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欠钱不还怎么办?
2462023-3-5
腈菌唑是博士邦新推出的一款高效农药杀菌剂,其他名称有叶斑清,果垒、灭菌强,特菌灵,常见的剂型是5%高渗腈菌唑乳油、40%可湿性粉剂,腈菌唑主要防治麦类xx病,锈病、散黑穗、网腥黑穗病、枯颖病、果树xx病、黑星病、黑斑病等。防治梨黑星病时可与代森锰锌混用。
使用方法
1、防治小麦xx病。每亩每次用25%腈菌唑乳油8—16克(折有效成分2—4克/亩),一般加水75—100公斤,相当于6000—9000倍液,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小麦基部第一片叶开始发病即发病初期开始喷雾,共施药两次,两次间隔10—15天,持效期可达20天;还可用拌种方法防治小麦黑穗病、网腥黑穗病等土壤传播的病害,100公斤种子拌药25—40毫升。
2、防治梨树、苹果树黑星病、xx病、褐斑病、灰斑病。可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兑水8000-10000倍喷雾。用12.5%乳油兑水稀释1500-2000倍喷雾。喷液量视树势大小而定。
3、防治瓜类xx病。在发病初期喷施,用5%腈菌唑乳油2 500~3000倍液,隔7~10天再喷一次,共喷2~3次即可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腈菌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杀菌特性与三唑酮相似,杀菌谱广,内吸性强,对病害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可以喷洒,也可处理种子。产品有 5%、6%、12%、12.5%和 25% 乳油,12.5%、40%可湿性粉剂,5%、9%、12.5%、20%微乳剂,12. 5%水乳剂,40%水分散粒剂,20%、40%悬浮剂。果树病害防治梨、苹果黑星病,喷 5%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可湿性粉剂 8000~10000倍液或25%乳油4000~5000倍液。12.5%乳油1500~2000倍液、40%悬浮剂8000~10000倍液、12. 5%微乳剂2000~3000.倍液或5%微乳剂1000~1500倍液,如与代森锰锌混用,防病效果更好。防治苹果和葡萄xx病,喷25%乳油 3000~5000倍液。每两周喷1次,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防治香蕉叶斑病,喷12%乳油1000~ 1500倍液。防治黑星病,喷25%乳油3000~ 4000倍液。用1%药液处理采收后的柑橘,可防治柑 橘果实的霉病。防治小麦xx病,亩用有效成分2~ 4克,折合5%乳油40~80毫升或6%乳油 34~67毫升或12%乳油17~33毫升或12. 5% 乳油16~32毫升或25%乳油8~16毫升或 40%可湿性粉剂10~15克,对水常规喷雾。防治麦类种传病害,对腥黑穗病、散黑穗 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5%乳油40~60毫 升;对小麦颖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5%乳 油60~80毫升,对少量水拌种。防治黄瓜xx病,亩用5%乳油30~ 40毫升,20%微乳剂13~25毫升、12. 5%水 乳剂22~32毫升、40%水分散粒剂7. 5~12 克或40%可湿性粉剂7. 5~10克。对水常规 喷雾。防治茭白胡麻斑病和镑病,在病害初发期和盛发期各喷1次12. 5%乳油1000~2000 倍液,效果显著。
推荐答案有误,啶虫脒属于有机杂环类中吡啶类杀虫剂,对鳞翅目蚜虫飞虱有效,近年来抗性不断增加到几十倍,有的地方已经上百倍。况且它不属于杀螨剂也不能杀螨。
葡萄xx病可用百菌清、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粉锈宁、福星、世高、腈菌唑、多硫悬浮剂、武夷菌素等交替喷雾防治,间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
一、葡萄xx病发病症状
1、叶片发病:在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或黄色退绿斑,以后病斑变为灰白色或褐,表面长出大量灰白色霉粉层,即病菌的菌比体和分生孢子,严重时遍及全叶,使叶片卷缩或干枯。有时部分地区病斑上产生小黑点,为病菌的闭囊壳,最后导致全叶枯焦。
2、果梗和叶梢发病:在发病初期果梗或叶梢表面呈灰白色粉斑,后期粉斑变暗,下面形成雪花状或不规则褐色花斑,使果穗轴、叶梢变脆。
3、果实发病:葡萄果实发生xx病会出现黑色星芒状花纹,上面覆一层xx,即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后期病果表面细胞坏死,呈现网状花纹。局倍发育停滞,易形成裂果,且果实色泽发暗,影响外观品质,储藏性差。
二、葡萄xx病发病原因
1、干旱、温暖而潮湿、闷热或干湿交替的气候有利于病害发生。
2、光照强度对病害发生也有明显影响,避雨棚因光照强度减弱发病会明显重于露地,内膛叶片或果穗发病也明显重于外围叶片或果穗。
3、葡萄栽植过密,枝叶过多,通风不良时有利于发病。
4、葡萄品种染病程度也有差异,如早金黄、苏珊玫瑰、黑汉、洋白蜜等为高度感染;巨峰、早玫瑰、无核白、无核红、白比诺、黑比诺为较抗病品种。
栽培管理过程中,对追施沃叶水溶肥,补充养分。
西红柿常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斑枯病、病毒病等。
用药:
1、早疫病:
(1)种子消毒:可以使用52°C的温水浸种30分钟左右,取出后放在竹盘上摊开,然后催芽播种。
(2)用无毒菌土育苗:选择连续2年以上没有种过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的土壤做苗床,进行幼苗培育,待幼苗长到8-10cm时,再移栽到大田里。
(3)发病前后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稀释液喷雾,每7天使用1次,连喷3-4次即可。
2、晚疫病:
(1)西红柿收获后一定要彻底清除病残组织,集中妥善处理。
(2)种植密度要适宜,氮、磷、钾肥要配合使用,合理浇水,不能大水漫灌,雨后一定要及时排水。
(3)发病初期要清除中心病株、中心病叶,然后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发病时可用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稀释液进行喷雾,每7天使用1次。也可用粉尘法防治,直接用喷粉器喷5%百菌清复合粉剂,每次每亩喷1公斤即可。
3、叶霉病:
(1)种子处理:用50°C温水浸种30分钟左右。
(2)加强栽培管理:施足腐熟有机底肥,浇透底水,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残体,注意通风透气、排湿降温。
(3)药剂防治:发病前后可用10%氟硅唑1000-1200倍液,40%腈菌唑1500倍稀释液,10%苯谜甲环唑1000-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稀释液进行喷雾,每7天使用1次,连喷3-4次即可。
4、灰霉病:
(1)加强通风管理
①晴天上午要进放风,使棚温迅速升高,当棚温升至33°C时再开始放顶风,31°C以上的高温可减缓该菌孢子萌发速度,推迟产孢,降低产孢量。
②当棚温降至25°C以上时,中午要继续放风,使下午棚温保持在25-20°C左右。
③棚温降至20°C时一定要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棚温下降,夜间棚温要保持15-17°C左右,阴天要打开通风口换气。
(2)控制浇水: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水,降低棚室相对湿度。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可以适当节制浇水,不能过量,防止结露。
(3)疏枝疏果:发病后要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放在塑料袋中集中烧毁或深埋,严防乱扔,造成人为传播。
5、斑枯病:
(1)番茄采收后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余物和田边杂草,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及时打掉下部病叶、老叶,将其全部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2)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进行喷雾,每7天1次,连喷3-4次即可。
6、病毒病:
(1)培育无病毒壮苗,可以采用穴盘进行无土育苗,播种前要将种子进行浸种,育苗过程中一定要不倒苗不伤根。保护地要挂设黄板、防虫网,培育健壮的无病毒壮苗,降低生长后期病害危害损失。
(2)番茄生长过程中一定要避免35°C以上的持续高温和强光照,可采取遮阳网覆盖等措施。
(3)灌水要均衡,高温季节种植时一定不能太干旱,避免伤根,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冬季用波美4°~5°石硫合剂或50%硫磺胶悬剂500倍液喷树干、枝条。发病初期喷洒40%多。硫胶悬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硫菌灵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间隔10~15天一次,连喷2次。
可用1%~2%硫酸钾或5%多硫化钡喷叶背,能抑制病害蔓延,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
防治农药:石硫合剂、硫磺、多·硫、苯菌灵、氟硅唑。
扩展资料:
病菌以闭囊果在桑树干或病叶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散出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至桑叶上侵入,经8~10天潜育产生白色病斑,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至晚秋形成闭囊壳越冬。
发病最适温度22~24℃,相对湿度在30%~100%范围内孢子均能发芽,相对湿度70%~80%最适。
条件适宜时,成熟的分生孢子经2小时即发芽,25℃经72小时又产生分生孢子,一批分生孢子脱落后,隔3~5小时又形成一批。气温低的山区较平地桑园易发病,地下水位低、春伐系、过于密植或缺钾桑园发病重。
关于40%腈菌唑多少倍稀释和腈菌唑兑多少倍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