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出售蛰头
1852023-9-4
西瓜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蔓、叶柄和果实。幼苗受害子叶边缘出现圆形或半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外围常有黑褐色晕圈,其病斑上常散生黑色小粒点或淡红色黏状物。近地面茎部受害,其茎基部变成黑褐色且缢缩变细猝倒。瓜蔓或叶柄染病,初为水浸状黄褐色长圆形斑点,稍凹陷,后变黑褐色,病斑环绕茎一周后,全株枯死。叶片染病,初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斑点,有时出现轮纹,干燥时病斑易破碎穿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粉红色黏稠物。果实染病初为水浸状凹陷形褐色圆斑或长圆形斑,常龟裂,湿度大时斑上产生粉红色黏状物。
染病特点:西瓜炭疽病发生时间段覆盖较广,可影响西瓜的全生育期。叶片、嫩茎、果实是其主要侵染目标。苗期染病,子叶边缘出现黑褐色病斑,边缘部位褪绿并逐渐变为黄褐色,其上有淡红色粘稠物质,后期出现分生孢子呈黑色。 防治做好 第一步:选用无病种,或播种前浸种消毒。播种后应做好排水工作,特别是低洼地形的瓜田,更是要避免积水。 并建议与非瓜类作物轮作。防治第二步:及时的修剪病叶,集中烧毁,防止扩大;不要密植,保持通风通光。防治 第三步:肥水结合管理。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尽量采用高垄或高畦覆盖栽培。把控浇水量,切忌大水漫灌,讲究小水勤浇。
西瓜炭疽病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可发生,但以植株生长中、后期发生最重,造成落叶枯死,果实腐烂。
在幼苗发病时,子叶上出现圆形褐色病斑,发展到幼茎基部变为黑褐色,且缢缩,甚至倒折。
成株期发病时,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圆形淡黄色斑点,后变褐色,边缘紫褐色,中间淡褐色,有同心轮纹。病斑扩大相互融合后易引起叶片穿孔干枯。
在未成熟的果实上,初期病斑呈现水浸状,淡绿色圆斑,成熟果实上开始为突起病斑,后期扩大为褐色凹陷,并环状排列许多小黑点,潮湿时生出粉红色黏物,多呈畸形或变黑腐烂。
西瓜炭疽病 症状苗期表现为子叶边缘出现半圆形或圆形褐色病斑,其上产生黑色小点,或者有淡红色的粘稠物。幼茎受害,病部黑褐色并缢缩,引起瓜苗倒伏。叶部病斑,实为圆形淡黄色水渍状小斑,后变褐色,边缘紫褐色、中间淡褐色,有同心轮纹和小黑点。病斑易穿孔。 发生规律 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4℃-25℃,湿度在90%以上,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 先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40%甲醛100倍液浸种30分钟,清水洗净后催芽。发病初期可喷70%代森锰锌400-500倍液,65%代森锌或多菌灵500倍液,5-6天喷1次,连喷2-3次。
西瓜炭疽病和叶枯病的外形差不多,最大的区别是:炭疽病的病斑上常散生黑色小粒点或淡红色黏状物,而叶枯病的病斑只是使叶片失水青枯,相对干净。见图片对比(左为炭疽病,右为叶枯病):
西瓜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侵染所致,其发病最适温度为22-27℃,10℃以下、30℃以上病斑停止生长。叶枯病由半知菌亚门瓜链格孢属真菌侵染所致,该菌生长温限3~45℃,25~35℃较适,28~32℃最适。
西瓜炭疽病,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小斑,在湿润条件下呈圆形并有同心轮纹,后期开裂穿孔。茎上形成暗褐色凹陷的圆形或长椭圆形小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出现粉红色物质。果实上首先出现油渍状污点,扩大后变为暗褐色,略显轮纹并凹陷。湿度加大时,病斑上出现淡红色粘状物,干燥后病斑开裂。 可用咪鲜胺,苯甲咪鲜胺,氟硅唑,恶霜锰锌等,喷雾防治。
关于西瓜炭疽什么样子和瓜类炭疽病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