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银行贷款逾期怎么办?
2362023-2-18
原标题:爱赠药要写免责声明吗?律师这样说
近日,通过新冠肺炎防护药物公益互助平台聚在一起取暖的行为,在邻里和网友之间接力。这些特殊时期的善举缓解了药物的暂时性短缺,温暖了人心。
然而,在互助帮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如有人因头晕延误,但被受赠人虐待;一些药店免费送退烧药,但报告流量太密集,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一些网民在直播平台上购买退烧药,但因涉嫌违规被调查。
随后,免费赠药引发了讨论,并进行了热搜。有些人认为自己免费买药是一件好事,应该鼓励;有些人担心一方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另一方承担法律责任;另一些人担心慷慨会被误解,认为小心,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有一段时间,关于免费赠药是否需要写免责声明、受赠人对服药有不良反应的责任归属等问题层出不穷。对此,北京律师艾清一一回答。
问:免费赠药需要签署免责声明吗?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其财产免费赠与受赠人的合同,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免费赠药属于民法赠与的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而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免费赠药一般不需要签署免责声明,但赠药人可以口头告知受赠人用药风险,提醒受赠人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最好附上药品说明书。
问:如果一方服药后有不良反应,一方应承担法律责任吗?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二条的规定,赠与财产有缺陷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赠与义务的赠与,赠与财产有缺陷的,赠与人应当承担与卖方同等的责任。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缺陷或者保证无缺陷,给受赠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一方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一方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取决于情况。在赠药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况下,赠药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明知药物已过期、受污染,或者将假药、劣药赠与他人,导致受赠人服药后严重不良后果。另外,赠药方一般不承担责任。
问:网友在通过直播等网络形式赠药等互助行为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销售药品的,责令关闭,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倍以下的罚款。
因此,网民通过直播等网络形式赠送药品,必须注意这些药品行为仅限于非处方药品,必须通过正式渠道购买非处方药品,不能是处方药品,否则涉嫌违规。同时,销售药品等物品需要获得xx许可。未经许可是违法的。免费赠药属于公益活动。一旦成为盈利组织,很可能违法,甚至严重违反刑法。因此,不能以此为由盈利。
提供公益信息共享服务时,网络互助平台应注意什么?
答:在提供公益信息共享服务时,网络互助平台应注意利用平台向陌生人销售药品牟利。平台发现囤积药品、销售药品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此外,还应提供足够透明的信息,完善互助过程,以保护赠药双方的权益。
问:免费赠药引起的诸多乱象有什么建议?
答:在特殊时期,应鼓励善意赠与和互助。要大力打击个人和不良商家囤药卖药等违法行为,鼓励人们在互联网诊疗的帮助下规范用药。有关部门要引导人们正确安全用药。
此外,人们在参与社会互助时,必须听从医生的建议,不得随意赠送性质不明或不安全的药物。
白楚玄(白楚玄)
(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