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变中性点为什么要接地

桃花下浅酌2023-10-28 06:59:14我要评论

主变中性点为什么要接地,第1张

变压器中性线为什么要接地?

1.

将中性点接地可将发生“碰壳”事故的设备的相线通过大地和与中性点相连的地线回到变压器,使系统发生短路故障,从而迫使空开或保险断开,保障人身安全。

2.

变压器、发电机的绕组中有一点,此点与外部各接线端间的电压绝对值均相等,这一点就称为中性点,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中性线。

3.

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下应做到:

(1)所有用电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都必须采用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

(2)在三相四线制的同一低压配电系统中,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不能混用,即一部分采用保护接零,而另一部分采用保护接地,但若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采用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则是允许的,因为其安全效果更好。

(3)要求中性线必须重复接地,因为在中性线断开的情况下,接零设备外壳上都带有220伏的对地电压,这是绝不允许的。

变压器中性点为什么要接地?

我国1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经低阻接地。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 6~35kV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不接地、高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等。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故障点不会产生大的短路电流,因此允许系统短时间带故障运行。这对于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近几年来两网改造,使中、小城市6~35kV配电网电容电流有很大的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及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变压器的中性点为什么要接地!接地电流 不都传到地里了吗?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是为了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通过中性点的钳位作用,使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不会有明显的上升,保证系统绝缘。

优点是在绝缘方面减少了投资,因为在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电压为零,非故障相电压不升高,设备和线路对地电压可以按照相电压设计,从而降低了造价,减少了投资。

拓展资料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也称大接地电流系统。

这种系统中一相接地时,出现除中性点以外的另一个接地点,构成了短路回路。

接地故障相电流很大,为了防止设备损坏,必须迅速切断电源,因而供电可靠性低,易发生停电事故。但这种系统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由于系统中性点的钳位作用,使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不会有明显的上升,因而对系统绝缘是有利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系统

变压器停送电操作时,其中性点为什么一定要接地

为了防止过电压损坏被投退变压器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对于高压侧有电源的受电变压器,当其断路器非全相拉合时,若其中性点不接地有以下危险:1变压器电源侧中性点对地电压最大可达相电压,这可能损坏变压器绝缘2变压器的高低压绕组之间有电容,这种电容会造成高压对低压的“传递过电压”3当变压器高低压绕组之间电容耦合,低压侧会有电压达到谐振条件时,可能会出现谐振过电压,损坏绝缘。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作用?

1、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减少安全隐患;

2、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使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

3、运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时,当故障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

扩展资料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注意事项:

中压电网以35KV、10KV、6KV三个电压应用较为普遍,其均为中性点非接地系统,但是随着供电网络的发展,特别是采用电缆线路的用户日益增加,使得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加,导致电网内单相接地故障扩展为事故。

我国电气设备设计规范中规定35KV电网如果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3KV—10KV电网如果接地电容电流大于30A,发电机单相接地电流超过5A。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性点接地

主变中性点为什么要接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主变中性点接地电流标准、主变中性点为什么要接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