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在哪个朝代

独留清风醉2023-09-24 12:51:24我要评论

圆明园在哪个朝代,第1张

圆明园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清朝,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这种修建工程延续了二百多年。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故圆明园又称“夏宫”。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将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帝命名的。康熙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对这个“圆明”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扩建工程大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的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宫门,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这里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群。第二部分,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帝御题“四十景”的主体(其中至少有三十三景于雍正在位期间完工)。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

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是什么朝代的园子?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营了近一百五十多年,最后毁于英法联军大火。

圆明园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然后雍正在原赐园加以拓展,后来。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形成了圆明三园。

后又经雍嘉庆、道光、咸丰三位皇帝不断的改建和装饰。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是哪个朝代建的

圆明园为清朝建立,建造于康熙48年,即公元1709年,竣工于嘉庆14年,即公元1809年,现位于北京市的海淀区,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被称为圆明三元。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被付之一炬。

圆明园建于清朝

圆明园建于清朝,于康熙48年,即公元1709年开始建造,至嘉庆14年,即公元1809年建成。圆明园有150余处景观,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称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的海淀区,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被称为圆明三园。因为清朝皇帝每逢盛夏都会来此避暑,所以圆明园还有夏宫的别称。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直扑圆明园,经历了一番艰苦打斗,圆明园还是没能守住,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掠夺,并被付之一炬。

圆明园在哪个朝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圆明园在哪个朝代建的、圆明园在哪个朝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本站将立刻删除。
看过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