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喝奶粉怎么办?
2382023-2-27
除夕最早有文字记录的时间是西晋。所以除夕是节日应早于此前。
元旦?!这玩意是1949年时定的节日。这种公历节日以及我国确定使用公历是1949年9月27日政治协商会议才敲定的。此前也许孙中山等人也会按“洋历”过新年但我国大众不过的。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
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其最为盛大、最为隆重的是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从腊月三十晚上(除夕)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亲人不辞辛苦,千里迢迢地回家团聚(“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普天下到处都洋溢着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春节源于腊祭,春节源于巫术仪式说,春节
源于鬼节说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在古代,中国历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除夕守岁,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除夕守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在除夕夜这天,家里的灯火通宵不灭,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据传说、除夕守岁也是为了熬年,古时候,有个叫年兽的怪物,每到除夕的晚上,它就出来伤害人和牲畜。所以这天晚上人们都早早得关门闭户,围坐在一起不睡觉直到天亮,有时候为了消磨时间和壮胆,他们也聚在一起喝喝酒。等到第二天,大年初一的早上,年兽走后,人们互相出门拜年,庆幸躲过了年兽的伤害。
在我国的北方,除夕守岁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吃年夜饭。掌灯时分,一家人纷纷入席,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看春晚,谈笑风生,一起享受一年中难得的团圆时刻。当然在除夕夜这天,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点上灯笼,燃灯照岁,另外北方有些地区,还会将芝麻杆洒在院子的地面上,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并借由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美好寓意,祈祷在新的一年中万事顺遂,生活事业步步高升。
不过在除夕守岁时,也要有一些注意事项,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人,熬夜会打破他们日常的生活规律,使大脑皮层一直处理兴奋状态,这样会造成他们血压升高。所以建议老年人还是要遵循日常的生活规律,按时起居,不要被节日所困扰。同时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饮酒助兴自然是少不了的环节,那么在饮酒时,一定要注意量,过量饮酒对身体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饮食也要注意,因为守岁的时候为了打发时间,可能会不停地吃东西,这样肠胃负担比较重,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除夕始于哪个朝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除夕开始于哪个朝代、除夕始于哪个朝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