级苗和Ⅱ级苗(见苗木出圃)。
苗木年龄
苗木年龄是按苗木的年生长周期来计算的,即每年从开始生长到生长结束作为一个生长周期。苗龄和移植次数可用一组数字表示,第一个数字表示在播种床或扦插床中的生长周期,第二个数字表示移植后留床培育的生长周期,第三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植后留床培育的生长周期,再移植再相应增加数字,所有数字累计即为苗龄。如1~0表示是不移植的1年生苗;2~0表示不经过移植的二年生苗,即2年生留床苗;1~1表示经过一次移植的2年生苗;1~1~1表示经过两次移植的3年生苗;2~1~1表示经过两次移植的4年生苗。速生树种造林通常用1年生的苗木。有些生长比较慢、根系不发达的树种,或者在“四旁”植树时,常使用2年生以上的移植苗或留床苗。
苗木品质
育苗的任务是为造林绿化提供合格的苗木。合格的苗木,出圃后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良好,对不良环境的抗性较强,同时根系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苗木品质的评定,目前主要是根据苗木形态上的各项指标。①高度:合格的苗木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过于矮小的苗木在圃地中一般都是生长衰弱的被压苗,造林后恢复生长能力差,而且易受杂草抑制。苗木高度是评定苗木品质的重要根据之一,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标准,就列为不能出圃的等外苗。由于秋季徒长而形成细而高的苗木,也属于生长不正常的苗木。②地径:指苗木主干靠近地面处的直径,有时也称为根径,即根颈部位的直径。苗木的根系发育状况、苗木重量以及苗木的其他品质指标与地径密切相关。地径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苗木的质量,因此它是评定苗木品质的主要指标。在苗木年龄和苗木高度相同的条件下,地径愈粗的苗木,其质量愈好,造林的成活率也较高。
③相对苗高(高径比率):指苗木高度与地径之比。在苗高相同的情况下,地径愈大则相对苗高的数值愈小,说明苗木愈粗壮。不同树种的相对苗高有很大差异,而同一树种由于育苗技术和圃地条件的不同,相对苗高的数值也不完全相同。如遮荫过度,氮肥过多,追肥过迟,密度过大等都会使相对苗高的数值增大,形成纤弱的或地上部分徒长而发育不匀称的苗木。④根系状况:根系发达是指主根有一定长度,侧根和须根数量多,根幅达到一定的范围。苗木的主根长度对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都有很大影响,所以起苗要达到一定的深度,根系不宜截得太短。适宜的主根长度因树种和苗龄而不同,通常针叶树播种苗主根长度应不小于15~20厘米,阔叶树播种苗应不小于20~25厘米。⑤苗木重量:分苗木总重量、地上部分重量和根系重量。它是苗木质量的综合指标,并能说明苗木体内贮藏物质的多少。品质优良的苗木应该是组织充实,贮藏养分多,重量大。⑥冠根比率(茎根比):指苗木地上部分重量与根系重量之比。比值的大小说明地下与地上部分生长的均衡程度。冠根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苗木地上部分枝叶蒸腾表面积与地下部分吸收水分的根系表面积的比例关系,这对于苗木在栽植后维持体内水分平衡,防止水分匮缺有很大作用。在树种和苗龄相同的情况下,比值愈小则表明根系的发育愈好,这种苗木栽植后容易成活。苗木的品质指标还有很多,如苗干的形状、分枝状况和木质化程度等。对大多数针叶树种来说,苗木有无正常的饱满顶芽,也是评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苗圃都包括什么树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苗圃的种类有哪些、苗圃都包括什么树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