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治水名人不包括谁

舍溪插画2023-09-16 12:00:03我要评论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不包括谁,第1张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中不包括范仲淹郭守敬李冰李贺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中不包括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

“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篮筷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省。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古代治水名人中不包括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中不包括()A.范仲淹B.郭守敬C.李冰D.李贺

答案解析:D

拓展:据史料记载,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苏州发大水,持续的大暴雨造成洪水泛滥。洪灾导致大片农田被淹,灾民超过10万户。第二年,也就是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六月,范仲淹被朝廷调任苏州知州。

范仲淹一上任,就对水患进行调查,他遍访农村德高望重之人,察访水道,终于找到了苏州地区水患频发的关键所在。提出“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并举。疏通了茜泾、下张、七丫、白茆、浒浦等松江支流,号称五大浦,导水入松江,再入长江,苏州水患逐渐平息。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中不包括什么?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中不包括李贺。在人类创造文明的过程中,技术与科学的发展实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自然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人类修建水利工程就是一项伟大的科学,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我国人口众多,因而自古重农,举凡“水利灌溉、河防疏泛”历代无不列为首要工作。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我国几千年文明历史以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同时,水文知识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1)战国: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

(2)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3)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

①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②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

③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④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中国治水名人中不包括的是哪一个?

李贺。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包括禹、孙叔敖、西门豹、王景、范仲淹、王安石、郭守敬、潘季驯、李仪址、李冰等。

禹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

人物信息: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不包括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我国古代的治水名人不包括谁、中国古代治水名人不包括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