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柜子一般多厚的好
7462023-2-13
一是子规,看“杜鹃啼血”就知道如何来啦;另一个是布谷鸟。
杜鹃的别称:
1、杜鹃:这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常见名称。
秦观的词《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2、杜宇:相传杜鹃鸟为古代蜀国国王杜宇之魂所化,因此得名。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南宋女诗人朱淑真的《蝶恋花送春》“满目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意。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诗人借杜宇的声声悲啼表现了词人流连光景,伤春迟暮的情感。
3、子规:
唐代词人温庭筠《菩萨蛮》“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中“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4、鹈鴂:
最早出现在屈原《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明代女诗人沈宜修的《望江南暮秋》
蝴蝶去,何处问归期?一架秋千寒月老,满庭鹈鴂故园非。空自怨萋萋。”
这首词写的是词人触景生情,通过对暮秋时节满目凄凉的景物的渲染,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深切怀念。沈宜修借此典故说明季节时序的变化,鹈鴂啼叫着,原本充满生气的庭院也变得面目全非了。
5、蜀鸟:文天祥词《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6、鶗鴂:即杜鹃鸟,“鶗鴂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唐代诗句。
7、催归:即杜鹃鸟,韩愈《赠同游》“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
鹃花非常美丽,别称也是不少,最常见的就是红鹃、映山红。除此之外,还有谢豹花、羊踯躅、红踯躅,山石榴、满山红等。杜鹃(学名:RhododendronsimsiiPlanch.):是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灌木。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杜鹃花的别名: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照山红、唐杜鹃
杜鹃花属落叶灌木或落叶灌木。全世界的杜鹃花约有900种。中国是杜鹃花分布最多的xx,约有530余种,杜鹃花种类繁多,花色绚丽,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传说杜鹃花是由一种鸟吐血染成的。湖北大别山下的麻城、武汉市黄陂区等地,盛产杜鹃花,大多俗称为映山红。
杜鹃花的花语:第一,永远属于你。第二,代表爱的喜悦,据说喜欢此花的人纯真无邪。
杜鹃花的箴言是当见到满山杜鹃盛开,就是爱神降临的时候。
扩展资料:
落叶灌木,高2~7米;分枝一般多而纤细,但也有罕见粗壮的分枝,xx5A级风景区《百里杜鹃》保存着最原始古老的杜鹃林,这里的杜鹃历来以花朵大、花艳、树大而著称,随着人们对这片原始杜鹃林的重视在2010年相继发现几株粗壮的原生杜鹃树。
此树为2010年调查发现,地径92厘公分,树共有桠枝十枝,树高近7米,十个桠枝单个直径平均近20公分堪称中国杜鹃花之王。
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叶脉为羽状网脉,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
叶柄长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
杜鹃花种类多,习性差异大,大多生于海拔500-1 200(-2 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凉爽、湿润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鹃花
当春季杜鹃花开放时
,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
南亚著名的山国尼泊尔,把杜鹃花定为国花。他们的国徽中有一朵盛开的红杜鹃花。
别名:杜鹃花、红杜鹃、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清明花、格桑花(藏语)、金达莱(朝鲜语)。
关于杜鹃的别称是什么和杜鹃的别称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